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初,中日两国皆处于近代,图书馆事业方兴未艾,一时无法覆盖到更为广阔的区域,尤其是乡村等远离城市的地区。受到美国经验的启迪,佐野友三郎借鉴杜威的经验,在日本秋田县立图书馆任职期间潜心研究巡回文库。1903–1915年,佐野的巡回文库事业随其转任在山口县蓬勃发展,在其影响之下,还出现了私立团体主办的专营巡回文库。日本乡村图书馆的巡回服务呈现出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目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尊重读者需求建立文库与以效率优先制定巡回方案等突出特点。与佐野同时期,我国在20世纪前后也出现了服务于京畿地区的“京师学务局巡回文库”、服务于武汉三镇的文华公书林的巡回文库等,乡村图书馆的巡回服务在20世纪20–30年代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史料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中日两国同样习得于美国的巡回服务的不同发展特点,探讨图书馆巡回服务多样性与灵活性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早期公共图书馆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悄然兴起。中国近代早期公共图书馆发展虽然有其落后性,但它的出现给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中国近代早期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中体现的公共、公平、公益特性在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所推行的一些读者服务如"巡回文库"、"邮寄借阅"很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民众图书馆作为民众教育的重要机构,摒弃旧式图书馆“被动、等待”的惰性,实施积极主动的服务方略,将图书流通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其推行的小学巡回文库、茶园文库、流动书车、乡村巡回文库等亲民服务,不仅为底层民众创造了平等的阅读机会,而且也促进了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倡导了社会阅读之风,功莫大焉.民众图书馆办理图书巡回流通事业的经验,对我国当今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颇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巡回文库与平民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巡回文库又称流动图书馆,具有节约、灵活、方便等特点。其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服务措施,在普及民众知识、推进平民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代中国巡回文库发展与平民教育运动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巡回文库作为普通图书馆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简单、流通快捷的服务方式受到民众喜爱.作为早期的流动图书馆,其普及民众读书、推广图书和提高图书利用的效能有效缓解了因某种原因不便到馆的劳动民众和儿童对阅读的需求,提升了教育效率.在时局变化和战争时期还坚持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值得现代图书馆人学习.民国时期巡回文库的举办为现代图书馆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流动图书馆读者服务范围和效果,增强区域内文献资源共享和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巡回文库——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的推进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美 《图书馆》2008,(3):45-47
巡回文库又称流动图书馆,具有节约、灵活、方便等特点。其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服务措施,在普及民众知识、推进平民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巡回文库萌芽于晚清,发展于民国,与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巡回文库是民国时期图书馆为馆外读者提供服务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大众借阅文献提供了便利,在社会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梳理民国时期巡回文库的服务,重点分析其特点,相关业务研究对现代公共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构建便利的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拟从民国初年巡回文库发展背景入手,分析巡回文库的现状,探讨京师小学教员巡回文库的经营与实践.民国初年巡回文库的出现不仅使图书馆的书籍得到了活用,拓宽了读者对象,而且丰富了民众生活,贴近于平民教育,开启了民智.  相似文献   

9.
王昭 《图书馆界》2013,(5):38-41
民国时期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图书馆除了为到馆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还为馆外读者提供服务,主要有通信借书、巡回文库、陈列图书、送书服务、代理借书等多种.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外读者服务工作的概况及其特色,相关业务研究对现代公共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乡村图书馆建设受到重视,探讨乡村图书馆经营模式的专著开始出现。李钟履在《乡村图书馆经营法之研究》中构建了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的“总馆—支馆—经理处—代借处”的总支馆经营模式,赵建勋的《乡村巡回文库经营法》总结了乡村建设运动中河北定县的乡村巡回文库服务的实践经验。总支馆经营模式和乡村巡回文库服务模式均结合当时我国乡村实际,重视图书馆宣传和民众阅读状况调查。两部著作所关注的两种模式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11.
宴阳初与定县平民教育中的巡回文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介绍宴阳初其人及其倡导和从事的平民教育,引发出巡回文库这一实施平民教育的常用方式。文章对巡回文库进行了评介,并推断巡回文库应该算作国内流动图书馆的雏形。最后,此文还对巡回文库闪烁着的人文之光赋予“大读者”、“以读者为本”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
家庭巡回文库是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创设的一种馆外流通服务形式,具体由公共图书馆根据家庭阅读需求进行图书配送,并定期开展巡回流通服务。家庭巡回文库作为家庭文库与巡回文库的糅合体,其创设及运行不仅对民国时期的家庭教育事业有着潜滋暗长之效,即便对当今公共图书馆的家庭阅读推广工作亦有着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莫理循文库"是中国近代史上搜集西方各国有关中国出版物的最为完备的图书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莫理循文库"在上个世纪初流失到了日本,这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史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是民国时期第一个以“流通”命名的图书馆,该馆主要开展读者到馆借书、通信借书、巡回文库、陈列图书、车送书、代理借书等业务,并出版期刊和图书,推介新书,总结流通图书馆的办馆经验.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该馆的发展历史和业务情况,重点分析其特色.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的相关业务对现代公共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靖宇先生是被图书馆界忽略的一位民众图书馆学家。笔者借助他的论著及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总结了1933—1937年李靖宇先生的图书馆活动与成就。他提出了以县为单位的民众图书馆即"县单位民众图书馆"这一全新概念,创新了民众图书馆思想;创建了以简易乡师图书馆为总馆,以乡民图书馆为分馆,以巡回图书(巡回书箱、巡回文库)为流动站的三级图书馆服务体系;主张图书馆的分编和管理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注重图书馆知识的普及教育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业界活动,为乡村图书馆发声。李靖宇先生的民众服务理论、单位概念和三级服务体系,对我国基层图书馆事业、总分馆制建设及乡村文化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巡回参考咨询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越来越引起图书馆人的关注.馆员以巡回的方式为馆内外用户提供面对面的主动服务,将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推送至用户所在环境,既宣传和推广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又提高了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论文就巡回参考咨询服务的概念、发展和国外图书馆的实践案例做简要介绍,以期为国内想要引进这种咨询服务模式的图书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对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巡回书库实践活动的相关史料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合作巡回书库的服务经验和服务特点,分析了华洋义赈会在河北农村利用巡回书库作为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的利器,在提高农民农业技能知识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并试图从中寻求到当今图书馆如何行而有效地开展农村知识服务的有效启示。  相似文献   

18.
走向平民——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平民化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民化是近代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民智"思潮背景下的中国近代图书馆,随着社会各界对其社会教育功能的深刻认识,最终被民国教育部定位为社会教育机构,从而为图书馆的平民化提供了制度保障.20世纪20、30年代"新图书馆运动"兴起,它所传播的西方图书馆理念和美国式图书馆管理方式,促使中国近代图书馆在服务形式、借阅对象、收费方式等管理方式上逐渐走向了平民化.  相似文献   

19.
儿童巡回文库是儿童图书馆的流动版,集“流通、深入、经济、便利”等特点于一身,在增添学校教学助力、关注贫苦儿童阅读需求、净化村落街头阅读环境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在全社会高度关注儿童阅读问题的背景下,回眸民国时期儿童巡回文库的运行,或许会对当今儿童弱势群体阅读困境的突破有所启示。表1。参考文献43。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变的过程中,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也随之发生改变,由藏书变为"藏用并重",并逐渐以用为主,面向广大民众开放阅览.近代图书馆不仅从法规上明确了读者服务制度,而且从民众利益出发开展了便利于读者的"个性化"服务,充分体现了近代图书馆为民众服务的精神.在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广大民众掌握新知、启蒙思想客观上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