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内容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那么,语言就是文章的肌肤。思想的深刻,内容的丰富,构思的精巧,最后都要以语言为载体。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使自己的作文鲜活感人,光彩照人,那就要锤炼语言,掌握为作文“美容”的实用技法。  相似文献   

2.
石玉国 《教师》2010,(2):91-91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慨:每次作文课,台下总是怨声四起,学生厌烦作文,害怕作文,可谓谈“文”色变。其实,这里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注重语言素材积累。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有了语言材料,就能根据构思完美、巧妙、生动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那么语言材料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3.
一篇文章,光有刚硬的骨架而无鲜活的血肉,只能给人空泛的感觉。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丰富的材料,能让文章充实,独特别致的材料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最终决定文章品位的高下。那么,中考作文应该怎样选材呢?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一个采集——构思——表达——修改的个体脑力劳动过程,“构思”是最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文章的好与坏,在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和谐统一与否;而这种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和谐统一,全在于完美的构思,同样的材料和差不多的感受,文章之所以有上中下之分,主要的原因也是上中下构思的结果。由此可见,文章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构思的教学,即使有时也注意到了构思的问题,也往往停留在“构思新颖”、“构思奇巧”等不切实际的、空泛的评语上多,缺少具体的要求和指导。这样,就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文章都和美丽的大自然有关,文质兼美。编者这样编排的意图,不仅想让学生在“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更是为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提供了鲜活的文字材料。《山中访友》是一篇想象丰富、构思新奇、语言清新的优美散文。“我”满怀着好心情,去山中访问那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文章都和美丽的大自然有关,文质兼美。编者这样编排的意图,不仅想让学生在“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更是为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提供了鲜活的文字材料。《山中访友》是一篇想象丰富、构思新奇、语言清新的优美散文。“我”满怀着好心情,去山中访问那些大自然中的朋友。  相似文献   

7.
让鲜活的思想在数学课堂中流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鲜活的思想是指生成思想的思考的行动或过程,而非作为思考的结果的符号.要想让鲜活的思想在数学课堂中流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做一个有数学感觉的教师;厚积薄发——好的教学贵在流淌教师鲜活的思想;解除学生的思想约束,善待学生的思想幼芽;倡导思路教学,将课堂还原为一种探究的场所;藏息相辅——让鲜活的思想流淌到课外.  相似文献   

8.
学生写作文就如同做菜,材料是一样的,但做出的菜味道却是迥异,有的美味可口,有的却难以下咽。明明故事是大同小异,但有的同学写出来的文章枯燥乏味,面目可憎,有的同学写出来的文章鲜明动人,面孔生动。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章构思的高下不同。记叙文的写作要高度重视构思,构思不同,味道不同。构思巧妙,能新奇老师的眼睛,打动读者的心灵,从而能写出生动有味道的文章,为获得高分增加筹码。本文从构思角度用力,以求改善记叙文的面孔,让其生动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要写好文章,首先要准备好语言材料,有了语言材料,就能根据构思完美地巧妙地生动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厚积才能薄发。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要让学生拥有丰厚的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0.
给情节续写小小说训练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形式。它提供文章的开头部分内容,要读者紧扣原作的基本精神,根据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或情节的发展趋势,展开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像,进行巧妙的构思,在丰富的情节中去充实人物形象。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续写还要做到:  相似文献   

11.
    
此文美点有二,一是文章构思奇巧,二是文章思想含蓄蕴藉。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思路是文章布局谋篇的内在脉络,那么结构则是思路行之于文的外化表现形式,成为支撑文章思想内容的骨架。在人们构思时,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和剖析问题的途径各异,因而行文的结构也就不同。如何构筑文章的骨架,从已学过的文章中,我们也许能悟出一些窍门。人教版初中第五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议论文,其中某些课文的论证结构相当典范,充分凸现了文章要阐明的观点。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在结构上的具体形式。《谈骨气》是一种典型的群星捧月式结构。作者开门见山亮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在其下文,文章“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相似文献   

13.
写作文就像雕刻艺术品一样,如果没有合适的材料供挑选,那么即使你技术再好,也不可能雕刻出精美的艺术品。如果说构思是作文的灵魂,那么题材就是文章的血肉。只有血肉丰满,文章才能够光彩照人。那么怎样积累并有效的运用作文材料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构思,是写作中对于未来的文章在头脑里进行的预先构想和思索,是文章形成雏形和蓝图的过程。它的精粗好坏,决定着文章的优劣成败。优秀的文章,特别是记叙类文章,构思不但要科学合理,而且要精巧别致,否则,读起来就可能平平淡淡,毫无趣味。那么文章的构思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首先指文章主旨和材料的确定与选择,即写什么;其次指文章的剪裁、切入、详略、开头、结尾、过渡、体式等,即怎么写。大多数学生的构思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次,确定了主旨和材料之后就匆匆动笔,边写边想,如此难免会写成流水账。其实更重要的构思是第二个层次,而它恰恰被学生…  相似文献   

15.
化淼 《教育艺术》2009,(11):46-46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记生活的流水帐,面对鲜活的材料却视而不见,作文思路单一又呆板。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高学生的认识,开拓学生的思路.注重学生写作训练的系列化,体验教育思想的生成。老师要帮助学生摆脱“作文难.难作文”的窘境。把学生引向一条会作文的宽阔大道.进入一个“想写、能写、写得好”的全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1、奇文共欣赏古人说:“奇文共欣赏”。对中学生来说,平时或中高考时写作一篇记叙文,如果在题材、立意、选材、组材、语言等方面有一至两项独辟蹊径、奇妙新颖,那么就是一篇“奇文”,当然就会得到人们的欣赏赞美。这里侧重谈谈记叙文运用材料上的构思技巧(运用材料上构思奇特巧妙,实际上也渗透着立意、组材等方面的构思技巧与功力)。我们知道,写好一篇作文,要有一定的积累——思想、材料、语言、技法方面的功底,因为大家知道,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想象是作文的翅膀,思想是作文的灵魂,思维是作文的血液,材料是作文的骨肉,语言是文章的外衣,技法…  相似文献   

17.
新修订的高中数学教材,选编了内容生动鲜活,数学内涵丰富的二十多篇阅读材料。随着新教材的全面启用,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材料教学,进而全面地设计、指导学生阅读与分析,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文章探讨了数学阅读材料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左建明 《初中生》2015,(8):28-30
构思,是写作过程中重要的思维活动.它包括确定主题、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和选择角度等等.在作文审题之后,构思就开始了. 作文构思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章的优劣.作文要想出彩,就得在构思上下功夫.构思巧妙才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很多名篇,都是构思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篇作文语言再生动,结构再严谨,材料再丰富,如果内涵肤浅,缺少思想的深度,也不见得是好作文。在任何一篇文章中,思想都是决定一切的,是至关紧要的。那么,高中生如何写出有思想深度的佳作呢?这里谈谈我们的一家之见。  相似文献   

20.
梁吉平 《甘肃教育》2008,(20):36-36
学生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到激发灵感、产生思想,直到构思文章、写成文章,是一个渐进的思维活动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取材、构思都要突出一个“新”字。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