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偶然间与同学谈到《小石潭记》与《岳阳楼记》哪篇课文好背,有的同学说,当然是短文《小石潭记》,可我对此却持有不同的意见.我认为《岳阳楼记》虽然长,四字词语很多,但却一直保持着一种磅礴的气势,让人读着情绪十分高涨,读到最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徽斯人,吾谁与归?”时,未免被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所感染,而《小石潭记》一文文风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古代游记散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3.
一请看《小石潭记》的一个教学设计片断:请同学们各自选择下面的话题”,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段话,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石潭”的“小”·“小石潭”的“石”·“小石潭”的“潭”·“小石潭”的“水”·“小石潭”的“清”·“小石潭”的“秀”·《小石潭记》中的“近与远”·《小石潭记》中的“色与光”·《小石潭记》中的“动与静”·《小石潭记》中的“虚与实”·《小石潭记》中的“景与情”·《小石潭记》中的“乐与凄”·《小石潭记》中的“镜头与画面”·《小石潭记》中的“对比与烘托”·《小石潭记》中的…  相似文献   

4.
阅读提示记游类文章是古代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产生了许多名篇,如我们学过的《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文言游记与现代游记一样,往往也是移步换景,以游历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主要内容,且具有景、情、理合一的特点。阅读这类文章,  相似文献   

5.
自从接触了语文味教学理念,我便魂牵梦绕、心驰神往,于是寻着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思路进行与此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探索。因为有了思路的沿袭,也许就有模仿、抄袭的嫌疑,但我从语文味流派的掌门人程少堂老师希望‘语文味’枝繁叶茂的话中找到了安慰。目前初三正值总复习阶段,我想以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必考篇目《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陋室铭》为主要切入点,从语文  相似文献   

6.
进入初中,很多同学都曾读过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初二语文课本还从《永州八记》中选了一篇《小石潭记》。但大家并不一定了解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在什么样的境况下写的,请听丛玉老师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7.
李昱 《教学随笔》2013,(16):143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这四篇游记散文属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文章,既然这四篇文章编排到一起,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抓住它们在作为游记散文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共同特征,将它们对比整合起来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篇目。  相似文献   

8.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创作于作者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淑文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作者因为政  相似文献   

9.
初三语文复习,文言文一直是一幕“重头戏”。为了追求文言文复习质量的优化,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笔者将《三峡》、《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6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整体比较复习,笔者尝试探索文言文整体比较复习的课堂优化教学,力图在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将素质教育课堂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喜爱山水和旅游的我,一讲《小石潭记》、《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这些课文就会特别投入。我对学生说,古人是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几篇文章对四位贬谪者的情怀进行思考与分析,并分别得出他们或聊以忘忧,或先忧后乐,或与民同乐,或超然物外的情怀。他们在面临贬谪的不幸遭遇时,不约而同地走向山水,并且从中领悟到快乐。当然,不同的人格个性所表现的抗争精神也不一样。相比较而言,北宋三个贬谪者在抒发苦闷时,其基调不悲苦沉闷,而有一种向上的引发力。  相似文献   

12.
〔教材依据〕文言文综合阅读题主要取材于课内文段.文段出处在以下篇目范围内:《为学》、《故事三则》、《狼》、《<论语>六则》、《扁鹊见蔡桓公》、《口技》、《愚公移山》、《大铁椎传》、《冯婉贞》、《短文两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黄生借书说》、《捕蛇者说》、《岳阳楼记》、《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登泰山记》。  相似文献   

13.
现行十年制中学语文课本所收古代山水散文计有《小石潭记》、《三蛱》、《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游黄山记》等六篇。对这些作品的立意及其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一番比较、分析,对我们掌握这类作品的内容及其特点,明确这类作品教学的目的要求,学习山水散文写作方法,是很有好处的。上述六篇作品,从立意方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从表现手法方面看,则因篇而异,各具特色。现分述如下。第一类,文章立意重在写景。如《三峡》、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代山水游记,诸如《小石潭记》、《石钟山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岳阳楼记》等等。现在我们来看看《虎丘记》(见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它是一篇山水游记,但与其他游记相比,不仅在文风上充分体现了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特点,而且在写景,尤其是人景的描写方面更有独到之处。这篇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要求同学们“着重体会写景的妙处”。那么,怎样体会呢?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涵泳。  相似文献   

15.
我上初中是在1958年至1961年,赶上了“大跃进”和接下来的“三年困难时期”,物质生活虽说十分艰苦,但学业却从未中断。这个时期的语文课,使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为我此后的业务进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回顾那一段岁月,我要特别感谢语文老师,他坚持让学生背诵课文的做法让我获益匪浅。这位老师名叫陈广瑞,他是每讲一篇课文都让我们熟练地背诵下来的,无论是短小的古典诗词、较长的古文乃至现当代的长篇文章,一律背诵。而且以记平时成绩的方式,督促我们“就范”。至今,我的脑海里还清晰地装着《捕蛇者说》、《小石潭记》、《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16.
读了一些古代山水小品,我把它们分为三类:一是把山水拉入社会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二是把人文注入山水的“山水碑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三是为山水立传的“山水志”,如地方志中的“山水”款。这三类文章中,山水志属于说明、介绍性文字,写得比较客观,主体因素不太明显;而在山水游记中,游者的游踪既是  相似文献   

17.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的叙述了出行、游览和返回的过程.文章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小石潭记》是一篇传统的课文,几乎每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都选入了这篇文章.现谈谈部编版与人教版《小石潭记》的注释比较发现.部编版《小石潭记》注释条目的数量与原来的人教版相差无几.原来的人教版有28条注释,现在的部编版有27条.仔细比对,部编版教材虽减少了1条注释,但在具体的释义上,或补充说明,或删减不必要的话语,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难度.列两组例子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创作于作者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淑文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作者因为政治上的失意,使他不得不寄情于山水,在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中寻找精神寄托。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来抒发自己政治上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19.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远贬永州,在十年遭贬生活中,写下了二十多篇优美的山水散文,其中《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钅母)潭记》、《锢(钅母)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简称《小石潭记》)、《袁家碣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是连续性的一组,最得后人赞赏,誉为“模山范水之作”,又叫“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文字优美动人,情感凄切婉转,读后使人有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20.
贬谪文学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现象与文化现象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文学。贬谪文人基于贬谪的背景,将内心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生命世界,进行重新定位与构建,将个人的精神生命融入文学作品,折射出特殊的生命境况下,一个人的政治品质和人格精神。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很多贬谪文学,其中最具特点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几篇文章。这些先贤大儒努力以"乐"诠释人生,直面政治生活的挫折,在各自的贬谪路上走出了不一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