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三角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异的变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地区的行政区划将其划分为16个区域,分别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以及收敛性等多个角度实证研究该地区内各区域1978年到2004年27年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差异的变动趋势,其结果表明:尽管长三角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绝对差异(标准差值和极差值两项指标)逐年扩大,且阶段性明显,但就相对差异而言,总的趋势是逐年减少,并且在进入21世纪后趋于稳定,该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已经进入了“高度平均”的阶段;同时,该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研究期间总体上存在δ-收敛,并存在着明显的绝对β-收敛。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遵义市14个县级地域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在ArcGIS、GeoDa、SPSS等软件的支持下对遵义市2007-2021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可视化表达、数理统计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二维角度研究遵义市县域经济格局演变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遵义市县域经济绝对差异总体呈现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市区(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和仁怀市,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3)遵义市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呈现缩小趋势,由“较为不平衡”向“趋于平衡”演变;(4)生产力因素和资本因素是影响遵义市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重庆粮食生产时空演变特征,采用ESDA方法与GIS技术,以人均粮食产量为测度指标,对重庆2003-2011年县域粮食产量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人均粮食产量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区域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在增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均大于0.55,表明空间聚集特征十分显著,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Moran散点图中落入HH象限和LL象限的县明显多于HL和LH象限的数量,三个典型年份分别占县域总数的78.95%、81.58%、84.21%,表明有很强的空间聚集格局;LISA聚集图显示重庆人均粮食产量形成以华蓥山以西和渝东南翼为中心的高产聚集区以及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低产聚集区.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决定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文章采用安徽省1993—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为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有显著正效应。文章提出提高提升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是探讨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的基础.本文基于云南省16市州2008年、2011年、2014年时间截面数据,通过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构建云南省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测算,Arcgis10.0进行城市化空间信息表达.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化水平处于完善发展阶段的是昆明市,1/3市州城市化处于优化发展阶段,其余市州均处于质量提升阶段,城市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除昆明市城市化发展属于经济城市化导向型外,其余市州城市化属于空间城市化导向型或空间城市化导向型向社会城市化导向型转变.(3)形成了以昆明市为城市化水平核心区,滇中城市群为次级城市化水平核心区,其余市州则为更低一级的城市化水平布局.  相似文献   

6.
以2006-20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市所辖的152个县的人均GDP为研究指标,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计算Moran’s I指数并绘制出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经济空间格局热点演化图,分析海西经济区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对其经济发展敛散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海西经济区各县市人均GDP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经济发展呈集聚态势。(2)Moran散点图中各象限的散点自2009年逐渐向中间聚拢,"海西"地区各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缩小,但考虑地理空间相关性之后进行σ收敛检验,发现σ收敛值显著降低,但是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表明各县域经济增长的差距又呈现出增长的趋势。(3)"海西"地区经济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冷点区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其中,厦门市的中心辐射带动作用高于福州,在其带动下,形成了以三明市、明溪县为中心的次热点中心,有效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加权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区位熵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研究1996-2011年间福建省各地级市入境旅游绝对差异、相对差异以及空间聚集的演化规律.结果发现:(1)福建省各地市在入境旅游收入总量上的绝对差异不断扩大,呈先平稳增长再快速增长的演化轨迹.(2)加权变异系数反映的入境旅游相对差异波动变化总体下降,但相对差异显著.入境旅游相对发展速度差异较大,发展速度差距逐渐缩小,必将减小各地市入境旅游绝对差距.各地市入境旅游产业地位的相对差异显著,但不断缩小,相较国内先进地区,多数地市入境旅游占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3)福建省各地市入境旅游人次和收入聚集呈波动下降趋势,垄断聚集程度仍然较高,入境旅游人次和收入集中在厦门、福州、泉州,全省入境旅游主要依靠其带动,缺乏广泛的竞争.(4)政策环境、地区知名度和区位交通,是造成福建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以市为分析单位,探测四川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过程中市域间人均耕地面积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市州人均耕地面积集中分布在0.0390.05 hm2之间,阿坝州、凉山州、甘孜州人均耕地面积最高分别为0.066、0.073、0.086 hm2,成都市、雅安市、攀枝花市人均耕地面积最少,分别为0.031、0.035、0.036 hm2;(2)四川省人均耕地面积呈现空间自相关效应的显著性水平较高,其特征为人均耕地面积较低(较高)的市趋于与人均耕地面积较低(较高)的市相邻接.(3)从Moran's散点图及LISA聚类图看出,落入LL和HH象限的市域数量大于HL和LH象限,且显著性区域较少,反映了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分布具异质性,呈现空间离散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     
农民的收入和文化水平成正比据四川统计局对新津县60户农民收入和生活差距的调查表明,文化水平高的农民有四个特点;①收入水平高。1982年人均纯收入高中程度的农户为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省107个县域为基本的研究单元。首先,利用泰尔指数分解了2000-2010年山西县域人均GDP的总体差异。结果显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地市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显著大于多数地市内部县域间的差异。其次,对山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导致山西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存在巨大差异的深层原因,模型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工业化程度、农民生活水平和政府财政支出水平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省16个市州为研究单元,构建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综合功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结合Arc GIS制图软件对云南省各市州城镇化协调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人口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各市州呈现出明显区际间不均衡发展态势,在空间上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核心—边缘"式空间格局.②经济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各市州呈明显区际间非均衡发展态势,形成以昆明、玉溪为中心的"单核面状"分布格局.③土地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各市州人口城镇化发展极化态势较为显著,形成以昆明为中心的"单极核心"分布格局.④耦合协调度方面,整体协调水平属于中等协调型,高耦合协调型市州主要聚于滇中及周边地区,呈"趋同俱乐部"现象,低耦合协调型市州分布于昆明北部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山区.  相似文献   

12.
该篇将四川省21市州分为成都、川南、川东北、川西部四大经济区域,并利用四川省2000—2010年各市州GDP和人口数据,首先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情况,然后运用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对四川省各区域经济发展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分析标准差后发现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正在不断扩大;而经过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发现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呈现倒"U"型特征。其中四大区域间经济差异和成都经济圈经济差异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贡献最大,并呈逐年下降趋势。最后讨论了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收敛情况后发现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收敛的。  相似文献   

13.
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 ,在 2 0世纪末期 (1 999年 )比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 (1 981年 )增长了 2 0倍 ,由 1 4 3元增长到 2 90 0元。文中对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统计规律 ,符合国际上研究得出的结论属正偏分布 ,可用对数正态分布来描述。在研究中应用罗伦兹曲线 (Lorenz)和基尼系数 (GINI)来分析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离散趋势以及地区差异程度  相似文献   

14.
用人均GDP指标测度了毕节地区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探讨了毕节地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变化过程,研究证明毕节地区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都呈不断扩大趋势;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综合评价了毕节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金沙为第一层次,属经济水平最高地区,纳雍、毕节为第二层次,经济水平次之,黔西和织金为第三层次,为经济水平较低地区,大方、威宁、赫章、织金为第四层次,属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各市州的工业总产值之间在空间上存在相关性,工业发展水平相近的市域有显著的集聚特性,但不同地区集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长株潭是我省工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是工业发展的热点区域;湘南部分地区和湘西地区是全省工业发展的“凹地”,处于工业集聚的边缘地带;工业发展的冷点区则集中在西北的市州。湖南省未来工业空间集聚格局,应该以长株潭为核心集聚区域,以连接长株潭与四大次级增长圈的交通道路和经济成长带为轴线,逐步向周边拓展,从而形成圈层状工业空间集聚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人均GDP、GDP和人口指标对2000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定量测度,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泰尔指数来描述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可以得出结论: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一直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基本呈缓慢缩小趋势,各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是造成山东省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从四大区域的比较上看,鲁西北的经济差异程度最大,鲁中地区次之,山东半岛地区的经济差异下降幅度最明显,鲁南地区的经济差异水平最低,但近几年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最后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提供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对2000~2011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组成部分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民收入和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对纯收入各构成部分的影响力度不同,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省1990年至2009年农村居民收入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选取9个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各因素及影响程度。通过因子分析找出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呈极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探求农民增收的途径,为促进江苏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00-2007年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社会经济指标中的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最大与最小系数,对贵州省2000-2007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行了动态时序分析,定量评价了贵州省8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差异,并采用经济区位熵指标分析了贵州省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过程。鉴于贵州农业省的特征,以及人均GDP指标分析结果中存在的矛盾,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区位熵指标较为客观的说明了2000-2007年贵州区域经济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在每个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1990~ 2010年绥化市的经济数据,通过不同年份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分析其经济发展水平时间差异状况,并对不同时间段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进而分析绥化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及时空演变.结果表明绥化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在扩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