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据报道,2009年一年,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超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年人均输液8瓶",不仅让我国被称为了"输液大国",而且反映了滥用药物的现实问题。不少孩子一发烧,就会到医院输液,孩子病,家长急,恨不得有一种药让孩子立刻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2009年一年,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5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超国际上2.5-3.5瓶的水平。“年人均输液8瓶”,不仅让我国被称为了“输液大国”,而且反映了滥用药物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1.静脉输液简介目前采用的输液方式多为需要进气管路的半开放输液.这种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与大气压的物理原理,使液体输入到人体静脉内的.输液装置中的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塑料软袋或更为先进的完全符合环保的复合膜软袋).正常情况下输液时,应将输液瓶挂于距穿刺部位约50~60cm高度处.瓶内液体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使药液滴入  相似文献   

4.
“获奖”     
发烧了,怎样才能让炎症消得最快?很多患者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惊人的一致:“输液”。元旦前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透露最新数据,2009年一年,中国医疗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了8瓶液,  相似文献   

5.
课堂实录师:在这两年的"春晚"上,魔术节目博得了观众的喝彩。同学们喜欢魔术吗?生:喜欢!师:今天我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听话的酱袋》(板书)。生:(情绪激昂,充满期待。)师:同学们认识这两件东西吗?生:认识,酱袋和矿泉水。师:对了,是一包食用小酱袋(番茄沙司)和一瓶矿泉水。现在我打开矿泉水瓶盖,把小酱袋放入瓶中,拧上瓶盖。(边说边做,然后右手夹持水瓶展现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安瓿洗烘灌封、抗生素瓶洗烘灌封、口服液瓶洗烘灌封联动线,玻瓶大输液、软袋大输液生产线,安瓿自动灯检机等产品的生产商。该公司生产的SRD系列软袋大输液联动生产线主要用于制药厂50~3000mL软袋大输液的生产。其由制袋成形、灌装与热熔封口三大部分组成,可自动完成上膜、印字、口管整理、口管预热、开膜、袋成形、口管热封、撕废边、袋传输转位、袋成形检漏、灌装充气、口盖整理、热熔封口、出袋等工序。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定时定速查询盘的制作与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定时定速查询盘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3例需静脉输液的病人,输液当日采用静脉输液定时定速查询盘,第二天采用人工计算,比较人工计算、静脉输液定时定速查询盘计算两种方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的计算速度及使用静脉输液定时定速查询盘前后病区内按铃次数的统计;结果:静脉输液定时定速查询盘计算速度明显快于人工计算(P〈0.01);病区内打铃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静脉输液定时定速查询盘,用于临床输液计算速度快,操作灵活,结构简单,使病区更为安静。还能降低病人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空气净化输液器(简称净化输液器)降低生脉注射液输液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把180例静脉输注生脉注射液的2型糖尿病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2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器,实验组使用净化输液器,观察两组患者的输液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6%,对照组输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3%,实验组输液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净化输液器在静脉输注生脉注射液中能有效过滤不溶性微粒,减少输液不良发应,保证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去医院输液时需要家长照顾,且婴幼儿输液速度和剂量有严格控制,常利用微注泵输注,婴幼儿需要移动时必须至少2位家长抱着,举着输液架和托着微注泵才能做到,如果只有1位家长就无法移动。为此,笔者研制了一款可承载微注泵的婴幼儿输液背带,现介绍如下。1设计与制作可承载微注泵的婴幼儿输液背带包括可放置婴幼  相似文献   

10.
凡是做过静脉输液(俗称吊水)的人都知道,当一瓶液体输完时必定要及时换上另一瓶,而且无论是开始输液或换瓶过程中都绝对不能让空气(泡)留在皮管里、针头里,否则气泡会随着液体一起输入人体,并顺着血液循环系统流动,有  相似文献   

11.
一、实验设计来源利用苏教版必修二中讲述硝酸性质时的装置图进行实验。在做铜与稀硝酸演示实验时得到的一氧化氮往往有点颜色,仔细想来,应该是具支试管中的空气造成的,另外,演示结束时,在拆除装置时往往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有氮氧化物泄漏。我将铜丝插入输液袋,用注射器将硝酸打入输液袋的方法来制氮氧化物,体系封闭且无污染。  相似文献   

12.
自动喷水壶     
今天,我做完作业,便找来一个饮料瓶子,并用铁钉在瓶盖上钉了几个小眼,然后灌满水向地上喷水玩。可我必须用力压瓶才能喷出水来,于是我便想,如果水能自己流出来,那该多好呀。突然,我想到有一次同学生病,我去看望她,她输液时,输液水是自己流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静脉给药是儿科临床最常用、最可靠的给药方法,然而因输液所致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如:输液发热反应、血栓性静脉炎、过敏反应、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其中以输液发热反应(简称输液反应)最为常见。小儿输液过程中,发生热源反应,严重者常出现超高热、昏迷、休克以及心、肾、呼吸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对今年16例患儿(包括外院转诊9例)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严重热源反应,经紧急处理后,均转危为安。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多数人而言,生病时首先想到静脉输液。实际上,长远来看,叫停门诊输液不仅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促进患者健康,还有利于优化医疗结构及医疗资源配置。因此,普及门诊输液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就医方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门诊输液患者对输液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对今后国家全面禁止门诊输液政策的实施起到积极作用,最终形成全面停止门诊输液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生病输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事情,当一次要输二瓶以上的药液时,更换药瓶给患者和护士带来麻烦.能否设计一种不用更换药瓶的输液装置呢?现以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第五题为例分析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病,发现使用的输液器无法控制输液的时间,给病人和护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那些不能自理的病人,若无专人看管,当输液瓶内液体滴完时,不能及时通知护士加药或取针,常会导致空气输入病人体内或者回血现象,造成医疗事故。于是我非常想发明一个可以计量的输液报警器。利用周末回家的时间,我到成都市的华西附一院、省医院、市三院等大医院调查,发现目前还没有这种计量报警器。于是,我开始画设计草图,购买了需要的电子元器件,将制作的声光报警器附加在弹簧秤上,用有机玻璃粘接安装盒,测试输液袋实际计量功能,在床头适…  相似文献   

17.
题(1)医生给患者输液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2)小雨发现医生为患者更换药瓶很辛苦,便设计了图2的方案,请分析哪个药瓶的药液先滴完? (3)根据病房的现有条件,要估测出一滴药液的质量,需收集哪些数据?写出表达式,简要说明实验中作了哪些近似.  相似文献   

18.
山东科技版(司南版)课标实验教材《物理选修3—3》第62面作业第2题,题目如下:题2 图1所示为输液装置的一部分.在输液过程中,瓶中 A 处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将怎样变化?B 处药液的下降速度是否变化?为什么?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给出的参考答案如下:随着液面的下降,A 处气体的体积将增大,根据玻意耳定律,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强将减小.因此,B 处药液的下降速度将减小.问题显然,《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答存在明显错误.因为输液瓶中不断有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气体质量在不断增加,而解答中根据玻意耳定律,忽视了该定律的适用条件,对一定质量的气体.所以得出错误结论.况且,凡有过输液经历的人都知道输液过程中药液是匀速滴注的.一、"吊针瓶"的药液为何匀速滴注一般人认为是因为"吊针"上的调节器控制的结果,这是错误的,调节器作用类似水池底部有一水龙头,而随着水位下降,水龙头中水流速度逐渐减慢,水龙头只能控制水流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给病人输液时常用一块胶布将针头固定在皮肤表面,其主要缺点是:手臂、手掌、手指的活动自由度较大,自由移动或转动会造成“鼓针”;老人或小孩自我控制力差,即使是成年人,输液扎针时一紧张或不经意问动弹,也会造成痛苦;第二次扎针还会浪费药液和输液器材,同时给护士带来麻烦。基于这些情况,我发明了一次性防“鼓针”输液夹板。  相似文献   

20.
胖哥哥打针     
最近发烧感冒的人特别多,我也是其中的一员。那天,我到阳光门诊输液时,看见了特别搞笑的一幕。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我和张雪等几位同学在输液,我们的座位离打针处大约有两三米。我输着第二瓶药时,一个怀孕的姐姐和一个二十多岁的哥哥来到了医务室。那个大哥哥戴着一副眼镜,长得比较胖,看着挺壮实的。刚来的时候,他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玩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