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往往需要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是航海员、旅行者和探险家,他们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是很重要的,而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是由经度和纬度来表示的,其经度值可以用时间(世界时)来确定,纬度值要用天文测量仪来测定,这里介绍两种测量纬度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2.
葛非常 《文教资料》2005,(26):94-95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往往需要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是航海员、旅行者和探险家,他们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是很重要的。而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是由经度和纬度来表示的,其经度值可以用时间(世界时)来确定,纬度值要用天文测量仪来测定。这里介绍两种测量纬度的简易方法。1.两种简易测量仪器1.1一把钢卷尺,一个小重锤和细线,两根长度不同木棒或竹竿。1.2一个教学用的大型木质半圆量角器,三颗大头针,一个小重锤和细线。将两颗大头针的圆头剪掉后分别订到量角器的底边的两头,使其在一条直线上,且留在部分高度相等;另一颗订在量角器的中心0位置,…  相似文献   

3.
地球表面某点的位置是用纬度和经度来确定的,只要知道地表某两点的经纬度,就能求出该两点的球面距离.对这个问题,我做了分析和总结,介绍给大家,希望能有用. 1.位于同一纬度圈上的两点间的球面距离的求法如果A、B两点在纬度为a的纬度圈上,且所在的经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球表面上两点所处位置的不同,利用地理坐标系中两点的经度、纬度及球面三角形等有关知识,用不同方法来求算地球表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一、课标要求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基本知识,学会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会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位置的确定     
概述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例如,船舶在大海中的位置,飞机在高空中的位置,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球迷在看台上所坐的位置等等.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呢?有多种方法,在本章中,虽然也介绍了用方位角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用经度、纬度来确定地球表面上  相似文献   

7.
瞬移帝国     
“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一个人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宽敞的会议大厅里,西装革履的特里先生慷慨陈词,“但地球是三维的,要确定一个人真正的位置,还应该加上一个参数:‘高度’。”记者席上发出轻微的笑声。特里先生也笑了“:当然,这个名词与积淀多年的‘经度’‘纬度’不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8.
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由该处的经度和纬度来表示。经度值可用时间(世界时)来确定,纬度值则用特定的天文学方法测定。本文介绍利用北极星光测定纬度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受季节的限制,是常年可以开展的一项课外物现实验活动。一、测量原理晴夜,我们在北方的天空中,可以看见北斗七星(即大熊星座)。它们排列成水勺形,常被航海者和测量者作为定向的目标。人们常用勺口边上两颗星(天璇至天枢)的连线,延长到约5倍处(图1),又可找到一颗亮星,这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恒星,距  相似文献   

9.
在“位置的确定”这一章的学习中 ,同学们将会了解确定位置的不同方法 .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找出点的坐标和由坐标找点 .会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感受图形变换与坐标变化的关系 .为帮助同学们顺利学好这些内容 ,现解读以下几个问题 ,供同学们参考 .1.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在平面上确定位置必须要有两个独立的数据 .如在地图上确定城市的位置 ,需要知道它的纬度与经度 ;去大礼堂看戏找座位需要知道排数与号数 ;海岸边的灯塔与轮船的位置必须知道方位角与相互的距离 .这里的纬度与经度、排数与号数、方位角与距离…  相似文献   

10.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一、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题3分,共90分。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最近欧盟计划发射30颗卫星,建立地球定位系统。这样,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活动,如探险、考察和旅游都可通过与地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回答1—2题。1.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A.经度纬度距离B.纬度距离相对高度C.经度纬度绝对高度D.纬度海拔等高线2.某位旅游者在肇庆的七星岩(北纬23°10′,东经112°34′)旅游,站在山顶他向广州(北纬23°01′,东经113°2′)方向瞭望,他面向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