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温暖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用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清新的语言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美、冬天的济南美。一、形象美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向我们描绘了几幅美景。第一幅画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济南像被“放在一个摇篮里”,“暖和安适地睡着”,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多么恬静,多么舒服。第二幅画描绘了秀美的雪景。矮松顶着白花,蓝天镶上银边,白雪夹着…  相似文献   

2.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一景一物,都自然成趣,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作者带着满腔的情感,带着深深的眷恋,或简笔写意,或工笔细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济南冬景图,看似信手拈来,却浓淡相宜,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块“宝地”,去领略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冬景。  相似文献   

3.
《济南的冬天》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青、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厚情致,更使作者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这得益于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美。  相似文献   

4.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济南的冬天》的文末句。此句为何要放在写“水”的文段中?为何不让它自成一段?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课标并使用整体阅读方法来解读初中课文《济南的冬天》,可发现作者多用温情的意象来描绘济南冬天温睛之景,营造出一种温婉的整体性语感.语言层面写的是济南的“温睛”,所要表达的是济南冬天的温情:“温睛”是所见的外象,是借以表现心象的客体和媒介;“温情”是心象(心灵感受),它蕴涵的是作家的主观情感、生命和人生感悟及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6.
冬日里天寒地冻,可谓旅游业的淡季,吸引人们兴趣的大多是冬日赏雪景,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中给我们勾勒了一个温和柔美的济南,描绘的也是雪景中的济南。我在济南工作生活了20多年,感受到济南的冬天干冷、多是无雪天气,经常无雪景可赏。可是,有幸做济南人就应当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仔细品味历史名城恩赐于我们的无穷的文化韵味。素以“泉城”闻名的济南,更有“一城山色”的美景。在“泉城”诸多名山佳秀中,千佛山不仅有“秀冠群峰”的自然景色,还因兴国禅寺的佛事活动有了文化积淀。周末与同事登上了千佛山兴国禅寺,从西盘路拾级而上,经…  相似文献   

7.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文情并茂的写景散文。作者老舍在这篇散文中别具匠心地运用绘画艺术的着色手法,描画济南冬天的美景,用色彩绘织绚丽的感情锦缎,创造了散文艺术的画境美。所以,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可以学习用绘画艺术的着色手法来写景状物的写法技巧,领悟着色于文的奥妙。在阅读方法上,可采取先整体观照———把握作者描画的济南冬天美景的整体构成特点,后分层透视———深入感悟作者是怎样铺彩着色、写景画物,表现济南冬天绚丽多姿的色彩感和色调鲜明的画境美的。同时,要注意体味,思考:①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描画济南冬天的…  相似文献   

8.
在一般人的眼里,冬天是严寒、萧条、冷清的象征,但在善于观察的有心人的笔下,富有冬天特色的济南却成了令人神往的“宝地”。《济南的冬天》主要是赞美济南冬天的“暖和”和“安适”。老舍不是一般地说一说济南的冬天是怎样地风和日丽,怎样地温暖宜人;他写了济南冬天的阳光。写了那个季节里的风、雪、山、水等,分别从几个角度、几个方面具体地抒写济南冬天的可爱。读了这篇优美的散文,你会觉得在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好象唯有济  相似文献   

9.
师:说到北国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呼啸的朔风、翻飞的狂雪、瑟瑟的枯枝、天寒地冻的画面,似乎萧条肃杀、严酷无情就是北方冬天的代名词.这一点,有柳宗元的诗为证.“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有杜甫、白居易的诗为凭:“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李白更是将北方的奇寒夸张、渲染到了极致:“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其实,在中国北方有一个城市叫济南,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那里的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而是那么的笑容可掬.济南的冬天很美,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之美.下面我们进入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0.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写的一篇优秀的散文。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自己过去住地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文章一开头,作者并不直接说济南的冬天如何好,而是远远地用北京、伦敦的冬天作对比,作陪衬,来说明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以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暖、晴明。这一对比,又不是一般的空泛的叙述,而是从作者过去住地的亲自感受来说明:在北京,“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在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而这难见到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济南的冬天》被选作初中语文材教之后,不少人撰文加以评价、分析,这对该文的教学是有帮助的。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对《济南的冬天》的发表时间和出处,误传较多。有的说“本文写于1935年,当时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有的说“文章写于1935年,其间老舍正在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它是否是作者‘避国民党老爷们的炎威’在青岛《民报·避暑录话》上所作,或者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回忆性文字,笔者手边无资料,不得而知”(《中学语文教学》1982.5)。针对这些误传,武汉师院中文系主办的《中学语文》在1982.4期上发表了谌忠恕同志的《读<济南的冬天>》一文,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孟广来老师的帮助下,第一次较为准确地阐述了《济南的冬天》的发表时间和出处,指出“《济南的冬  相似文献   

12.
一、拈词,寻找冬天的感觉。①“济南”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在北方。)②通常,“冬天”给人以寒冷的感觉。北方的冬天呢,似乎更是寒冷。一提起北方的冬天,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大风雪、大冰河……③那么,“济南”的冬天呢?“济南”的冬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在济南,最典型的冬景有哪些?(济南的冬天,温暖如春。这不,“他们……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在济南,最典型的冬景,也都是个“小”:小风、小雪、小热气……这样的冬景,哪里像是什么北方的…  相似文献   

13.
人们一提起冬天,特别是北方的冬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草木零落,寒风呼啸,这些词语及其表现出来的景象,就会浮现在脑子里。济南的冬天却不是这样。作者在文章第一段,通过三个比较,说明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暖”:北京冬天,不刮风便是奇迹,济南冬天,没有风声;伦敦冬天,看得见日光是怪事,济南冬大是响晴;热带地方,日光叫人害怕,济南温晴,令人喜爱。无风,响亮,温晴,总之是“暖”。 接着,作者引导找们从山和水两方方面去“闭上眼睛” 想象济南冬天的“暖” 和“美”:  相似文献   

14.
济南,济南     
自从初中时读过老合的《济南的冬天》后,我便对济南生出了向往之情。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雪、那里的阳光、那里的风、那里的人……我都想亲身去感受。虽然现在我已教过《济南的冬天》五六遍了,可每次上课与学生描述文中美景时,都仅仅是基于我的个人理解与想象,没有半点儿亲身体验,这总归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15.
《济南的冬天》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散文,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温馨淡雅的冬日暖景图。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也有一篇描绘冬天美景的文章——《江南的冬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细细品读,这两篇散文无论是在艺术风格、文章布局还是情感表达上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6.
一、注意周围景物的搭配描写。任何景物,都有一个环境。有时候,被描写景物之所以美,是因为与周围的景物有关。如济南的冬天之所以美、之所以暖,这与济南周围秀美的小山和秀美的河水有关。如果没有周围秀美的山和水的描写,济南的冬天是不会那么美的。有时候,被描写的景物虽然也美,但加上周围景物的描写,会更美。如《天山景物记》中,作者在描写“迷人的夏季牧场”时,还描写了牧场周围“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这就使得“迷人的夏季牧场”更加迷人,更加美得充实、美得完整。二、注意局部与整体的搭配描写。有时候,单就一个局部来说,可能是美的,甚至美得很,但如果把它与整体联系起来进行搭配描写,或许更美。譬如,《天山景物记》中,作者在描写草原上肥壮的牛羊时,写道:“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  相似文献   

17.
我曾试着用“背”的方法,准备和讲授过《济南的冬天》一文,尝到了甜头。《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全文仅五个自然段,不足千字,却文情并茂,能给人以文气美、动态美、色彩美、语言美等多种美的享受。这篇散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讲这篇文章,我要求学生分段背诵全文。当背完第一自然段时,我问他们是怎么背的,有的学生回答:“一句一句的硬记呗。”由  相似文献   

18.
济南的冬天     
角度之一紧扣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绘景抒情文章开头运用三组对比句,突出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下文紧扣这一特点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山光水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描绘山景分三个层次: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强调山围城的地理特征,给人以“温暖安适”的心理感受;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那秀美的景色、含羞的情态,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寒冷,而是融融的暖意;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恬静的水墨画,再次形象的表现济南的暖和安适。描绘水色,极写水的温暖多情,让人联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总之,作者笔下所有的景物都在表现一个  相似文献   

19.
探究情景交融的秘密 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情画意的散文;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情景交融的文字画面。这种美文的艺术光芒能直抵读者的内心深处,激发读者的灵感,感召读者的人生。譬如《济南的冬天》,写得温暖晴朗,秀气可爱。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无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我们让学生赏读这篇美文,不只是让他们沉浸其中,受到陶冶,更要探究老舍发现美、揭示美、表现美的秘密。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20.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以细腻的描写,丹青式的刻画,展现了名城济南冬日的柔和与温晴。教师可从美景寻踪、美段品读、美文写作三个方面带领学生细细品读写景类散文,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与魅力,在浅话低吟中,寻佳景,谈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