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9月19日,《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公布,上海启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该方案包括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建立高中生综合评价制度等内容,旨在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高考招录模式。  相似文献   

2.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11):136-136
为配合高考改革,上海市的高中课程方案和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正在紧张的修订过程中,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命题要求等也将作出调整。据悉,令人瞩目的首次等级考地理科目,其课程标准将在年底前公布,其它科目将在明年6月底前公布。上海即将颁发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将从控制学生负担的角度提出明确规定,要求合格性考试内容以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课程要求为依据,其难度将低于现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等级性考试内容以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要求为依据,其难度也会略低于现行高考3+1模式中+1科目考试要求。此外,这两类考试时间都将比现行考试时间短,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能限制题量和考试难度。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2013年12月公布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又被一些媒体称为考试招生“总纲”,它包含了从初中到博士生招生的整个考试招生系统的改革,其中有关高考的内容更为具体: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探索“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相似文献   

4.
浙江、上海两省市新高考方案,虽然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不尽相同,但总体体现出了“稳中求变,变中有新”的改革理念。
  两省市高考方案的创新之处。文理不再分科。此次浙江、上海高考新方案,其考试科目采取“3+3”制,即考生考试总成绩由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组成。在浙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是在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7门科目中选3门;在上海,则在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6个科目中选3门。这意味着,在浙江和上海,考生将分别有35种和20种考试科目组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新的高考方案体现出改革的目标重心已经从知识测度转向了素质考查。但是,新方案中科目选考制度能否修复文理分科造成的知识断裂,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否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考查,社会化考试的风险能否得到有效规避等问题会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调整科目组合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兼顾素质发展与专业学习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素质全方位的动态评价;加快社会化考试的基础性条件建设,防止高考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  相似文献   

6.
新的高考方案体现出改革的目标重心已经从知识测度转向了素质考查。但是,新方案中科目选考制度能否修复文理分科造成的知识断裂,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否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考查,社会化考试的风险能否得到有效规避等问题会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调整科目组合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兼顾素质发展与专业学习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素质全方位的动态评价;加快社会化考试的基础性条件建设,防止高考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  相似文献   

7.
地方     
《教育》2011,(12):13-13
上海:减少高考应试科目 上海市教委近期公布消息称,2012年上海高考将取消英语口试。这是继取消“综合科”考试之后,上海高考政策调整的又一动作,旨在减轻学生备考压力。据了解,上海今年9月已宣布在2012年高考中取消“综合能力测试”科目,增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专科层次自主招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地位,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2013年1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减少统考的科目,英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信息。一时间,“高考改革”“学业水平考试”成为了我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期“视点”,我们从全国各地组织选取了几篇探讨相关内容的稿件,以期对理性认识高中考试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日前印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该省将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2021年将进行首次新高考。根据方案,在考试科目与分值上,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于9月3日出台。意见规定,考生总成绩将由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个科目成绩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将不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将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根据《意见》,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9月19日,上海、浙江同时向社会公布高考试点方案,两地高考考试科目均为“3+3”模式,不分文理科。同时,两地试点改革都将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11.
高考成绩由统一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考生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可自行选择……日前,湖南省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高考改革将从2017年起正式实施。根据《方案》,2020年湖南高考考生的总成绩将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以及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个科目的考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学习时报》上撰文称,在高考问题上将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高考压力。袁贵仁透露了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五个方面的主要思路,可谓是高考改革的路线图:一是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二是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相似文献   

13.
<正>山西省2024年(2022级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对普通高中必修课程学业进行的合格性水平检测,主要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要求,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新高考中部分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一、“双新”背景下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山西省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秋季,全省高中学段全部使用新教材。同时,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实行新的高考招生模式,即从2025年起,全省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模式,即“两依据、一参考”模式。考试科目由统一高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即“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为人人必考的统一高考科目,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一直很重视通用技术学科,也是唯一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列为"7选3"高考选考科目的省份。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14年9月9日发布的《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  相似文献   

15.
高考改革重点是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在这样的背景下,因为物理与人类的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故物理必将成为高校招生时对学生的选考科目的热点科目,物理难度较大,往年高考中,考生的物理得分率一直不高.如何才能在新高考物理考试中超常发挥,收获高分呢?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沉着认真,向心态要分最佳的应考心态:自信、沉着、适度紧张.多次深呼吸可调  相似文献   

16.
《政治课教学》2014,(2):1-2
2014年浙江将推出全面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根据初步方案,主要思路为减少必考科目,增加选考科目,实行多次考试,实现高考招生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更多结合,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压力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考试科目选择权,给高校更多的考试科目设置权和选择学生权。  相似文献   

17.
正在高考的大家庭中,化学曾经是一门单独的考试科目,曾经是理科综合中的一员,随着新的高考制度的出台,如今的化学作为选考的学科,如何定位高中化学教学,如何设计化学课程,如何指导学生课程选择,如何应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这是浙江省2014级学生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浙江省高中化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1 读懂高考改革的要义全国新高考方案中"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  相似文献   

18.
要闻导读     
《教师》2014,(6)
正图片TUPIAN湖南高考将打破一考定终身将来的湖南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包括全国统考科目减少,外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以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19.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等第转换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本文利用教育测量学和统计学基本原理,在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的必要性、等级划分的实用性、成绩相加科学性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基础上,建立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量表,给出具体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第成绩赋值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解决不同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问题,而且也可以解决高考选拔过程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成绩之间的可加性和可比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孙丽芝  左真真 《文教资料》2013,(13):153-155
自高考恢复以来,我国高考多元评价制度在考试科目方面实行过"3+1"、"3+2"、"3+文/理综合"、"3+大综合"及"3+X"等多种方案;命题主体主要分为全国统一命题和分省自主命题两种形式;考试方式经历了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扩大考试次数的改革;在录取方式方面主要有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等实践探索。我国高考评价制度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