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各种立宪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在借鉴国外立宪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形成了“搞宪法是搞科学”的立宪理念,并用这一理念指导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创制,使中国的立宪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在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的过程中继承和更新着这一科学立宪理念。在党领导人民依宪治国的伟大进程中,弘扬毛泽东的科学立宪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于宪政改革,就欧洲的历史经验而言,大多数现代宪政国家都是由绝对主义国家过渡而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也证明了这无论对于西方还是亚洲专制国家而言都是一条具有可行性的发展路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立宪实质上也是走这样的道路。清廷成立宪政编查馆,为的是仿行宪政,统筹整个立宪改革,但该馆在立宪过程中却无法逾越如何在巩固君权的同时、又能对君权进行制度化约束并能维护君主权威的困境,这样的困境使得清末立宪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而这种困境的无解则可以从清廷对立宪与君权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传统中国君权的维系模式中去探求答案。  相似文献   

3.
官报是推动清末立宪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清政府派遣五大臣考察宪政和宣布预备立宪之后,清廷实行立宪的信息通过官报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向外界传达,对立宪思潮走向高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官报的传播不仅有利于立宪思想的延伸,也补充着立宪报刊传播的地域和阶层盲区。  相似文献   

4.
清末立宪保守派以民智未开、立宪条件不具备为由反对立宪,实则民智大开本非立宪的必备条件,况且清末民智渐开,人民已具备一定参政能力;保守派又以中国社会危机四伏、立宪可能致乱为由反对立宪,实则立宪是当时解决清政府政权合法性危机、进而解决其他所有危机的关键,立宪有风险,不立宪则必亡;保守派主张开明专制,实则清末并非君主专制不够,而是专制过甚,致使官僚群体治理能力退化,无力应对变局,引发各种危机,专制只会加深危机,最终沦为暴政。在清末具体情势下,立宪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最优选项,也是清政府自救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5.
立宪意见的不一致既有可能源于立宪利益的不一致,也有可能源于立宪理念的不一致。如果规则选择上的分歧反映的是利益上的分歧,那么达成宪政同意显然就是一个妥协问题,但如果反映的是理念上的分歧,那么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显然涉及“真值判断”。布坎南与范伯格的这一深刻洞见对当下中国经济立宪具有重要启示,它不仅修正了我国长期以来对于宪政经济规范功用与目的的某些偏见,更为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政变革与完善指明了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曾主持起草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毛泽东的立宪思想是毛泽东法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探讨毛泽东的立宪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进行了三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新政”及“立宪”。晚清的三次“自救”,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战略步步深入、中外反动势力加紧勾结;汉族官僚势力崛起,清王朝统治逐渐削弱;中国资本主义和新思想由产生到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晚清三次“自救”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但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8.
1913年的《天坛宪草》因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在他的干涉下,终成一张废纸。它的立宪技术有很大进步,也有诸多不足,特别是政体的立宪技术方面有许多不妥之处。分析该宪草中政体立宪技术之不足,不在于指责其不当,而在于如何完善当代中国的政制架构,建设宪政中国。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清朝政府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挽救其自身的统治,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先后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于1911年颁布了《十九信条》两个宪法性文件。文章分析晚清立宪对欧美和日本各国宪政的借鉴,探讨各国宪政对这一时期的立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战后宪法发展出现立宪经济化趋势,这在多国宪法中都有所体现,我国亦如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传统的经济立宪理论已不适应新时期依宪执政的要求,所以以科学的发展观对传统的经济内容立宪理论加以指导,才能有效地保障立宪、行宪和护宪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袁世凯不仅促成了清廷预备立宪,而且还在预备立宪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袁世凯在直隶试行立宪政治与改革,实际上是配合中央的宪政改革而进行的,其目的是为地方仿行立宪作出表率.尤其地方自治的实行,为接受新式教育的绅商活跃于各级地方政府的政治舞台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地方和基层权力结构,使地方政治体制逐渐发生转型,朝着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对近代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廷宣布“筹备立宪”后,为了将蒙古地区也纳入筹备立宪的统一轨道,对理藩部提出了筹备“藩属宪政”的要求。为此,理藩部拟订了筹备藩属宪政应办各项事宜并设立专门机构,并对各盟旗进行了广泛的调查。随着资政院的成立与第一批蒙古王公议员的产生以及各地咨议局的成立,对蒙古地方传统的制度体制的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清政府的迅速灭亡,这些筹备措施未能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时期报刊对实业振兴和政治立宪的关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主要存在着两派观点。一派认为,中国要建立宪政制度,先要振兴中国的实业,实业是建立宪政的基础。另一派则认为,宪政是中国振兴实业的前提条件。只有实行宪政,建立起国会,责任内阁,制订宪法,中国才能最终达到振兴实业的目的。振兴实业和政治立宪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发展经济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争论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14.
詹姆斯·M·布坎南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其"政府失败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他认为,政府失败问题或资本主义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是现代西方社会面临的种种困境的根源.为此,旨在制度选择分析的布坎南提出了一个建设性的救治方案--立宪改革,试图引导人们注意和重视宪法、规则,通过宪法选择和规则选择来确立一种有限政府.但是,布坎南所谓的立宪信念过于理想化,使得改革的现实性令人怀疑.在解读"政府失败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逻辑出发点,试图对立宪改革的理论蓝图和现实困境作一详要述评.  相似文献   

15.
清末立宪的参与者主要是清政府和立宪派。两者在政治危机中的互动关系影响了清末变革的走向和结局。详细剖析两者对立宪变革的期望及其差异,深入分析朝野立宪理念的对抗过程、整合策略的得失,同时考察制度建设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理解清末立宪变革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后期日本的近代化成功之路是整个日本采取了一个正确的抉择,走上了一条"脱亚入欧"的道路,使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和欧美同列的发达国家,实现了文明的递进和嬗变。指引这条正确道路的是被称为"日本的伏尔泰"、"日本启蒙运动的先驱"、"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的福泽谕吉和他的"脱亚入欧论"。而处于同一时期和日本有着相似国际国内环境的中国却走上另外一条充满屈辱和伤痛的近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立宪会议在俄国近代历史影响重大,是反对沙皇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追求目标。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召开了立宪会议,但是在随后却退出并解散了立宪会议。从合法性的角度透视、分析立宪会议的解散,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合乎时代发展潮流的历史必然。这也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是第一个提出并始终坚持要在中国实施民主立宪政治制度的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建立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所专有,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国家政权的思想;他第一个把在中国建立民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同建立国有和地方公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经济制度结合起来;他提出由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联合而成的党作为掌握政权之中枢;他提出了权能区分的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19.
杨付英  杨自西   《科学教育》2006,12(3):24-25
1861年元月,清朝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负责洋务事宜。洋务运动是以创办机器大工业为主要内容的一场“自强”和“求富”的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也是19世纪世界经济近代化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它最终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1868年起,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兴起了一场维新运动。也是以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使日本走向经济近代化潮流的变革运动,经过这场变革,日本发生了惊人的腾飞,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几乎同时,然而日本成绩显著而中国成效不大,进而决定了两国百年来的不同遭遇。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由传统集权政体向现代立宪政体的转换,是梁启超的宪政理想。他在立宪、议会制度以及选举制度等方面都有自身的见解。其思想一方面是对当时历史情势的回应,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试图将西方宪政化引入中国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