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教学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既有从教师子系统到学生子系统.也有从学生子系统到教师子系统、因而它具有双向性.过去有人认为只有从教师子系统到学生子系统的单向运行和发展.这样认识是不恰当的。在这种双向性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同时有教材子系统和教学设备子系统相伴行.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特点,毕业生以就业为导向,这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需要与其专门用途结合起来,施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ESP教师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需要做好相应的角色调整。本文主要分析了ESP教师角色调整的三个问题。第一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定位需要从通用英语(GPE)调整到ESP的模式,第二是ESP教学活动应该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调整到以学生为主,第三是ESP形式和内容上需要从传统的照本宣科调整到以案例教学为主。而这三种角色调整最终都可以归结到学生的出发点上.只有急学生所需、学生所想、学生所肇.才能做好高职ESP教师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本文从科学理念、民主作风、知识容量、心理素质、教学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创新型地理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长期以来一直以简单的知识传授为主,这种粗放式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领会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优秀的教师应该知道怎样将复杂的知识生活化,使学生感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从地理课堂中体会到天地山川之大美。这就要求地理必须教师具备从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习地理知识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及时与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打造出学生喜听乐学的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5.
培养青年学生经济地理素养,都说教师是关键.从目的着眼,经济地理知识、技能情感都要落实到学生,无学就无所谓教,所以又可以说学是关键.深入到高中地理教学实际,不难发现好多学生的学都首先考虑是否是考试课,是,就会扎实地学习,方法且不论,关键在于老师.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惑,笔者从每个教师的从教过程中所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种种难题与困惑入手,深刻体会到这种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的过程正是教育本身要必经的路程。笔者分别从教材的改版所带来的不适,教学设施的落后给教学工作的制约,农村学生对学习地理不感兴趣导致教学工作的困境等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地理探究式教学.可以认为是教师通过各种教学设计.引发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兴趣,在探索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是教师引导也可以学生独立进行)让学生学习到地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教师的紊养、教师对教学的认知与把握程度,可将教师的教学从低到高分为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经验型教师 此类教师熟悉教学规范,能够掌握共性化的教学。这一境界可以分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从不会教到能教——“初师”;第二层次,从能教到会教——“匠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对地理教师教学技能而言,地图能力是重要的基本技能,而地理教学中的板图技能又是地理教师地图能力的重要体现。多年来,我在听课、当评委过程中,看到很多地理教师的素质不错,语言表达清楚,教学设计精巧,实施过程流畅,多媒体课件也用得好,等等。  相似文献   

10.
向坪 《地理教育》1997,(4):28-28
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师向学生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地理技能和智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但由于高考取消地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表现出消极接受知识、课堂无生气等等问题。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逐渐培养学习的浓厚兴趣,从根车上改变地理的应试教育,而向素质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11.
教师角色的定位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历史上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经历了长者为师到有文化知识者为师,再到教师,即文化知识的传递者的演变历程。在新的世纪里,教师这一角色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结构和评价方法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在新课程理念下,新课标强调了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内容。在课程目标上,新课标把地理教学的总目标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要求,地理教师的角色将要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2.
王红文 《考试周刊》2012,(90):17-18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观和空间观.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策略之一.而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本文阐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指出了地理教师应具备的信息化素养,探讨了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电脑》2011,(6):6-7
课程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如今国际的一般趋势是:“关注的焦点已从改进学校质量转移到改进教师的质量上。”当前世界很多国家都把教师专业化作为教育改革、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地理学科、地理教师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由于目前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成功经验和突破性进展还比较少,实际困难也很多.还需要做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赵娜 《河南教育》2010,(2):11-11
一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风暴似乎轰轰烈烈地席卷而来.从起初提出的“读书-写作-反思”到而今的“网络教研、校本研修”等.其异曲同工之处便是搭建教师成长的便利平台.营造教师成长的浓郁氛围.体现教师成长的合作共享。趁着这缕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6.
正培养青年学生经济地理素养,都说教师是关键.从目的着眼,经济地理知识、技能情感都要落实到学生,无学就无所谓教,所以又可以说学是关键.深入到高中地理教学实际,不难发现好多学生的学都首先考虑是否是考试课,是,就会扎实地学习,方法且不论,关键在于老师.一、地理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也是良好品德素质和行为的示范者.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教育在基本实现“两基”目标后。关注的重点必然从以办学条件改善为主转向关注教育软实力的提升。教师教育面临大好机遇,改革势在必行。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新疆教师教育应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凸显民族教育特色,从落实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调整优化师范生培养结构和质量、建立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师培训体系、增强教师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城乡教师及民汉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学期,学校总不忘给教师们安排几次听讲座的机会.或是专家的,或是大师的。主讲者对着话筒,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从古代到现代,从外国到中国.从理论到实践,旁征博引,倾倒台下教师。大家大感其观点新鲜,恨不得长个三头六臂,记它个一字不漏.学它个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19.
《宣武教育》2007,(4):45-45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教师教育论坛上.与会代表认为.为了使教师专业发展得以持续,必须像律师和医生等职业一样.建立起专业发展标准。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正面临三大转型:由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学习、由短期培训课程到终身生涯发展课程、由以大学为主的自上而下模式到自我发展为导向的大中小学合作模式。而教师专业发展又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促进各种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提升。如果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建立不起来,或者表述模糊不清.将意味着教学仍然只能停留在“职业”而非“专业”的阶段。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将为界定和交流“什么是更有效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机制:同时.也有助于为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对传统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地理课堂上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线地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良好的导入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1·教具导入。初中学生,其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太强,教师很有必要引导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而教具的应用,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且学生对直观教具非常感兴趣,一幅挂图,一个投影片,一个模型都能引起学生的惊奇、感叹。利用教具导入,能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直观现象,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2.实验导入。其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