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衡量普及化发展水平不仅有规模标准,还有公平、制度和质量标准.普及化进程的快慢并不完全由高等教育本身决定,在人口变化、经济发展、教育与高考制度、政策与环境需要等要素影响下,全球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呈现三种模式:快速推进模式、中速推进模式和慢速推进模式.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必将继续推进.就推进速度而言,比较可取的选择是采取稳健的中速推进模式.若按此模式推进,2030年前后,我国高等教育将进入普及化中级阶段,学生规模需要增加1 000万以上.顺利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由初级向中高级阶段发展,有关各方须积极作为:扩大受众人群培养更多更好的生源,制定更具包容性的高等教育政策,保障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资源充足,以开放的心态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当今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发达国家维系先发优势,维持社会繁荣的重要武器,也是后发国家蓄能聚势,快速追赶并超越的动力引擎.在历史的继承和革新中,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政策驱动下的公办大学为主,辅之以民办大学的中国特色发展路径,在普及化的各个层次中,专科和本科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在此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单一、主体失衡、层次欠优;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纵深发展的应然路径是行政、市场与高校的三方动力的理性契合,优化层次结构,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实现外部适应与本质坚守、工具与价值的平衡融合.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分散化和复杂化发展趋势带来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相互衔接及治理的难题。出于对包容、公平和优质的终身学习体系的追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关于建立高等教育弹性学习路径的跨国研究项目。文章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项目实践,分析相关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建立弹性学习路径的政策与实践。在政策领域,各国政府普遍通过制定一套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国家政策框架,配以国家资历框架、质量保证以及资助机制等支持性的高等教育治理政策工具,推动弹性学习路径的实施。在实践领域,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发挥主动性,如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入学途径、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的衔接和创新高等教育提供模式来推进弹性学习路径的实施。在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深入发展的新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有关高等教育弹性学习路径的政策与实践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终身学习的推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崔盛  田浩然 《教育研究》2023,(2):101-111
扩大高等教育的机会供给,特别是增加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是世界各国为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普遍且优先采用的举措。对此,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构建了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招生的公平性政策体系。伴随我国进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阶段、户籍制度深化改革、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宏观形势发展,原有专项计划政策体系面临着招生标准模糊、政策公平成效拓展乏力、与脱贫和农村地区发展衔接不足等问题。与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的定位、招生标准有所不同,地方专项计划由各地自主调控并制定方案,招生面向省内,对应分数段的学生规模更大,能够发挥更显著的倾斜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地方专项计划应从公平出发,根据不同省份的政策供需情况,兼顾地方发展效率,向下放权“做足差异”,并在各省份扩展实施区域、增列承担高等学校过程中,更好地衔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专项计划政策体系整体完善和普惠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高等教育目前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距离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还有较大差距;高等教育呈现多样化发展格局,但办学体制和质量标准比较单一;信息化水平较低;高等教育特而不优、特而不名的现象十分突出;终身化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但规模较小;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强,但开放程度较低;民主化改革尚需继续完善;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未来10年,甘肃省高等教育应持续扩大规模,促进普及化、办学体制和质量标准多样化;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高校特色化发展;完善终身化体系,提高开放程度与国际化水平;推进民主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扩大继续高等教育规模;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亚洲已有1/3的国家进入普及化阶段,总体呈现出大规模、高增速的发展模式。过去四十年间,亚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幅超过七倍,亚洲已经成为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从区域特征来看,亚洲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由加速增长向降速增长转变的共性,同时又在增长速度和均衡程度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亚洲高等教育发展显著受到经济、人口、政策及文化等多因素影响,未来,亚洲仍将是全球高等教育成长最快又最不均衡的区域,地区协调发展需要各国政府间付出更大努力。  相似文献   

7.
1999年高校扩招计划实施以后的2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如今中国已经迈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尽管如此,当前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和焦虑并没有显著减少。为了对高等教育公平进行一个客观的界定,研究以“感受认知”到“价值判断”的逻辑结构为基础,以1999年国家推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为时间节点,从“一个过程”“两个维度”和“一个判断”三个视角刻画了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的合理公平”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和界定,并探讨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普及化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文章围绕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变革这一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了相关英文文献研究成果。在理论方面,现有研究主要从社会学理论、制度理论、经济学理论等跨学科视角切入,采用定量及定性的研究方法对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变革进行了理论建构和阐释;在实践探析方面,现有研究发现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私有化趋势加剧,高校组织结构呈现多元化及综合化,进而促使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横向分化及法人化,高校质量保障外部问责力度不断加大。此外,高校教学及课程在普及化阶段呈现半结构化及信息化趋势。基于现有研究,未来相关研究应在丰富理论建构视角的基础上,加强对不同国家的差异性比较研究,并积极探索非精英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普及化阶段,但存在较为明显的“西北部现象”,既表现在国家高等教育整体布局上,又在很多省份不同程度地存在,且呈连线成片的特点。该现象的产生同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行政规划与经济发展水平等不无关系,对国家整体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质量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应当制定更积极的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规划,采取更有效的战略措施,持续有效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向中高级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特别是高等教育逐步普及化、大众化的趋势下,弱势群体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进一步凸显,其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本文将主要论述弱势群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若干教育公平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实施精英教育,不仅要纠正对于“精英教育”的片面认知,还应从逻辑基础和实践路径两个层面探讨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本研究分别从法律视角、政策视角、公平视角和效率视角探讨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实施精英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精英教育的实践路径,即构建富有时代内涵的精英教育理念和培养体系,借鉴国内外高校精英教育的先进经验开展创新探索,完善精英教育的顶层设计并优化培养方案,为改善精英教育的效果提供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世岳  周璇 《江苏高教》2021,(6):117-124
2021年5月7日至9日,第三届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科学评价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中国高等教育学领域对相关议题进行的首次集中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都体现出自身的特点.普及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数量供给和质量需求间的矛盾.普及化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将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伴随着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将会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起更为重要的使命.发展过程中,应该平衡教育评价工具的价值追求和工具理性,协调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关系,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已站在普及化阶段的门槛上,面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特别需要关注个性化、多样化,注重优质发展、智能发展、创新发展、国际化发展以及教育公平问题。以此为参照,探究数字化时代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技术支撑、教学路径变革以及质量保障等机遇,同时论述数字化时代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管理者管理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数字化时代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北京是全国第一个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区域。但对什么是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从理论上还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把握。这对今后首都高等教育在取得共识基础上的顺利发展是很不利的。上海在这方面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好的做法。“十五”期间,上海高等教育发展或布局的总体思路是“2+2+X”。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到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都非常清楚这一共同的发展理念。现在回过头来看,上海这5年来的发展脉络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战略思路走的,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是有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效的。当然,事实上如何把握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难题,并没有像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那样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权威”模式,高等教育专家们一般把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意义上的学习化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紧密相连。迈入普及化的首都高等教育,需要北京下大气力认真研究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的“北京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数量和规模扩张上的黄金时期,很快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等教育经费、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教育机会公平、教育结构、大学毕业生就业等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高等教育普及化、多元化、国际化、信息化等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6.
英国作为老牌的高等教育强国,一直在高等教育改革上不断探索。尤其是自1995年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来,英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文章从高校、学生、教师、经费等方面,分析了英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发展情况,并指出,高等教育强国既是一个规模的概念,也是一个质量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高等教育作为文化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阿帕杜莱的文化全球化理论为通过机构和学生流动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解释路径。OECD作为三大政府间的重要国际性组织,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OECD通过设立专职研究机构,采用了四种不同但并非相互排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取向,以促进和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同时,OECD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重心体现在了关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追求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品质、强调高等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等三个方面。为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良性发展,需要厘清OECD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部关系,转变留学生的输入输出比例;关注OECD政策取向,实现不依赖人员流动的教育资源国际化配置;结合OECD政策重心,通过区域性一体化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开始,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大体要经历50~60年.在第一阶段,高等教育普及化在差异中发展;在第二阶段,发达国家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速度被人口的快速地增长所抵消;在第三阶段,世界高等教育进入另一快速发展阶段,中等收入国家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动力,这一阶段也是中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世界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存在市场主导型和国家主导型的两种制度安排,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生成的制度环境导致了私立高等教育的两种不同命运.国际经验表明,在国家主导型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政府都会有从"排斥"到"不得已接受"再到"接受乃至完全接受"的过程.一般来说,"排斥"主要表现在精英教育阶段."不得已接受"主要表现在大众化起步阶段,"接受乃至完全接受"主要表现在后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属于国家主导型的多数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轨迹已经或正在遵循着这个规律.我国高等教育刚刚进入大众化阶段,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深层次制度环境的改善问题;而且,今后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但我国政府若能够遵循国际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及早改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再向普及化阶段的过渡就能够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普及化发展阶段,然而在这高度发达的表象背后却是高等教育在国家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其中城乡差别和民族差别最为突出.造成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有地理环境、家庭和社会环境、高中教育经历等几个方面.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加拿大各级政府近十年来采取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积极差别待遇”政策,具有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战略意义.政策的实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仍需后续政策的支持.加拿大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对我国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