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融合多样态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支点,建设乡村研学基地并以此促进乡村振兴是有益的探索。研究认为,乡村研学基地能够以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促进乡村教育振兴,融入农村、面向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挖掘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振兴,凝聚社会力量协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与人才振兴。但乡村教育存在自身发展不足、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有限、乡村教师质量和稳定性有待提升、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缺位等问题。研究建议,应加大乡村教育支持力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育与乡村深度融合,引领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凝聚各方力量协同促进乡村振兴等,从而更好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体育活动在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村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推动乡村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是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对安徽省皖北区域乡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乡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提出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乡村老年体育活动开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宏观上看,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子工程”和“支撑点”,对于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以及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明乡风、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当前的乡村教育在价值追求、教育质量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瓶颈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障碍。因此,要进一步塑造尊师重教良好家风,提高乡村受教育水平;积极树立爱农强农观念,追求乡村振兴大目标;统筹协调城乡教育发展,推进教育一体化进程,从而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双向耦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彰显体育多元功能和价值,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发展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阶段性特征,演变至今已形成丰富的资源禀赋,在经济社会内生发展诉求下,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在不断挖掘民族地区传统体育价值的基础上,推动其由传统粗放向现代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发展、全面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其逻辑归宿。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推乡村振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将各类生产要素再次投入传统体育事业中,促进传统体育产业再生产,开创传统体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格局,形成传统体育助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依托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推动乡村振兴,可以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传统体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需先教育振兴,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石,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乡村教师面临待遇保障高但社会地位不高、培训类别多,但职业发展受限等现实困境,这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为改变这一困境,需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业务培训提升制度,完善师资队伍保障,让乡村教师有效投入到乡村教育振兴中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服务。  相似文献   

6.
乡村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而教师是最关键要素。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教师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经历了救济式、输血式、精准、巩固拓展等四个阶段,其逻辑理路是:始终聚焦社会公平,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始终关照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乡村教师培养模式;始终聚焦乡村振兴,凸显教师教育主体职能;始终聚焦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强化教师作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的职能。新时代,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始终把乡村教师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支撑;立足高质量教育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育情怀;坚持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优质均衡;坚持挖掘内生动力,增强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能力,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了西藏体育教育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影响西藏体育教育发展的因素。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了西藏体育教育发展的对策:进一步加大对西藏体育教育的投入,充实体育基础设施;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把好体育师资的出口关;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大力发展西藏农牧区体育教育;新时代新气象,要构建新型的西藏学校体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休闲体育在助力湖北乡村振兴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方式,是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是促进乡村产业改革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引导乡村全面有效治理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湖北在发展乡村休闲体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可以从发展目标、配套设施、体育品牌、宣传力度、体育人才等方面进行优化,发挥休闲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把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作为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为社区教育的重要使命.南京社区教育紧扣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建设,依托南京市农科教讲师团,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基地创建为契机,实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项目申报为抓手,提升社区教育中心为农业服务能力.通过加强服务乡村振兴的保障措施,提升社区教育的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实现南京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教育要先行。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且关系到乡村教育能否实现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研究表明,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婚姻、学历、教龄、职称、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感,需要减轻乡村女性教师的工作压力;给予乡村未婚教师人文关怀;充分发挥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才能;多渠道开展乡村教师培训;采取适合乡村教师职称评定的办法;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增强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促进乡村教育良好发展,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县域高职教育承担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撑。县域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功能定位是:聚焦“县域需求”,彰显县域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性;瞄准“内部重塑”,凸显县域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重组“教育资源”,强化县域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保障性。县域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需通过创新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等路径,实现人才强农、产业富农、科技兴农、文化育农。  相似文献   

12.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由追求义务教育的普及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实现了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新飞跃。乡村教育不仅是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还是夯实乡村人才资本的重要利器,能够为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但是,乡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离农”与“为农”的价值选择困境,面临着城乡地区教育质量差距大、师资、生源力量薄弱等挑战,乡土文化历经价值涤荡,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以教育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因此,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实现乡村教育创新发展;补足乡村教育短板,厚植乡村文化振兴基础;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石;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教育,明确乡村教育目标指向,进而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为推进乡村现代化开辟新道路。  相似文献   

13.
乡村体育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破解乡村体育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政策城市化倾向有利于乡村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研究梳理了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城市化倾向形成历史过程,描述了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城市化倾向在体育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从政策的路径依赖、城乡二元结构、政策精英决策模式三个方面揭示了其成因,指出了其造成的不良结果,进而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投入、吸取乡村教师建议、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和认同感、给予公平待遇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化倾向破解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4.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亦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作为与乡村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是开发乡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形式,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江西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调查发现,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办学条件、管理体制和乡村人才供需矛盾问题亟待破解,具体表现为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布局不均衡、乡村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社会生态相脱嵌等多维困境.为此,针对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及管理体制问题,需要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工程,同时以推进科技学院建设为切入点,统筹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问题;破解乡村人才供给矛盾问题需要对乡村人才供给与需求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启动乡村人才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工程,实行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全方位地服务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5.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培养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开放教育在助推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较大作用。然而,乡村呈现“空心化”趋势,人员流失较大;开放教育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尚未实现全覆盖;开放教育供给失衡、供需不协调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工程相对复杂,开放教育力不从心是开放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为此,要加大产教融合;完善开放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开放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建设乡村振兴教师队伍,为乡村振兴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社区教育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如何高质量发展,各地情况大不相同。本文以陕南安康部分乡镇为例对乡村文化振兴中社区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乡村振兴下社区教育要强化乡村社区教育管理机制,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强化乡村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及强化社区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要培养,根本在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在政策意涵上,彰显了乡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振兴乡村统筹设计,乡村教育振兴层次类别与地域功能全面覆盖;在研究方法上,学术界意识到用西方理论套裁中国实践的危害,提出了“从中国实践出发”或“扎根中国实际”的社会科学方案,但理论原型依然是“西方”的,是“从西方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中国”,应回归“把中国作为方法”;在实践路径上,实现了赓续优秀传统与弘扬现代价值、教育振兴乡村与乡村教育振兴、政府倾斜支持与多方援助帮扶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袁婷 《成才之路》2024,(10):53-56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已成为高校面对的核心课题。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助于加快乡村人才振兴。新时代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应注重讲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培养具备新思想、新观念的乡村振兴建设者,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继续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力期。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教育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又该如何发力?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怎样开展才能建立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副校长贺颖春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教育战略与宏观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霓共同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访谈录”,就相关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必然需要,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是乡村教育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问题流、乡村教育政策实践积累和变迁的政策流、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教育公平内涵深化的政治流三流耦合的结果。基于相关政策文本发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目标定位是发挥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与智力支持作用,参与主体是以内部主体为主形成发展协同力,施策内容是聚焦在乡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施策方式上偏好运用能力建设工具。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可从政策议程维度激活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从政策要素维度挖掘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内生发展实力,从政策工具维度培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内生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