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56):143-144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将复杂而庞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的学习任务,并通过提供各类支架,引导学生实现由单一性学习向综合性学习过渡、由浅层次思考向深层次思考过渡、由接受式学习向建构式学习过渡的教学方式。文章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巧设支架,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陈亚琴 《广西教育》2013,(45):12-12
何为支架式学习?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让学生对不易理解或有难度的教学知识点得到更好地认识与掌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支架式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针对那些在数学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支架的搭建能够缩短他们与知识要点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更快地理解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中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因此应运而生,逐渐被教师所重视。支架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知识,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的策略有四:构建教学框架,激发学生学习操作兴趣;设立问题支架,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创建合作支架,培养学生知识探索能力;重视评价支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支架式教学是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架以帮助其建构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在生活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能帮助识字困难的智障学生突破学习障碍,提高识字成效。具体实施中,可从课前评估以确定教学起点、搭建支架以突破教学难点、评估效果并逐步撤除支架3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5.
支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人公的地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从而帮助学生完全发挥他们的潜力。教师在实行支架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学生之间营造一种良性竞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6.
“支架式”教学,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相似文献   

7.
张征 《学前教育》2005,(3):20-21
所谓支架式教学,就是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就是通过教师的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的过程。在小班音乐教学中,幼儿对节奏的掌握存在一定  相似文献   

8.
叶文红 《考试周刊》2010,(8):118-120
建构主义者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教师要超越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灵活地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创新式教学。本文简要论述了对“支架式教学”这一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解.并就“支架式教学”模式论述了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如何寻找合适的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介绍了"支架"理论,分析了"支架"理论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具体运用。将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恰当地运用于小学词汇教学中,能够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他们对词汇意义的自主建构能力,培养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词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支架式教学介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具体体现,也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支架式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他们能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个人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独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好锻炼。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86):82-84
支架式教学是一个立足学生发展,通过教师搭建支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完成知识建构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之一,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笔者研究分析了初中二次函数教学中的问题及支架式教学的启发,简单介绍了二次函数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应用,以及为二次函数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阐述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探讨了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促使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化技术知识。在使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准确把握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对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关于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本文有如下四点建议:一是科学构建支架模式;二是科学引入情境模块;三是不断提高学生对独立学习的兴趣;四是增加合作学习的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14.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开发得比较成熟的几种教学模式之一,它强调教学中教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为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意义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该教学模式的理论渊源来自于前苏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教学操作过程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进入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文章结合支架式教学的特点,探索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支架式教学能够通过教师教学初期的引导和教学设计,使学生逐渐树立学习主体意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探索中,以实现自主获取知识的目的。通过对支架式教学内涵的认知,提出将支架式教学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从而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潜能,实现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16.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学习搭建有力的学习支撑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支架式”教学的介绍,分析归纳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支架式教学时搭建“脚手架”的几种常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支架式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自助学习、协作学习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目的,在《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课程的喷灌质量控制参数教学中进行支架式教学探索,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建构,提高教学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支架式教学是指为学生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将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粗浅一步步向着深入迈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掌握、深入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还能有效地促进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就对支架式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以期能够给广大教师一点启迪。  相似文献   

19.
王成英 《甘肃教育》2014,(22):108-108
正所谓"支架式"教学模式,是指首先给学生一个学习的范围,确定学生在这个范围中可以自由地探索,以此为教学结构进行的教学。"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模式,它具有目的性强、自由度高、交互性强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利用它进行教学,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优点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支架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只是把需要学习的目的告诉学生,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方法找到答案。学生在用眼、动手、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杨玲 《生物学教学》2013,(12):22-24
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法,通过创新设计教学环节,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支架,然后在这种支架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最后再逐步撤除支架,让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的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