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妻:基于2009-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托宾Q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成长型企业的价值,并对成长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成长型企业价值;成长型企业的企业债务责任、员工责任、环境责任和股权责任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企业经营责任和政府责任与企业价值相关性不显著.因此,成长型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有相应的侧重点;企业应实现战略需求与企业价值相匹配,通过相应的社会责任行为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3--2006年沪深A股市场的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当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影响因素与当期企业价值有或正或负的相关关系,当期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维度与当期企业价值负相关或不相关,当期企业社会责任的综合值和一阶滞后值均与当期企业价值负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综合值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U形非线性的长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阳镇  凌鸿程  陈劲 《科研管理》2021,42(5):143-152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式,如何驱动企业可持续性的社会责任行为成为研究的重要议题。社会信任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企业市场活动的“润滑剂”,对企业的市场行为与社会行为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外部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忽视了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驱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产生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外部正式制度与企业内部高管激励制度在社会信任(非正式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工具竞争逻辑主导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验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工具价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产权、披露环境以及行业追随等方面存在异质性;(2)外部正式制度(市场化环境)在社会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倍增效应;(3)企业内高管股权激励制度在社会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呈现出企业内激励制度与企业外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替代效应;(4)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之间产生部分中介作用,即Porter和Kramer(2006)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竞争工具效应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基于“内外结合”的视角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研究,拓展了社会信任作用与企业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在实践层面为政府以及企业重新审视社会信任的价值效应提供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社会责任的竞争工具效应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开展实质性创新的占比较低,但现有研究极少涉及企业社会责任解耦如何影响实质性创新。为此,基于组织解耦理论,从企业借助社会责任解耦策略实施印象管理而非仅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本身对实质性创新的作用效应进行探究,为解读企业社会责任引致的创新困境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参考。以2009—2019年沪深两市中356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来自国泰安等数据库的相关数据,采用带有调节效应的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考察重污染行业、管理层权力和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解耦与实质性创新呈负相关。其中,针对重污染和非重污染行业的检验结果支持基于合法性观点的假设而不是基于归因理论的假设,重污染行业中企业社会责任解耦与实质性创新之间的负向关系被削弱;同时,管理层权力增大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解耦与实质性创新之间的负向关系,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社会责任解耦与实质性创新之间的调节效应则未得到验证。由此启示,中国需进一步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重污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并通过督促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制衡管理层权力过大导致的社会责任解耦策略滥用问题,以促...  相似文献   

5.
陈昕  林晓璇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119-122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是在不断地演变与争论中发展起来的,为克服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模糊性以改善研究的实践性与操作性,企业社会回应、企业社会表现概念相继被提出。企业社会回应的提出,代表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从道德维度转向管理维度。而企业社会表现则兼容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回应,被看作是实证研究中企业社会责任测量的操作性定义,从而成为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之间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黄珺  贺国亮 《软科学》2017,(7):93-97
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产权性质对这一作用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企业社会责任能提升企业价值,技术创新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国有企业中,技术创新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呈现出消极的调节作用;非国有企业中,技术创新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往往会有社会责任成本,影响企业绩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几种观点的评析和实证分析,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是一种积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社会网络是小微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小微企业社会网络的构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小微企业社会网络构建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通过对来自浙江台州120家小微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创业者个人特质中的个人主动性行为和社会技能对网络的构建会产生积极影响,小微企业资源的需求程度也会显著影响社会网络的构建,而创业环境中的市场环境则对小微企业社会网络构建存在消极影响,制度环境的影响作用没有得到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和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是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内在依据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动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而且实现了社会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我价值是核心和根本,是其社会价值的存在依据;而其社会价值又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要求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难题,企业社会责任嵌入商业模式创新被认为是一条可行路径。但现有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是如何嵌入以及怎样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等问题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对万达集团文旅业务的纵向案例分析,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嵌入商业模式创新的机理。首先,企业社会责任嵌入是一个“从边缘议题到核心议题、从传统慈善观到创造共享价值理念”的过程;其次,本文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嵌入、企业生存危机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复杂机理。商业模式创新伊始并不必然需要企业社会责任介入,但会激发企业社会责任萌芽,为企业社会责任嵌入提供必要前提。企业生存危机是企业社会责任嵌入商业模式创新的触发器;最后,本文回答了企业社会责任嵌入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嵌入提高了商业模式的稳健性,是企业在企业生存危机下重塑商业模式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解释了企业社会责任嵌入的内涵,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嵌入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黑箱,回答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模式创新相互循环促进的复杂嵌入机理,为相关研究议题提供了结构性理论假设,有助于更多企业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嵌入实现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1.
杨莉  汪冬梅 《科技与管理》2011,13(1):100-103,107
基于农业的行业特殊性,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研究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内容、性质与竞争力的关系。提出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将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作为企业的管理任务,其内容包含消费者、员工、股东等方面。农业的行业特殊性导致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从诸多方面提升农业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私营企业框架下的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科技与管理》2006,8(3):24-26
家族制管理是非公有制企业较多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中国90%以上私营企业是家族式经营管理。在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框架下,对当前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背景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家族企业发展所呈现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广东省166家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不能直接促进企业创新,但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动态能力作为完全的中介变量,间接地促进企业创新。(2)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通过动态能力间接影响企业创新的程度存在差异。其中,业务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的间接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制度社会资本,技术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的间接影响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下,“减税降费”已成为增强企业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于其他税费政策改革,社会保险降费政策会通过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影响企业发展。然而,该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明晰。基于此,本文以各地级市政府实施的社会保险降费政策作为外生事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视角,考察社会保险降费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保险降费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会保险降费政策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优化人员结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但两条路径的影响存在差异:其通过研发投入可以同时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其通过人员结构仅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最后,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而言,上述影响在国有企业及所处监管环境较好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既为“劳动经济学与微观企业行为”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增量证据,也为“减税降费”等营商环境优化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孙世敏  张兰  贾建锋 《科研管理》2011,32(12):74-8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成长,但其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发展,尤其是业绩计量。本文归纳了前人对社会企业概念的界定,从中看出社会企业是介于商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具有创造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目标的混合组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社会企业业绩计量方法(如LM3模型、SROI模型、社会企业平衡记分卡及"投入-产出-结果-影响"的社会价值链分析模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业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应该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房地产企业履行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能够导致现金流入,从而增加企业价值;而良好的企业价值也为房地产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目前我国房地产业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并未形成这种良好互动的关系。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房地产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互动机理以及影响二者互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企业组织结构、行业标准、品牌价值观、业绩考核方式方面设计了二者互动机制的多维度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7.
彭华涛 《科研管理》2013,(2):97-104
本文认为不同群体创业的社会网络演化特征既具有共性,又存在差异性,揭示了大学生、企业职工创业社会网络演化的关系强弱特征、结构拓扑特征、功能集成特征以及价值多元特征,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展开分组比较研究,得出:大学生、企业职工创业社会网络演化的关系强弱对功能集成不具有正向影响;关系强弱对价值多元不具有正向影响;结构拓扑对功能集成不具有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社会网络演化的功能集成对价值多元具有正向影响,企业职工创业社会网络演化的功能集成对价值多元不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e significance of IT in the context of non-digital social enterprises (SE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viability of such SEs have been less studied them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In the era of ubiquitous IT, SEs have increasing pressures to cope with the ever-dynamic technological domain while balancing their dual objectives. Data from a single revelatory case of Jaipur Rugs (JR), an SE situated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context (India), is used to fathom the peculiarities of the SE context with a focus on the sociomaterial phenomena of IT emergence. Using the three fundamental notions of sociomateriality theory (relationality, performativity, and practice) this interpretive study understands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SE’s attempt to balance its financial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objectives. Through the innovative use of IT, the SE establishes and maintains shared value, yielding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to the business (financial viability) while simultaneously ensuring scal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ir social impact. This study strengthens the perspective of IT as an emergent phenomenon situated in sociomaterial practices and fills a gap in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such phenomenon in the rich context of SEs where achieving the balance between dual goals is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non-human (IT) agents.  相似文献   

19.
企业竞争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出发,提出若干可资借鉴的研究角度:企业竞争力的形成一环境的关系、企业资源系统的协调运作形成企业竞争力、企业的内在和外部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从八个方面评价企业的竞争能力。结合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更学入、更系统的企业竞争力研究做一铺垫。  相似文献   

20.
设计创新是企业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因素,是企业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武器。设计所成就的价值是企业品牌和产品销售最显性的价值,优秀的产品设计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必经之路。本文论述设计创新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企业如何进行设计创新以及设计创新的保障机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