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自2006年3月1日改版播出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赢得听众喜爱和好评.音乐广播作为省会第一家类型化广播,全天播放流行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了人们在广播中听惯的"讲座",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令广播人瞩目.但是,也有很多人对音乐台的发展前途持怀疑态度,担心音乐台没有"讲座",叫好不"叫座",挣不上钱.  相似文献   

2.
王伟 《河北广播》2007,(2):42-43
新世纪的媒体竞争,是媒体综合实力的竞争,作为广播媒体这一点尤为重要。目前省会石家庄上空的广播频道(中央、省、市、县)总共22套,其中有新闻、音乐、交通、经济等多种传统类型广播,还有一些新兴定位的广播频率,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省级媒体,既不具有中央台的全局性影响优势,也略逊市、县级台的本土化特色,如何扬长避短、挖掘优势是亟需思考的问题,所以强化自身品牌建设和进行媒介推广是一项长期、系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从音乐广播看广播面临的受众需求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音乐广播作为一个综合类音乐频率,从1993年起,已经整整走过了15个年头。从建立之初,北京音乐广播的频率定位就是“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引导时尚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化音乐广播。15年过去了,频率定位日渐清晰,从各种调查数据来看,音乐频率的这个定位也是符合市场需要的。  相似文献   

4.
“广播受众调查是受众工作部门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对受众存在的情况、收听需求、听众心理、收听行为、受众效果等进行比较准确地把握与推测”。从理论上讲,市场调查方法和调查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市场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本试从目前广播受众市场调查中调查公司统一调查  相似文献   

5.
卢星星 《青年记者》2009,(18):90-91
最近几年,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依然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各路媒体在广告市场上各显神通。其中广播广告以其特有的优势和魅力重新绽放光彩。数据显示,广播广告年平均增长率为20%,如此高速的增长比率,在各大媒体可谓位居榜首。有专业研究机构预测,我国广播广告的经营额从现在到2010年还将增加3倍,达到61.5亿元,在广告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也将从目前的2~3%上升至5.6%。①如今广播广告重新成为广告的“宠儿”,迎来行业发展的第二春。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多来,为应对传媒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陕西电台加快了改革创新的步伐。继2001年实施了为期半年的宣传改革之后,2003年又开播了农村广播和音乐广播两个新的专业台。按照广播受众市场细分、频率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对频率资源进行了全面优化整合,在重新审视和确定各专业台定位的前提下,要求各台严格按照定位重新结构布局节目,从而  相似文献   

7.
蔡万麟 《中国广播》2005,(11):10-13
这些年,广播人对于广播规律的思考从来没有间断过。过去我们说“内容为王”,现在又强调“品牌为王”、“频道(率)为王”。专业台、类型台是广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共识。提出以品牌、频道(率)为王,从市场战略这个角度,意义是深远的。因为毕竟只靠一两个大红大紫的节目来支撑起一个台、一个频率,已经很难了。但反过来说,节目是广播传播的核心,是广播内容呈现的基本单元,频率、  相似文献   

8.
1、听众调查所显示出的广播受众市场的发展空间2001年,新生代调查公司对全国十几个重点城市作了一次听众调查,调查显示,所有被调查城市收听广播人群不到50%。在这些城市中,南京收听广播人群达到41%左右,在所调查的城市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央视一索福瑞南京地区的广播调查的数据也与这个结果基本一致。之后,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  相似文献   

9.
广播收听率调查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不仅关乎广播媒体的市场评估和测量,也关乎广播调查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广播收听率调查数据采集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广播收听率调查数据采集技术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技术可能。广播收听率调查业也需适应大数据时代对广播受众研究的海量数据需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按频率名称及内容分类,截至2013年年底,在所调查的全国33个主要城市中,共有音乐类频率83个,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两个及以上的频率。这一调查足以说明音乐广播在全国各地发展之蓬勃。目前音乐广播已经与新闻广播、交通广播一起,成为我国广播的三大主要频率,是我国广播事业和广播产业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宣传的重要组成。人民广播事业建立以来,我国的音乐广播从广播音乐发展而起,经历了综合化文艺广播、系列化音乐广播、类型化音乐广播三  相似文献   

11.
音乐广播是满足人的精神审美需求的专业广播媒介, 它通过广播的物载形式以音乐为主要传播内容,把音乐创作者的一度创作,经过广播工作者的二度创作,实现听众欣赏的三度创作,充分展现广播音乐的独特魅力。音乐与广播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天然的“好兄弟”。从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声音阶算起,我国的音乐文化有8000多年的历史,无线电广播的诞生至今也有100年的历史。广播的出现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传输工具,改变了原来音乐以短距离的声波传送和乐谱的书面符号传播为主的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2007,(2):40-40
道2007年1月8日,辽宁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正式开播。去年10月底,辽宁电台乡藉产磊磊故事广播的开播使该台形成了8套广播频率的新格局。辽宁电台根据广播听众的需求及市场细分的新形势,最近对8套频率的布局进行了深度整合,将原辽宁电台生活娱乐广播调整为辽宁电台音乐广播。同时将生活娱乐广播的名牌栏目《娱乐双响炮》、(《重案组出击))、《天天315))等调整到其他频率播出。  相似文献   

13.
首先祝贺河北经济广播编辑的《便民指南》这么一本好书问市了,为什么说是好书?首先在内容上是关注民生,体现了广播人非常好的服务民生的意识,在便民服务上是省会石家庄非常好的形式。另外对树立经济频道形象,也是创新的形式,在此祝贺这本书出版。  相似文献   

14.
用广播传播音乐,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从调幅到调频,从综合电台到专业音乐电台,广播传播音乐一直保持着它的独特优势。历经百年之后,面对当今众多的先进现代传播媒体,广播音乐的现状是否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步伐、是否还保留着昔日的优势、新世纪的广播音乐将如何发展?本文将就这些看似很大、但却具体实际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进入90年代,广播音乐出现了以主持人为中心采、编、播合一的直播音乐节目。特别是调频文艺台、音乐台在城市盛行后,保真度高的立体声调频音乐广播,全天不间断地播放听众喜爱的古今中外的各类音乐,许多栏目开…  相似文献   

15.
石新质 《视听界》2010,(2):61-6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广播改革大潮以来,一个城市的上空,广播频率由2—3个陡增到10—20个,如何为这些单频率做市场定位?其间,广播与窄播、大众与分众、综合台与专业台、类型化广播,话题的丰富多彩反映了广播人近二十年来在媒体市场上沉浮的实践心得,也反映了广播业态在一个具体区域的市场形态与其他媒体互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在多元化市场的背景下,广播受众被不断细分,低成本高产出的音乐广播越来越体现出它的市场优势。近年来,中国各地的电台都将音乐节目从综合文艺频率分离出来,成立专业的广播音乐频率,以不同音乐类型为播出内容的格式化音乐电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相似文献   

17.
《河北广播》2005,(2):30-30
根据AC尼尔森公司提供的最新一期石家庄市区广播收听率调查数据(2005年3月份采样)显示,河北电台六个频道节目调改后总体听众占有率达到66.5%,较上一季度(2004年4季度)的40.1%上升了26.4个百分点,占据石家庄广播听众市场份额从不足一半跃升至2/3。全台一周听众触达率达到24.4%,较上一季度提高9.7个百分点。除个别时段外,全台六个频道的平均收听率均高于石家庄地区所有广播频道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陈红 《今传媒》2009,(8):92-93
广播自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我国的广播事业自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以前,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在中国传媒工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及迅速发展,广播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但在与新兴媒体的抗争中,借助2003年"广播发展年"这个契机,广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了"中国广播业的第二次复兴".[1]音乐广播就是广播在媒介激烈竞争环境下艰难复兴中出现的频道"类型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南忍孝  李翃 《新闻知识》2006,(11):61-63
宝鸡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原宝鸡音乐广播电台,现简称宝鸡音乐广播)于1999年8月成立后,经历了创办之初的辉煌,也有过徘徊不前,胶着发展的困惑,宝鸡台为此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新。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增强贴近性才是破解西部地区中等城市音乐广播发展瓶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郑钦 《中国广播》2007,(9):11-14
对台湾广播是人民广播事业中一个特殊的对象性广播,它既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重要使命,又是沟通两年同胞亲情,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和桥梁。在这个看不见的空中舞台上,几代广播人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初中。200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觉成了首次对台广播效果大型入岛调查,对台湾本土听众的结构、需求和接受心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对台广播节目有了更准确清晰的定位,并推动了对台广播理论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祖国大陆对台广播的思维正在由宣传型向传播型转变,遵守传播规律,重视台湾同胞对母体文化的身份认同,尊重台湾同胞的诉求需要和接受习惯.以各种传播方式逐渐提高对台广播的实效,已经成为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的共识。本期“特别策划”推出这组来自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相关人员的文章,是对台广播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公开梳理和展示,对其他传播对象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