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2.
我们的报纸需要一部分较长的报道,只就它要求提供一些活生生的典型作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这一点来说,就是无可怀疑的。像大寨、大庆这样重大的典型,全国各个方面都希望了解、都要学习,写得长一些,读者也还是喜欢看的。列宁说,用生活中的生动的具体事例来教育群众,是报刊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我认为,提供一部分长的或较长的报道,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报纸和通讯社工作的特点之一。这是它们的任务所决定的。但是,报纸毕竟不是刊物,新闻报道毕竟不是小说或理论文章。长的只能是少数,绝大多数还是要短;就是  相似文献   

3.
4.
国内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论"和"意境论"没有区别,对此,论文从《〈人间词乙稿〉序》和《人间词话》进行分析,得出王国维的"境界论"是在其"意境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境界论立足于中国传统,融合了西方的理论观点,从而成为具有普适性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张瑞 《大观周刊》2011,(51):10-11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美国传统外交思想的两大基本派别。而任何一种主义都无法摆脱其动机和实施过程中的工具性。在理想与现实之闽摇摆,最终为实现国家利益而服务。本文从思想根源、历史沿革和国际关系理论三方面解析了美国外交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犹如一座不平衡的天平,对外政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无法避免标准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6.
论服务质量     
图书馆改革究竟怎么搞?现在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认为,图书馆不论怎么改革,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同时,服务质量的优劣也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志。如果通过改革,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反而下降了,这能说改革取得成功吗?  相似文献   

7.
论新闻     
让新闻在报纸宣传中唱“主角”,这是一个老观点,但在当前却有重新提出和强调的必要。 近年来,常听到一种说法,在电视、广播新闻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报纸在新闻信息的传递上,已无法同其竞争。通过高悬太空的通信卫星,无线电波以每秒绕地球7周半的速度,以滚动播出的形式一天24小时不停顿地向人们传递着由文字、声音、图像等组成的新闻信息。许多新  相似文献   

8.
论学习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是一项深谋远虑的历史决策。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应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关键在于加强学习、投身实践和善于总结。对于我们而言,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导读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阅读论》(发表在《江苏图书馆学报》1985年第1期上),主要从读者的角度探讨阅读活动及其规律。本文拟从图书馆工作者尤其是读者工作人员的角度谈谈如何指导读者进行阅读,是为《导读论》。对于读者来说,要读书,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读什么”,第二是“怎么读”对于读者工作人员来说,要指导,也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导什么”,  相似文献   

10.
论邮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论新闻自由     
最近,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的一个谋士在为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出谋划策时提出:“使共产党失去对大众媒介宣传手段”的“垄断权”即领导权,对破坏“共产党的极权主义统治”即无产阶级专政“至关重要”。与这种谋划相呼应,近年来我国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别有用心地提出了一个所谓“新闻自由”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论踏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赠汪伦》诗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踏歌,这一以脚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群众自娱性歌舞习俗,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唐宋时期,从宫廷到民间,从中原汉族到南方少数民族都嗜好踏歌,大有“风俗如狂重此时”的态势。从西汉王朝起,踏歌就流行于中原汉族地区,从官方到民间都是如此。就官方而言。据汉刘敬撰晋葛洪辑《西京杂记倦三载:汉高祖时“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趋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  相似文献   

14.
论书评     
如何使书评回归到它的本义上来,使其健康地发展,这是书评界的一件大事。 读书界对书评的呼唤由来已久,议论纷纭。近年来由于传媒的积极宣传,书评的繁荣已有所显现,受到学界尤其是出版界的关注。但呈现的问题依然不少,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看,同现实的需求仍相距甚远。 书评,顾名思义当然是指对图书的一种评论。它对读书起着指导作用。但如果从高质量和人文精神来衡量要求今日的书评,那显然是很不够的。书评不仅仅是对图书评论谬误得失便算完事。一篇上好的书评还应该给读者以更多的内涵,这个内涵便是包含有作者的思想道德内容和…  相似文献   

15.
论廉耻     
欧阳修说:“廉耻,士君子之大节。”他说的“士君子”,大抵就是今天的知识分子。现在新闻记者评职称,同教授、副教授挂钩,当然也算是知识分子,即古时的“士君子”了。因此忽然想到了这个题目。新闻记者同教授,副教授毕竟不同,因为他并不生活于高楼大院中,有较多的接触社会机会,在这个社会万花筒中,他不可能“遗世而独立”,也就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不可能不你中有我,我中有  相似文献   

16.
论培养     
一九五一年冬季,我们在苏联访问的时候,在莫斯科参观了纪念高尔基的博物馆,这是一处搜罗丰富,布置精细,再现了伟大作家战斗一生的地方。在每一个展览橱前,我们都瞻仰了很  相似文献   

17.
论广告     
郭全中 《青年记者》2010,(13):39-42
在现代社会,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报纸广告、期刊广告、网络广告、户外广告、电梯广告等令人目不暇接。广告当中难免鱼目混杂,各种虚假广告、非法广告屡禁不止,有人由此认定广告是万恶之源,认为是广告败坏了社会风气,把人引入拜金主义的歧途。而实际上,广告不仅对于广告主而且对于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广告不仅不是万恶之源,还是节省社会交易费用的主要利器。广告在塑造品牌、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历练     
1什么是历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历”,严格、严肃“;练”,练习、训练、经验多、成熟。“历练”,是指经历世事,经受磨炼和考验。历练是一个考验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是一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和挑战性。可以说,世上每个人都在经受历练,但历练的  相似文献   

19.
论高中英语     
周君 《大观周刊》2012,(52):164-164
英语教师在英语知识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的教育,有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消除文化障碍,提高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性,加强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论德育教育     
冯运平 《大观周刊》2012,(52):313-313
德育教育继承中国传统道德精髓,我们的德育从小抓起,一直十分受重视,但没有很好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当前改革发展成为中国的时代主题,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创造了条件。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则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而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道德思想就不得不随之而改变了。在这个物质、思想大变革的年代,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其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精髓的同时体现时代性和实效性,这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