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切割磁感线问题是高考常见命题.解此类型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解决电学问题,再解决力学问题,即先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感应电流,求出安培力,再往后就是按力学问题的处理方法,如进行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分析及功能关系分析等.  相似文献   

2.
电磁感应综合题的解答思路是:先解决电学问题,再解决力学问题,即先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感应电流,求出安培力,再往后就是按力学问题的处理方法,如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及功能关系分析等.  相似文献   

3.
解答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一方面要应用电磁学中的有关规律,如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力计算公式等,另一方面运用力学的有关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在分析方法上,要始终抓住导体棒的受力(特别是安培力)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明确导体棒(或线圈)的运动过程以及运动过程中状态的变化,把握运动状态的临界点.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五、五大题型2.动力学问题电磁感应现象中由于导体棒或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往往涉及到力和运动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综合性强,难度大,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求解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做好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把握研究对象的运动特征及运动过程,再熟练应用相关的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
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是很常见的,导体棒受到安培力(变力)作用。一般做变速运动,虽然我们可以从功能角度。用各种守恒定律来避开中间过程求解答案,但由于运动过程比较复杂,分析导体棒运动的初、末状态也很困难.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判断导体棒最终的运动状态——即导体棒的收尾运动,要确定导体棒最终的运动状态当然要从导体棒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分析才能得到,而分析受力和运动的关键是分析回路电流,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48):149-150
导体棒问题是高中物理电磁学中最典型的模型,涉及力、运动、动量、能量、电路、磁场、电磁感应等多方面知识,其特点是过程复杂,变式多,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热点,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考查。导体棒既可看作力学对象,又可看作电学对象,因此,导体棒问题是力学和电学的综合问题,需要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能量分析、动量分析、电路分析、电磁感应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7.
1.涉及电磁感应的力与运动问题,研究方法与力学相同,要明确研究对象,认清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分析,要求定量解决的问题大多涉及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若是匀速、匀变速运动问题,这时的物理过程是:因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运动导体受到阻碍其运动的安培力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在外力牵引下产生运动的模型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单根导体棒的运动问题.另一类是双根导体棒的运动问题.解这两类问题,受力情况以及运动情况的动态分析是前提,最终稳定状态的分析是关键.思考路线是导体棒受力运动而切割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通电导体受安培力→合外力变化→斗加速度变化→速度变化→感应电动势变化→…,周而复始地循环,循环结束时,加速度等于零或为某个定值,从而达到稳定状态.综合运用力、动量以及能量的相关知识是鳃决这类力、电、磁综合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电磁感应中 ,导体棒在导电滑轨上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从而使闭合电路中的导体棒有感应电流流过 ,导体棒又要受到安培力作用而使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因此感应电流与导体棒运动的加速度有相互制约的动态变化关系 ,经过足够长时间后一定趋于某一稳定状态 ,故解决这类问题时正确进行动态分析 ,确定最终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其基本形式如图 1所示 :导体运动  电磁感应  感应电动势  阻碍↑         ↓闭合回路安培力 磁场对电流作用 感应电流图 1一、终态为静止状态例 1 如图 2所示 ,质量为 m的导体棒可图 2沿光…  相似文献   

10.
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是很常见的.导体棒在导电滑轨上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使闭合电路中的导体棒有感应电流流过,导体棒要受到安培力作用而使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因此感应电流与导体棒运动的加速度有相互制约的动态变化关系,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导体棒趋于某一稳定状态.要解决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关键是在正确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判断导体棒最终的运动状态——即导体棒的收尾运动.  相似文献   

11.
有关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的产生大体可归结为三类:一类是因为导体运动而产生,二类是因为磁场变化而引起,三类是既有运动又有磁场变化共同作用产生。无论何种情形都是产生电磁感应部份的导体或回路等效为电源,在回路中形成电流,从而产生与力学、电学相互综合的问题,物理过程复杂多变,它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1导体运动产生的电动势1、平移切割:包含有在水平面内、竖起面内、斜面内导体棒的平动,一般采用E=BLV来计算电动势,其力学思路为:回路中磁通量变化→导体棒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导体棒受安培力…  相似文献   

12.
在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在导电轨上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使闭合电路中的导体棒有感应电流流过。导体棒又要受到安培力作用而使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因此感应电流与导体棒运动的加速度有相互的动态变化关系,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一定趋于某一稳定状态,故解决这类问题时正确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终状态是解题的关键。其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徐学 《考试周刊》2011,(33):8-10
本文针对目前江苏高考中电磁感应中微元法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首先对微元法的定义和步骤作简要的分析。然后把电磁感应中出现的题目作了简要的分类:(1)导体棒所受的合力为单一安培阻力。(2)安培阻力与物体速度成正比,导体在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下和一个恒定外力的作用下做变加速运动。(3)导体棒由于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受到安培阻力作用做变加速运动,安培力与速度的不成正比。对每种题型作了详尽的分析,并且得出了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推论。此方法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徐奇峰 《考试周刊》2014,(41):131-132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在电磁感应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导致安培力发生变化,进而导体棒的加速度也发生变化,可以用微元法。  相似文献   

15.
正电磁感应现象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更因为电磁感应与力、能量、电路等知识点有机结合,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多年来一直作为高考的压轴知识点.本文主要谈谈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力学问题.一、力学问题的提出1.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而电流在磁场中又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使导体棒运动状  相似文献   

16.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将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也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从力作用效果来看,安培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阻力,进而影响导体棒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现在就有关导体棒的收尾速度问题,通过例题加以对比解释.一、单根导体棒在导轨上的滑动例1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间距为L,其上放一电阻R质量为m的金属棒αb.导轨左端接有内阻不计,电动势为E的电源形成回路,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之中.导轨电阻不计且导轨足够长,并与开关S  相似文献   

17.
电磁感应和动力学问题的综合,其联系桥梁是磁场对感应电流的安培力,因为感应电流与导体运动的加速度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类问题中的导体一般不做匀变速运动,而是先经历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再趋于一个稳定状态,故解这类问题时正确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终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分析电磁感应问题中平行导轨上导体棒的运动,要先抓住电流特征,再分析导体棒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是很常见的,导体棒在导电滑轨上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使闭合电路中的导体棒有感应电流流过,导体棒要受到安培力作用而使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因此感应电流与导体棒运动的加速度有相互制约的动态变化关系(其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导体棒趋于某一稳定状态,解决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时,关键是在正确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电磁感应定律与力学的综合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电磁感应中切割磁感线的导体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又要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因此,电磁感应问题往往和动力学问题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要维持感应电流的存在,必须有“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因此又与能量联系在一起,这两类综合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本文就此浅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