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小学教学》时的感受;“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恰似旧时友。”以后,我便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工作十年了,她成了我最贴心的朋友,是她慰藉了我的心灵,启迪了我的智慧,提升了我的品位。  相似文献   

2.
一双棉鞋垫     
今年我已经十岁了,十年来我收到过无数的生日礼物,在这些礼物中,我觉得最珍贵的还是年过花甲的奶奶送给我的那份——双棉鞋垫。  相似文献   

3.
"至今年9月,于2001年进入学校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已届十年……"是无意间,我看到了这则"我的新课改"主题征文启事。已经十年了吗?是的,任由我如何无法顺理成章地接受这个数,它还是发生了,而我的青春恰好就在这段新课改路上真实地走过,一路的泥泞,留下的是深深的足迹。  相似文献   

4.
我是个不服输的人。然而那一次的失败,却几乎让我一撅不振。记得那是个寒冷的深秋。当我信心百倍地讲完最后一节达标课的几天之后,我被通知未能通过。那一刻,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全校几十号人,包括转正不久的民办教师,才上讲台一两年的小青年,大都达标了。我,一个教了12年  相似文献   

5.
郭行 《贵州教育》2011,(5):46-47
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科学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每个年级也都上了三四个年度了(因为我校只有我一个人是科学专业的,所以在同一个午级里同时又上三四个班级)。到现在已经十四年了,其间我发现不管是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下,还是如今的教学模式下,都存在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6.
每次从讲台上走下来,我都会扪心自问:"这节课你的言行合乎规范吗?你赢得了孩子们的欢迎和信任了吗?"寒来暑往,不知不觉在教育岗位上工作已十余个年头了,我的这个习惯也坚持了十年多。说起这个习惯,还得从我终生难忘的从教生涯的第一课说起…… 18岁那年,初为人师的我踌躇满志地走进课堂。当时我为学生上的第一课是《海上日出》。在  相似文献   

7.
十岁这年夏天,我小学毕业了,在这个轻松的时候,我从北京直飞华盛顿特区,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看妈妈。  相似文献   

8.
心里话     
妈妈我想对您说:“请不要再为我操心了,请您不要再把我当小孩看待了,我已经是小大人了。”每一次,在我上学前您都会叮嘱我,在路上要小心,学习要刻苦等。我听这些话已经听了十年了,可能我的心里已经厌烦了。您在为我做安排时,也请您站在我的角度替我想一想。有时候,我认为我就是一个被您操控的木偶,  相似文献   

9.
初识《小学教学》,是在十年前。那天,我帮一位老师晒书,发现他留有一些《小学教学》杂志,都有好几年了,有的纸已发黄,散发着霉味。我建议:这些杂志都已过期了,处理掉吧!哎,这可是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从教十年,对于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来说,我已经是个颇有些资历的“老教师”了。可是,关于教师自身成长这个话题,我依然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11.
我是1981年考入如皋师范学校的,原因很简单——"跳农门"。说老实话,要是现在,决不做这种"急功近利"的傻事。1984年毕业后,就像拐了九曲十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富有想像而又敢于直面现实的人。当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曾是我上师范时一个美丽的梦想!记得我师范刚入学的第一天,听了一位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十年卓有成绩的校友的事迹介绍后,16岁的我便在心里做着当时自认为是一个很遥远的梦……1991年师范毕业,19岁的我带着这个梦踏  相似文献   

13.
1月11日 雪 十年后,我虽然还年轻,但已经被推选就任了总统一职。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当我由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调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时,忐忑中却有一份期待:希望自己能以全新的理念将语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得酣畅淋漓,因为我将面对的是可塑性很强的小学生。第一次"意外"结束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学,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讲台,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和挑战。我有了重新打造的新鲜感,也有了重新思考,但我又不得不小心翼翼,毕竟这是一个新尝试。  相似文献   

15.
2000年我怀着满腔热情来到一所农村小学,转眼问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有十个春秋,回顾这十年的教学实践,感受最深的就是如何转化后进生,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我想这也是许多老师们一直在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时 光荏苒 ,白驹过隙 ,转眼在小学语文教苑中已耕耘十个春秋。回顾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走过的路 ,有艰辛的探索 ,有迷途的彷徨 ,有实践中的积累 ,也有思考后的顿悟。不管是成败也好 ,得失也罢 ,每一点 ,每一滴 ,都是我十年教学实践的认真总结。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 ,也为自己阅读教学的实践确定新的起点。一、起步阶段还记得1990年初我登讲台做了一节区级观摩课 ,讲的是臧克家的《看球记》 ,这一课使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亮了一个不错的相。当时小语界较为盛行的讲法是串讲串问 ,教师逐段讲、逐词逐句问 ,学生机械地记、被动地答 …  相似文献   

17.
扫描     
十年的教师工作使我目睹了许多前辈感人的爱生事迹,我也正在用自己的青春与生命为我的许许多多学生奉献着爱。爱的魔力如蒙蒙细雨,湿漉漉地滋润种子的梦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心灵的企盼。爱是丰富的,也是神奇的,更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18.
舍不得离开     
1989年初秋.天蓝水澄。师范毕业的我,带着一丝新奇,带着十足的信心,抛弃梧桐雨中缤纷的诗句,扔掉冲过溪水剩下的那只胶凉鞋,在村民们的指引下,顺着溪流.来到了开县、云阳、万州三县交界的华山小学。当时的华山小学就像一座古庙,木楼青瓦,原始古朴,方圆十公里无其他单位,十分清静,是学子学习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9.
母校的柳树     
我的母校——喀什第十小学的操场上有一颗大柳树,她已经有几百岁了。她那粗粗的树干,需要四个小朋友手牵手才能合围住,茂密的树冠将操场遮住一大片。课间时,我和小朋友们就在柳树下嬉戏游玩,她陪伴我度过了三年美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20.
穆华 《山东教育》2008,(4):60-60
昨天又看到你——《山东教育》,你那熟悉的面庞,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让我倍感亲切。回想起与你相识的点点滴滴,心里充满了无限感慨。 与你初次相识是在1998年的春天,那时的我是一个稚气、懵懂的年轻教师,刚刚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教学。不知不觉,如今与你结缘已经十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