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  相似文献   

2.
张代华 《收藏界》2018,(8):68-68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向学生提供他们熟悉的生活经历,仔细地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剪辑教材中的例子,重组农村小学数学,并运用各种适合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本文我就谈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具体做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以生活为导向在教学方法上,我坚持启发式教学,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尽最大努力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他们发现和掌握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公式的教学都有一定的推导过程.尤其是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一般都是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既使学生轻松地获取新知,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现代的大学生,早已经是网络熟悉的名词,他们是网络的主力军,因为他们都是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90后,然而这种对网络的依赖,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受到冲击,传统的公体武术课教学面临改革,而微信群,QQ群在学生中的普及,却也给公体武术课改革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7.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有时会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实践证明,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下面笔者谈一些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伟  陆军 《体育教学》2003,(6):13-14
一、对于“差生”和“差异”的思考从体育教学实践看,任何学段都有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差生”群体。这些学生虽然也和别人一样听课、练习,表面上接受着平等教育,但实际上由于上述的诸多差异,他们并没有得到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机会平等并不等于给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并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纲要求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思考,以致于写作无从下手。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词汇的积累和写句能力训练,要遵循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以听促说,先读后写。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因此,体育课堂应该是流淌着情感,能动的课堂,激励评价的课堂,更应该是紧密地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的课堂。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调控、自我探索等自主学练活动,人只有在自主活动中才能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增强感悟能力,提高主动性。体育教学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设计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体育与生活的关系,体会体育  相似文献   

13.
硬件动态     
金河田SOHO搜后系列机箱我的生活我做主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种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使人应接不暇;财富出现年轻化趋势,只要你有特长、有创新能力,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就能创造潮流,就有机会获得巨大成就!有理想,有个性、有主张,是现代年轻人的特质。他们经济独立,工作随心,只要愿意,他们就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1 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不仅是教学信息的传递者 ,更是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整个课堂 ,影响每个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很好的个人素质、自身修养 ,稳重、热情、亲切、谦虚 ,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情感与人的认识事物的过程有紧密联系 ,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间一旦建立了良好的感情 ,学生会学得轻松自如 ,绝不会有紧张、压抑感。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锻炼机会 ,从人格上鼓励学生 ,使他们从情感上获得力量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消…  相似文献   

16.
探究是让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接触现实,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这将使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保护他们的主动性、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学生未来所需的合作互助等社会行为,从而进一步改变他们对待事物、处理问题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所谓野外基本生存生活技能是指在野外环境中维持基本的日常生存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新颖的体育课程内容已被引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在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时,身处于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要离开熟悉的现代都市生活,来到远离居民点的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孤岛等生疏的野外环境中,会觉得一切是如此的陌生,他们兴许会面对一捆潮湿的薪柴,不知该怎样让它燃起温暖的火焰,兴许在林中迷失方向,却不知该如何利用地图和星斗找到方向。因此,他们首先必须掌握野外基本生存生活技能。本文拟从基本装备的选择和使…  相似文献   

18.
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要从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中捕捉身边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尽可能把生活中的数学上升为科学,再用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更离不开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各种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从发现中寻找快乐,在快乐的寻求中悟出学习的一般规律,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