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文章对“国家形象”、“中国国家形象”以及与此有关的概念“传统形象”、“结构性国家形象”、“自塑”、“他塑”等概念进行了阐释。其中“传统形象”、“结构性国家形象”、“自塑”、“他塑”等概念是作者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和塑造中国形象而独创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解析媒体形象广告口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欣 《传媒观察》2006,(3):19-20
“办中国最好的报纸”,“追求最出色的新闻”,“高度决定影响力”,“让事实说话”……一时间,一向“为他人做嫁衣”的新闻媒体,也开始高呼口号,为自己做起了形象广告,林林总总的形象广告口号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夏天暑热难耐。进城打工的农民为图个凉快晚上干脆在马路边大树下睡觉,媒体受不了啦,指责他们破坏了城市的“明形象”,于是“有闻必录”。民工们伸着大脚丫子在马路边酣睡的“丑态”出现在城市的“晚间新闻”节目里。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小事”不少,要勤于发现,解决这些“小事”,其关键在于高度的责任心;而工作责任心的强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形象和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毕梅 《今传媒》2015,(4):35-37
本文以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将中国国家形象划分为中国人形象、中国政府形象、中国社会形象以及中国经济形象和军事形象五个侧面进行测量,考察了德国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德国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可解读为:“勤奋友好的中国人形象”、“强大腐败的中国政府形象”、“发展迅速但不平等的中国社会形象”、“价廉物劣的中国制造形象”及“有扩张野心的军事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6.
电视荧屏每天快捷、形象地传递着各类信息,而让人感动、让人不能忘却的内容却并不多。然而电视消息《温副总理带灾区孩子上课》却达到了这种效果。这则电视消息以其特有的视觉冲击力和亲和力.不但获得了“陕西新闻奖”一等奖.而且还获得了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陈薇  王中字 《现代传播》2019,(10):55-62
在中欧跨文化交往中,中国公众对欧洲的形象认知与想象是一面重要镜鉴.考察2018年度中国公众对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形象的认知及多重影响因素,在归因理论的统领下,从行为者、情境、客观刺激物出发,尝试对中国公众的欧洲观进行归因建模.研究发现,在跨文化传播的视阈下,“社会身份推动”“信任情境驱使”与“流行事件催化”这三重归因维度,一定程度上可能触发中国公众对欧洲国家形象的认知,由此实现“中国公众眼中的欧洲形象”认知程式的逻辑运作.  相似文献   

8.
易欣 《新闻三昧》2006,(1):76-78
“办中国最好的报纸”,“追求最出色的新闻”,“高度决定影响力”,“让事实说话”……一时间,一向“为他人做嫁衣”的新闻媒体,也开始高呼口号,为自己做起了形象广告,林林总总的形象广告口号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此后这种方式被各级电视媒体所“抄袭”,毫不夸张的说:“感动”“骄傲”漫天飞舞。对这些“骄傲”和“感动”作出一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回想已过的“记者节”。第一个“记者节”,我着实兴奋了一阵子,但2001年过第二个“记者节”就少有感觉了,甚至对节不节显得有些麻木。当然,这并非“记者节”有让人非议之处,而是由此产生了一些联想。“记者节”是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者的厚爱,我们应为此而高兴自豪才是。然而面对第三个“记者节”,在感情落差中思考记者的社会形象,不免让人冒出丝丝苦涩和酸楚。前段时间一事让笔者颇有触动。2002年9月7日晚,德阳市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巡警车与一辆摩托车相撞,现场目睹者对肇事巡警颇为不满,要求对责任人有所处分。…  相似文献   

11.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这句纯朴、古老的民谣,形象而简洁地勾勒出华夏化之源的陕西人的典型特征:“江南的才子江北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句流传甚广的民谣,形象而简洁地勾勒出地域化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杨蓉 《传媒》2015,(4):79-80
媒体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工具.在媒体中塑造“中国形象”的主体呈现二元结构,在国内媒体之外,又有作为“他者”的国外媒体.以“他者”的视域进行反观,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他者”视域中的自我,进而解读其生成的原委,将有助于丰富“中国形象”的内部结构,强化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针对性和目标性,避免主观臆断或误读误判,为“中国形象”的塑造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张昆  王臻 《编辑之友》2023,(1):102-109
奥斯卡电影是美国文化的“先行军”,研究其中的中国形象有助于把握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态度及其背后的文化意图。奥斯卡电影里百年中国形象经历了从“东方古国”到“落后中国”“摇摆中国”再到“多元邻国”的嬗变,总体表现为多重性和复魅化的奇观社会。奥斯卡电影全球票仓布局与“两个美国”共同促成了这一形象的生成,美国电影文化力又按照自身价值体系改写中国文化,所塑造的“球土化”中国形象表征着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拼贴与重组,也带给中国人身份认同的迷思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作为档案部门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就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五种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刘云山同志要认真解决广播电视文艺娱乐节目低俗化的指示精神.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目前在北京举办“珍惜受众信任树立健康形象”主题座谈会,这是中广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合并重组后举行的第一次研讨会。会议传达了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并针对当前综艺.娱乐节目的低俗化倾向.围绕”社会责任与媒体功能.艺术性与娱乐性、导向性与收视率.健康形象与个性化审美”四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以男性话语为传播中心的大众传媒领域,女性报道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媒体中的女性形象被有意无意地歪曲。近年来兴起的所谓“第三类女性”报道是以介于家庭妇女与职业女性之间的“第三类女性”为对象的报道,她是男性理想中女性形象与女性自我理想形象的融合。这类报道对于在大众传媒中重新建构女性形象、维护男女两性平等、女性意识发展与深化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从另一层面看,  相似文献   

17.
和平崛起——中国新形象的对外传播战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1],是一种具有一种强大影响力的“软力量”,称之为“国家形象力”。国家形象力看似“无形”,却能产生“有形”作用。2004年9月的“西班牙烧鞋”事件看似贸易纠纷,但根源还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形象的误读。随着新世纪我国对外交往的频繁,更新传播理念、利用新的媒介工具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成为当务之急。一、中国国家形象的新内涵——和平崛起在国际社会中,中国被“妖魔化”由来已久,从早期的“中国威胁论”到衍生出的“中国军事威胁论”等等,使我国的国家形象被误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多元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有关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和讨论成为热门话题,以“国家形象”为关键词在GOOGLE上的相关信息多达3100万条。互联网上各大论坛围绕龙能否作为中国国家形象象征的讨论仍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9.
从媒介形象的角度看经济广播的形象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轶玫   《视听界》2006,(5):49-51
在频率专业化被广为提倡的今天,一系列专业频率诞生并取得了骄人成绩,如“交通广播”、“文艺广播”、“音乐广播”、“新闻广播”等。在大部分省市电台中,“经济广播”也常常被作为一个专业频率而存在着。然而,当下大多数中国经济广播面对着同一种尴尬:即经济广播作为专业广播的非专业化形象与作为小众广播的大众化生存状态。由此,中国经济广播整体呈现出一种“泛经济化”的模糊形象,“泛经济化”的形象定位远离了最初经济频率“专业化”道路的初衷,名不副实成为大多数经济广播的现实写照。今年是中国经济广播诞生二十周年,本文试图从媒介形象的角度审视当下中国经济广播的形象及其成因,并力图为今后的经济广播找寻一个更合理的形象定位。  相似文献   

20.
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经济信息因其公共性与客观性更易成为对外传播的突破口,中国经济形象也由之成为国际交往中的重要考量。对70个中国主要贸易国的涉华经济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国际媒体塑造了不断扩张且充满风险的中国经济形象;从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双重视角考察其塑造机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中国与他国的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是影响国际媒体塑造中国经济形象的显著因素;进一步探索中国经济形象的现实影响,发现媒体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度有效提升了该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但其影响受到报道褒贬度的负向调节。国际媒体建构了对中国经济封闭而同质的想象空间,从而造成了在中国经济形象的传播链条中存在“发展悖论”“物理和心理距离悖论”及“声誉内部替代悖论”等多重张力,以此引发对国家形象可供性的多维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