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信息源———加大教学信息密度长期以来,有一种误解,认为教学内容信息过多会给学生造成负担,违反了“量力性”原则;只有教得少,才能学得会、记得牢。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班级中较差的“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每个学生学习有“上限”和“下限”的力,教师又往往把“下限”的力作为教学依据。殊不知,教学上的这种消极照顾,往往难以使学生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因为信息量过少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放松,这样紧张度不够,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其实,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传输教学内容信息的辅助手…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下,单靠单一的管理方法去管理课堂纪律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要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管理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与学生心理协调一致;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多一点赏识,少一点批评;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需要创设一个情意场,在情意场中,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我觉得教育工作同样也需要创设情意场,营造一种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教育氛围——即教育场,这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力具有重要作用。最近,我抓住召开家长会的契机,与学生配合召开了一个班会,非常成功。在家长会和班会  相似文献   

4.
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各级学校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之一。但是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影响主体发展的三个误区:表现在认识上,认为只有教师讲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在做法上,教师重结论,轻过程,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自主发挥,存在老师讲得多、提得多、议得多而学生看书少、思维少,训练少的“三多三少”现象;表现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基本还是就范教育,老师灌输教,学生被动学。这样既遏制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大赛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职业综合能力、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与职业教育领导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政行校企(园)办学合力。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大赛成效体现在四个方面:大赛规程对标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导航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大赛内容对标幼师职业岗位需求,检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赛教融合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赛教融合涌现出可供推广应用的教学改革范式,推进学前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大赛反映的高职院校存在的赛教融合教学改革的深度不够、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聚力不强、大赛资源转化成果的效果不好等问题,需要守正创新,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实施路径;振兴教师教育,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的实施进程;多层面聚力资源转化,形成可推广应用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康永军 《天津教育》2008,(10):39-40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及关系等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样,教研工作的角色、职能和方式也面临着新的变化,需要我们思考相应的对策。作为教研人员,我们要努力改进教研方式,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走进学校,倾听学校的呼声,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走近教师,缩短彼此的距离,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研员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电化教育(续)[美]冯友竹八、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教育上的应用(一)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学校应用的模式教育是一个需要辛勤工作的园地,教师在学校里无论投入了如何大量的工作往往觉得还是不够,这是因为目前学校的学生多,教师少,设备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有做...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高校办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然而,目前我国的不少高校在办学上。片面重视“以教师为本”,而对“以学生为本”重视不够。因此,高校教育要切实做好“以学生为本”,并且从四个方面着手,即:要培养学生全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搞好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在情感上关心和爱护学生;在道德教育方面使学生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有一个辩证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前仍有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实验教学显得苍白,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就更无从谈起.要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对教育的热情和变革的勇气.更需要来自教学一线的实践智慧和遵循教育规律的科学精神,同样需要制度的创新,促进广大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笔者以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良好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有民主作风。青年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青春期 ,他们的情绪常常动荡不定 ,常常感到寂寞和孤单。这一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别人的爱和赏识。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应用“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 ,使学生在爱中学会爱 ,在尊重中学会尊重 ,在理解中学会理解。学生需要爱 ,就如花木需要雨露 ,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用爱心浇灌我们的学生。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 :“教育的全部技巧就在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同样的一件事 ,教师采取不同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谢尚程  许洋 《考试周刊》2015,(6):160-161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将教师师德教育融入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发挥个人魅力,对应做出一些举措,这样才能最终全面开展好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在平时工作中,教师要做的远远不够,只有以爱心才能换德育,以真心换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愉快教学,挖掘学生更多潜能。要想激励学生思考,离不开表扬,要真正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同样离不开表扬。教师要做好表扬与批评工作,多表扬、少批评,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提高英语差生的成绩,是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期盼的愿望。要实现这一愿望,需要教师转变态度,实施赏识教育;需要具体分析差生的原因,对症下药;也需要学生自己增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全面提高西部教育质量,对于平衡区域发展,助力脱贫具有重要意义。以汉中市为例,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研究了西部贫困山区市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得出:汉中市地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质偏低;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不够了解,缺乏学习地理的热情;中学对地理教育教学不够重视,地理教师获得自身发展的机会少等。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生间的“固化”状态常常会自然或不自然地表现出来:一方面教师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学生不但不接受,反而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却时刻在呼唤老师的理解。这种“固化”是德育工作中的一种负现象,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会造成一种压力。论其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教师的方法欠妥,选择的教育时机不够适当,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不够了解;二是学生误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不理解教师的教育思路。如何改变这种“固化”状态,以期德育的正效应,笔者在学校德育中引入心理相对论,取得了很好教育效果。  …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对文学作品进行熟读,以充分总结其审美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融入具体教学中,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艺术情感,强化其艺术敏感力和艺术鉴赏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是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目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合理的方法来体现部编版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岳阳  相似文献   

17.
争论之一:推行小班教学的出发点是否成立? 推行者认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一切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和教育准则。班级规模大,教师需要照顾的学生多;而班级规模小,教师需要照顾的学生就少,每个学生在小班里会受到更多的个别关注和指导,自然是小班优于大班。  相似文献   

18.
以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已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新热点;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创新精神。本人结合日常教学谈谈教师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影响。一、学生的创新意识离不开教师的诱导创新教育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探索,大胆地突破各种已有的条条框框束缚。教师的诱导是学生创新活动得以延续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有许多新奇的想法和思路,但往往不够完美,有时还显得很幼稚。教师不应早早地给…  相似文献   

19.
读了肖川教授《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和朱永新教授《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两本书,受益匪浅。两本书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理想这个话题,生活需要理想,教育生活同样需要教育理想。理想产生激情,激情绽放智慧,生发活力,产生动力。的确,要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必须要有教育理想;要“栽培”好学生,教师应该首先“栽培”好自己。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运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发现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平衡,才能使教育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同样,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设施、环境等众多复杂的因素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为了保持课堂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研究课堂教学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力争适度配合,和谐发展,强化诸因素之间的“互补”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讲的多,学生读的少;教师分析多,学生悟的少;学生说的多,写的少等不平衡的状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