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潘丹 《林区教学》2008,(9):35-37
《聊斋志异》中的传奇体以虚构为原则,具有篇幅相对较长、主要使用散体、以叙事为主体、取材上具有很强的倾向性的特点,这些成为判定传奇体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是宋代志怪小说中卷帙最为浩繁的一部,取材广泛,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其中所载徽州故事约三十余条,可窥见徽州地域之民间信仰,并涉及报应、修行、鬼神、汪王、五通、巫术等,反映了这一时期民间信仰驳杂的来源及地域性特点,佛教融入民间生活与信仰世界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唐传奇是受史传文学影响很大的一种小说艺术,继承发展了史传文学的叙事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新篇章。《霍小玉传》是唐传奇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以《霍小玉传》为例,分别从故事取材、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人物描写四个角度分析唐传奇中体现出的史传性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4.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而在推动学校档案信息化进程中需要对"地域性"给予足够关注,不能盲目照搬他例.在地域性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中,可以参考《中国教育学刊》《档案管理》等刊物,基于对这些刊物内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能够对"地域性"的特征有所了解,"地域性"具有现实性、系统性和延续性等特征.现实性指客观存在,不...  相似文献   

5.
西南官话中江津方言保存着大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歇后语;它反映社会生活面广,取材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笑傲江湖》语境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笑傲江湖》是金庸武侠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在金庸的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学语境角度考察,这部小说存在传奇和生活两种语境。传奇是武侠小说的主要特征,《笑做江湖》的传奇语境却在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上出现了突破,而生活语境的生成更使得金庸小说超越前人,成为成熟的文学作品;这两种语境在小说文本中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7.
<正>首先谈传奇性。中国古代叙述文学中的小说、戏剧、说唱,统称传奇。传奇者,以情节新奇、丰富、多变为特色。《水浒传》等诸多小说的传奇性,正是传统审美意识在小说艺术中的突出特征。传奇就意味着在艺术对生活的把握中,摒弃那些平凡的、了无生气的素材,撷取那些富于戏剧性的、不一般的、跌宕多姿的生活,并以巧合即诸多偶然性的形态显现。  相似文献   

8.
民族英雄是神话史诗与民间故事歌颂传扬的主要对象。彝族《阿鲁举热》、《包头王》是《支格阿龙》的神话变体,从流传形式看,它是依靠口耳相传,形成口头文学;从流传内容看,它以现实题材为口传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折射反映;从源流关系看,三个版本均是同一主题承接重组的流变关系。为便于比较研究,本文选择了金沙江南、北两岸凉山、永仁和哀牢山域的三个神话变异的英雄版本,以大凉山神话史诗《勒俄特依&#183;支格阿龙》为主线,以小凉山英雄传奇《阿鲁举热》和哀牢山民间故事《包头王》变体为参照,从中揭示出英雄所处时代背景的历史性、民族性、传奇性、地域性和流变性的五个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梁辰鱼的《浣纱记》下场诗可分为四类:引用或化用唐诗的下场诗,引用宋诗或宋词的下场诗,引用俚语的下场诗,作者完全自创的下场诗。与《香囊记》《牡丹亭》的下场诗相比,《浣纱记》的下场诗形式不够整饬,俗语较《香囊记》少、较《牡丹亭》多,取材倾向于盛唐诗,尤其是李杜诗。这主要是因为传奇体制的规范化、传奇语言典雅绮丽化以及当时诗坛兴起宗盛唐诗、李杜诗的复古思潮。《浣纱记》下场诗在剧中起到了概括剧情、表现人物感情、评论人物或剧情、表现人物行动、预示情节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地域性特征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显著。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土与人文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艺术家的审美感知及审美理想。由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杂志社出版的《中国梦·美丽中国——第二届大型国画展2014》,以中国画的艺术方式呈现了美丽中国的壮丽山河、风土人情。同时,此书也为研究中国画作品的地域性特征提供了参考。一、地域性特征对中国画创作题材的影响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物产、民俗民风、精神面貌等呈现出差异性。这种地域性特征在中国画创作中最为明显地体现在题材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海子《传说》中所涉及到的箫、唢呐、笛子等中国民族器乐,在某种程度上意蕴着《传说》的审美内涵。诗人凭借民族、民间这个独特意象入手,从本体的生活经验出发,建构别具一格的音乐意象,赋予作品以勃勃生机。于是,中国器乐便成为开解海子诗歌密码的钥匙,直接通往诗歌最具根基意义的部分,浸透一种特殊的诗歌美学。  相似文献   

12.
女娲神话在中华大地上不仅传颂历史久远,而且流传地城广阔。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历史进程发展,女娲神话经历了一个由造物之神向人性化回归,并被华夏备民族传承争取舍的过程。女娲神话经历不同层次的裂变,其表现形态更加多样,内涵更加丰富,但究其实质,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当今世人应当传承她关注人类、担当有为、建功不居等胸怀和精神,在接受女娲神话中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从《春香传》和《春香》的比较入手,对两部小说中的母女形象作了分析和疏理,发现《春香》中的春香和香夫人性格的移位变化,即消解春香的"传奇"把它置换给香夫人,从而《春香》的主题由《春香传》的爱情贞烈转变为春香、香夫人的女性解放寓言,金仁顺由此确立了自己文本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碧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是苏童先生在2006年以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为母本,进行的一个"重述神话"的尝试。小说运用陌生化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呈现出一种神话般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仔细分析小说的叙事,就会发现很多后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包括对传统故事情节的解构,对人物形象的颠覆和重塑,对时空的剥离和对人性不断追寻都表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5.
宋代张圣君信仰发祥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各地信仰特色迥异。通过两则"荒诞不经"的传说故事,探讨不同环境、不同人文的地域社会如何孕育出张圣君信仰在闽南和闽中,乃至于在闽中更小的地域范围的区域分野。传说是不同区域争夺张圣君信仰话语主导权的表达,也是对不同区域信仰特色的曲折诠释。  相似文献   

16.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它是文化的镜像,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活化石。鄞州地名承载着鄞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鄞州地貌特征,也反映着古鄞州人的社会生活和人文历史。本文欲从文化意义角度来阐释鄞州区地名,从中领略鄞州特有地貌特征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家。许多国内外学者因其晚年在政治上和列宁的分歧而贬低其在哲学上的贡献。然而,从普列汉诺夫对“社会结构”的阐述、对“地理环境”理论的分析、对“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剖析来看,他丰富并发展了唯物史观。因此,应该对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所处的地位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在批判中继承其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与王安忆小说的人物塑造循着“新传奇”与“好神话”的不同艺术路径,承续着上海女性的故事,都具有传奇与神话的丰富的想象力及艺术表现的细腻,擅长用意象表现人物的心理。张爱玲的“新传奇”塑造出带有浓厚殖民地色彩的没落封建社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画廊中留下了经典的艺术形象;王安忆的“好神话”塑造出类型化色彩的人物,引起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被贬谪之后创作了大量的咏竹诗及其他咏花、咏树、咏药的咏物诗,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其遭贬谪的苦闷和失意及对理想的不屈追求,并能进一步探究其贬谪心态与咏物诗之密切关系。柳宗元的咏物诗不仅渊源于其贬谪心态,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其贬谪心态,尤其是具有独特地理和深厚历史的楚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柳宗元及其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20.
就小说的整体叙事看,《柳毅传》的成书更集中、更直接地受到了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河伯婿》的影响。从故事性质和情节结构、故事地点和人物设置、故事缘起和结局及某些细节方面,对《柳毅传》成书问题进行补充阐述,重新认识该小说的创作过程并加深对唐传奇源于魏晋志怪小说观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