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油田低阻低渗油藏纵向上主要分布在珠江一段上部,为海相油田。低阻低渗油藏岩性多为泥质粉砂岩,含油产状多为油斑、油迹,产能低。针对以上特点,采用大位移水平井开发,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经过文昌油田海相低阻低渗油藏大量成功的开发实践,总结以下的开发经验:必要的基本的产层测试资料是低阻低渗油藏研究的前提;低阻测井解释新技术是低阻低渗油藏评价及开发的关键;钻长位移水平井是大幅度提高低阻低渗油藏产能的有效途径;使用旋转导向加强随钻跟踪是确保井轨迹钻在低阻低渗薄层油藏中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储层隔夹层对柴西南X区油藏开发有重要的影响。综合运用岩心、测井、物性、开发动态等资料,对该区隔夹层进行研究。从岩心观察着手,将本区隔夹层分为泥岩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两大类,利用岩心识别出的隔夹层标定测井资料,建立了隔夹层测井识别标准,共识别出177个隔夹层。以识别出的"硬数据"为约束,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建立了本区隔夹层的三维空间预测模型,分析了隔夹层的分布规律,为油藏后期开发及剩余油挖掘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传统注入剖面测井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稠油疏松砂岩油藏注入井注入剖面测井实例进行分析,阐述了注入剖面流量测井方法的重要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曾静  王亮星 《内江科技》2010,31(7):101-101,183
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是利用硼酸溶液作为跟踪剂,使用中子寿命测井仪器进行测井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在低矿化度油井剩余油监测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中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中,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吸水剖面测试是注水开发、油藏评价中的重要测试手段,既可了解注水井中各层的吸水状况,又可为制定有效的开发方案和有效开采措施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西区采油厂使用的几种吸水剖面测井方法,包括同位素五参数测井、连续示踪测井、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首先对测试方法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再对各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目前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便为以后选取合理的测试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继红 《内江科技》2011,32(8):129+139-129,139
本文在总结孤东油田水淹层特征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开发时期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出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砂岩油藏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为孤东油田的开发和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炎忠 《内江科技》2014,(2):138-138,117
<正>草13断块沙四段井网基本瘫痪,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状态。本文从精细油藏描述入手,应用地震、钻井、测井、开发实验和各项动态监测资料,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该区整体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内江科技》2015,(10):30-31
<正>本文总结了利用测井数据进行疏松砂岩出砂预测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在辽河油田的具体应用效果。辽河油田是一个油藏类型多,稠油油藏分布广,地层岩石胶结疏松,成岩性差的复杂油田,油层出砂问题是制约油田开发的关键问题。出砂预测是做好油气井完井防砂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对于选择合理的完井方式、制定油气井工作制度及防砂工艺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测井资料出砂预测方法是利用油  相似文献   

9.
宋胜男 《内江科技》2014,35(11):29-29
<正>胜利油田滩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完钻井少,资料获取难度大,给油田开发尤其是滩海新区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自Petrel软件引进以来,我们依靠软件良好的一体化平台,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地质、油藏等信息进行地质建模及储层预测,并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对油藏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通过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指导复杂结构井的钻探,大大降低了滩海地区开发的风险。本文从地震解释、  相似文献   

10.
内部被多条断层切割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建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耀忠 《科技通报》2003,19(3):196-200
以内部被多条断层切割油藏的地质建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开发地质研究工作的特点,提出根据地震、测井解释成果、地质小层对比结果的井点数据,应用先地层格架再断层模型的地层学建模方法开展地质建模研究.应用油藏顶底层面断层线的精确编辑实现油藏内部断层之间复杂的切割关系,形成油藏储层参数赖以分布的精确构造模型,解决了油藏内部被多条断层切割的复杂油藏构造建模研究过程中回避内部断层的缺陷;并且在模型建立后,为给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准确的数据场,实现了多条断层准确断开的网格模型.应用与该思路相适应的IRMS软件成功实现了营13馆陶组油藏精确构造模型的建立,成果在油藏模拟及开发方案的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梁23块为中高渗油藏,早期实施注水开发,目前已处于特高含水期。在对其水驱开发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动态测试、水淹层测井解释及数值模拟结果,详细研究了该油藏的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动力调谐陀螺井身轨迹测井原理的基础上,分析论述了在河68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开发期,井身轨迹测井资料对进一步深化构造、储层、剩余油分布认识,提高调整方案有效性等方面的应用。根据现场12口井的测试结果,指导断块高含水期调整,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日产油水平增加80t/d,含水上升率由0.6%下降为0,自然递减由16.7%下降为13.2%,可采储量增加7.8×10~4t,水驱采收率由48%提高到50.3%,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民屯凹陷基岩油藏勘探表明,成藏的主控因素为岩性及裂缝发育程度,即裂缝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的富集。因此,应用测井、岩石破裂压力实验、测井多属性反演、迭前反演等技术方法对大民屯凹陷太古宇潜山变质岩岩性、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预测研究。研究结果为基岩油藏富集区及有利勘探目标预测提供了依据,满足了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沉积微相约束条件下的随机地质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地质建模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油田开发地质研究需要完善的方法技术,以建模方法研究为基础,进行了沉积微相约束地质建模综合研究.在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开发地质研究工作的特点,提出根据测井解释成果,应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定量地开展沉积微相研究.应用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约束测井储层参数的分布,形成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所需要的准确的储层三维地质模型,解决了常规油田开发地质研究过程中沉积相研究成果与储层参数分布无法有效结合的缺陷.应用与该方法相适应的IRMS软件成功实现了山东胜利油区孤东油田第七开发区西部上第三系馆陶组油藏精确的沉积微相模型,由此微相约束形成的油藏储层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体直接应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应用效果及现场实施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王家辉 《内江科技》2007,28(3):107-107
本文综合利用钻井、录井、测井、试油、试采等资料,对齐108块大凌河稠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该套层系的整体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田芳芳  陈恭洋 《内江科技》2009,30(10):96-96,52
以张店油田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构造、沉积微相、测井解释、储层非均质等研究基础上,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油藏构造、沉积微相和油藏属性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建立的储层三维模型,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7.
<正>五号桩油田桩89块沙二段属于块状边底水油藏。在该区块的地质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了目前较为常用的Petrel软件,充分利用钻井、地震、测井、地层对比筹信息,建立高精度构造模型;在测井解释资料的基础上,选用确定性建模方法,以储层尖灭线为边界,以岩相模型为控制条件,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最终建立了接近油藏实际地质特征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8.
昆北油田切6区E1+2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快严重影响了油田的高效开发。综合利用构造、储层、测井、分析化验、试采曲线等资料,对该区含水特点、出水规律及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油藏实际含水、含水上升率均高于理论水平,含水率呈线性递增;油藏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出水类型特征,投产初期主要为层间水、可动水和束缚水,注水开发后逐渐出现注入水和混合水;对不同类型出水原因及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最终为油田综合治理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脉冲中子测井是储层评价的常用测井方法之一,在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中,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油水分布关系复杂。脉冲中子测井的探测深度较浅,不能有效评价地层内部含油气性,碳酸盐岩储层饱和度评价受到一定限制。在经常钻遇放空漏失不能进行裸眼测井的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利用脉冲中子测井可以过油管测量的特点,可以在生产状态下测量自然伽马、孔隙度等重要的储层参数,评价储层发育程度,补充缺失的测井资料,为酸化压裂评价、储量计算、堵水、转层酸压等开发生产提供必要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20.
测井精细解释是油藏描述和储量评价计算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获取地质建模参数的关键。传统的测井精细解释工作存在解释资料收集工作量大、手工解释比较繁琐、已有解释模型无法共享应用等问题。建立碎屑岩油藏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库,实现专家经验的有效传承和高效共享。研发碎屑岩油藏测井精细解释支持系统,实现交互解释油气水层、隔夹层和有效厚度,批量快速地解释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重要的油藏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