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情况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在体育课上也不例外。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但结果并非如此。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其中。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如何吸引学生上体育课呢?笔者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学生们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说明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那就是教师的教法问题了,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那么如何用在体育课上吸引住每个学生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课程的教学都出现了学生厌学的现象。体育课也不例外。少年儿童本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他们讨厌体育课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由于课的内容、方法太枯燥,导致学生反感;有的则受教师中心论的影响,把学生置于“被管理、被训练”的被动从属地位;有的是只从教材内容来安排组织教法,很少考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态与情感。由于忽视了学生不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生怕上体育课,只要一上体育课就感到浑身不自在,头脑一片空白,呼吸和脉博加快,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  相似文献   

5.
周彤 《体育师友》2003,(2):20-21
据调查,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学生喜欢活动的人数占76.3%,而喜欢上体育课的只占66.2%,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引起学生对体育课"厌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体育课教学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对他们缺乏一定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增强体育课对中学生的吸引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喜欢上体育课和参加一些课外体育活动,是锻炼身体,增长知识和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期。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有利的时机,搞好课堂教学,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上好体育课,我的粗浅体会是应做到下面“六字”。1.活。就是教师教法得当,教得灵活;学生学得主动活泼,积极向上。体现在体育课的兴奋性,趣味性,学生生理、心理得以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付锐孔锐辰月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而且越是高年级,就越明显。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喜欢体育教学呢?一...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是当前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怪圈,与我们的体育教学模式太格式化,形式太僵化密切相关。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青少年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也要发展青少年学生的智力,使青少年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十余年,体育课教学无论是方法方式还是观念意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体育也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仍然出现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有的甚至在经过从小学到大学前后十几年的体育课学习后亦无掌握有效的健身技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1体育教学的现状1.1教学实施操之过急体育课教学中,老师在课的导入部分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活动,这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热情,激  相似文献   

10.
对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实践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喜欢体育,乐于运动是他们的天性。学校体育课本应是学生喜欢参与的理想乐园,但是,从事学校体育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实际教学的广大体育教师都有一种困惑,就是有些学生喜欢参与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而且年龄越大年级越高,这种表现越明显。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对  相似文献   

11.
陈敏  胡发林 《西藏体育》2006,(2):25-28,40
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对西藏民族学院附中学生对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增高,越来越多学生厌倦上体育课却喜欢体育活动。针对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新的构思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取长补短 ,有利于生存和发展 ,生物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往来、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特别是学生之间 ,通过相互激发 ,由于频率相通 ,思维容易进入共振状态。你一个方法 ,我一个主意 ,相互学习就有更多的想法和思路。还可以通过思维火花碰撞 ,产生出更多的想法。这便是教学中的“共生效应”。那么 ,体育教学如何才能有效地产生共生效应呢 ?1 教学紧密结合体育教学虽然没有其他学科“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弊端 ,但教师“满堂教”还是有的。“满堂教”使学生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久而久之 ,学生对体育课便会产生厌倦、不热情甚至逆反心理 ,这便扼杀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有碍于学生个体的主动发展。须知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取代不了学生的学。学生理解体育知识 ,掌握动作技能 ,是一个积极、主动和复杂的“内化”过程 ,是学生主体行为。教师对这种“内化”过程 ,只能起到主导、讲解、示范、启发作用。唯有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 ,才能“内化” ,才能...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又苦又累而容易产生疲劳或厌倦;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转变成我要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懂、教会、教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始终涉及到的问题 ,也是体育教学改革中教法改革的三个主要方面。三者的有机结合 ,使体育教学更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当前体育教学中教不会、教不懂、教不悦的状况普遍存在 ,一些学生在他们走出校门后 ,竟与体育分手了。这与体育教学忽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能力和锻炼习惯有直接关系 ;与我们把体育理解成机械被动的教育工具 ,缺乏乐趣有关 ;还与我们没有在体育课堂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原理 ,学会运用运动技术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关。学生经过几年的体育教学 ,没有真正体验体育教学中的“懂、会、悦”。其主要原因有课程设置问题、教学内容与方法问题、场地设施及师资力量问题等。1 “懂、会、悦”三者相互关系体育教学中“懂、会、悦”三者的结合是最完美、最理想的体育课 ,三者缺一都会在教学中留下遗憾。三者的有机结合 ,会使体育教学产生 8种不同效果、不同类型的课程 :理想完美型 (既懂又会且饶有乐趣的体育课 ) ;理性愉快型 (虽懂也悦 ,但没有掌握实际技能的体育课 ) ;愉快练习型 (虽会虽悦 ,但缺乏道理讲解的体育课 ) ;理性练习型(虽懂虽会 ,但不受学生欢迎喜欢的体育课 ) ...  相似文献   

15.
对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经常有人写文章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我们也发现,确有一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有的甚至找出种种理由请假或逃课。为此,对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对改进教学是必要的。 笔者对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1296名初中学生(其中初一448人、初二432人、初三416名)进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82份,问卷有效率为91.20%。 一、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喜欢上体育课的男生占82%,女生占63%;对体育课抱无所谓的男生占13%…  相似文献   

16.
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总的来说我们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好的,融洽的。学生大都喜欢体育教师,也喜欢体育活动。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指出,仍有一些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异常紧张。他们作风专制、态度蛮横、方法粗暴,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污辱学生的人格,甚至对学生拳脚相加,引起学生的抵触、反感和不满,进而又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疏远与厌恶。尽管这是极少数,然而,却是严重的,影响十分恶劣。这样的师生关系,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初中学生喜不喜欢体育课是体育教学中的热门话题。总的来说学生是喜欢体育的,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说明我们体育教学的改革已刻不容缓,也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应思考的问题。我从长期的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来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中职学生厌学体育的主观原因1.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存在偏差。体育活动与劳动的区别就是体育运动的娱乐性与让人心情愉快的特点。这容易使得学生把体育理解成为一种欢乐的"玩",这是他们头脑中的"想象",现实的体育课是教育,会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内容,如队列和一些较正规的技术学习。2.灰心自卑、腼腆。中职学生的体育素质普遍较差,有极少数学生甚至连一些体育器材都不认识。因此,在练习信心不足、灰心自卑、怕丑退缩,这是体育教学中造成一些"笨"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体育运动还与学生的身体形态  相似文献   

19.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学生在上了一段时间的体育课以后,变得越来越不感兴趣。针对这一点,笔者就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出现“消极观”的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传统体育教学与新课程改革后学生“期望值”之间的矛盾体育  相似文献   

20.
“老师,这是什么器材?你快告诉我可以怎么玩!”“老师,你会跳拉丁舞吗?我来教你!”“老师,你快来帮帮我!”“老师,我们想和你一起玩,可以吗?”……体育课上,我常常能听到孩子们这样的呼唤声。这种迫切地想动、爱动而有时又不知该如何活动的无奈心情溢于言表。其实,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动感地带”——或新奇、或好玩、或新异、或时尚。如何开发这片黄金地带,让孩子们在体育课中“动”起来,并且在动中学会动作、掌握技能、经历挫折和艰辛,享受自由和快乐,这是我常常在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本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