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海租界移民功能略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是近代中国典型的移民城市.其之所以能形成,关键在于上海租界在近代中国特殊环境下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依据相关史料,考察租界的"孤岛"效应、"蓄水池"效应两个方面,可增进对租界及上海崛起历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上海小刀会起义发生后,华人大量涌入租界,导致了"华洋杂居"局面的形成和新的行政系统的建立.因政治上的特殊性,上海租界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相对无战事的"孤岛",难民潮迭现,人口激增.同时,其城市功能也逐步得到全面开发,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由此,上海租界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上海的近代化程度最高,长期处于中心地位,这是由多方面的历史因素促成的。不能否认,租界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租界市政的兴起及其对华界的影响,进而促进了上海的近代化,从另一个视角揭示了上海中心地位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近代中国租界土地制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从那时起直至近年,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一直是上海租界。一般认为,上海租界形成了以“永租制”为特征的土地制度,或以其独特的契约称之为“道契”制度。这种土地制度是19世纪40年代随着上海租界制度的逐步成型,经过租界当局与上海地方政府的反复交涉形成的。1847年,上海中外当局共同确认了这种土地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5.
近代上海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它既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据点,又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重要阵地。英美法等西方列强,在上海建立了我国最早的租界,实行一套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以外的殖民制度。由此,租界成为“国中之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使上海成为一个风  相似文献   

6.
存在百年之久的上海租界,既是外国侵略中国的基地,也是中国了解和接受西方文明的窗口。它的存在,对近代上海乃至近代中国都有着极大的影响。究其成因,既有制度和文化层面的,更有上海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纳税人会议是上海公共租界的最高权力机关,工部局对其负责,受其领导。纳税人会议亦是上海西人参与租界治理的重要途径,西人通过在纳税人会议中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不断的创设、完善租界治理体系,推动了租界的持续发展,故纳税人会议是分析近代上海发展、演变的重要线索之一。而《土地章程》、《纳税人会议议事规章》是上海公共租界的根本大法,其不断推进、完善是构建上海公共租界纳税人会议制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上海民居石库门,是近代中国人都市生活起点的代表。1843年由于租界在上海设立,迅速楔入的资本主义经营意识,改变了上海人的生活意识,外商利用租地进行房产自由卖买、租赁,从中营利渐成规模。1853年以后,由于时局动荡迫使城厢及江浙华人纷纷涌入租界,使得华人住宅得以成批地兴建,房地产成为早期在沪外商举足轻重的财源。华洋杂处的局面使明显具有商品房特征的民居——石库门悄然出现。由于租界当局对界内着手推行近代西方城市管理,且市政制度已具雏型,作为近代都市民居既需符合占地经济、设计合理、结  相似文献   

9.
近代上海租界的法制是现代法制.这一法制引导、规范了上海租界现代社会,其中包括:现代议政组织的建立和运行、现代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立和施行、现代司法的诞生和运作、现代经济文化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等.上海租界的现代法制中有瑕疵,包括在立法和执法、司法等方面.形成这种瑕疵的原因主要是:上海租界当局有殖民意识、部分执法司法人员法律素质低、上海租界当局不深谙上海的社会实情等.上海租界现代法制的瑕疵对上海租界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并使之出现了病态.  相似文献   

10.
租界中外会审制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会审制度是近代中国租界的一种特殊司法制度,它是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扩大化的产物。其在租界前后存续了八十余年时间,最终中方历尽艰难使之得以废止。租界中外会审制度对近代中国的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中国在租界的司法主权受到进一步的损害,甚而丧失殆尽,中国在司法方面的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客观上它在某些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司法制度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1.
李伯元的小说《文明小史》鲜明地刻画了当时的世人对西方文明的扭曲理解和对上海租界的虚幻想象,反映出人们在异质文化的接受中存在的情感与认识偏差,从而体现了作者于复杂的租界体验中对文明的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繁荣于上海,上海特殊的租界文化语境影响了电影的表达.在30年代的电影中,上海租界中的典型公共空间具有隐喻与象征的色彩,成为一座陌生、罪恶的城市.30年代的经典影片,在叙事策略、内容等方面借鉴好莱坞电影的同时,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突围.  相似文献   

13.
海派小说雅俗互动态势的形成与上海作为西方各国的租界,全面移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上海的现代消费文化环境中,海派小说有着明显的商业化写作色彩,这是海派小说通俗性与世俗性品格获得的根本原因。同时,上海这座城市所体现出的现代性又使海派小说超越了俗性特征,与世界新潮携手,攀上了先锋文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租界时代上海的颓废意识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西方颓废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与租界语境密不可分.西方的颓废思潮传播到租界化的上海后,受到租界文化语境和时代语境的改造,一方面与中国传统的名士风流以及租界的疯狂享乐观念相结合,另一方面,讲求文艺功利效应的文艺家又试图以人文主义和民族大义的观念来重新划定颓废的意义边界,由此,生发出多种颓废文本样态,造成了二三十年代文学的颓废风格.  相似文献   

15.
八一三战争结束,上海两租界沦为日军围困下的“孤岛”。此后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由于沪日双方都对对方市场有所需求,上海“孤岛”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仍然大量存在。由于日方的掠夺和统制,这种贸易关系并体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上海的经济侵略本质。  相似文献   

16.
1943年4月,上海辣斐袜衫厂学徒张金海被法捕房殴打致死,史称"张金海非刑致死案",法方凭籍治外法权对案犯尽力开脱,汪伪政权及上海社会各界对此案进行了关注与声援。本文主要依据《申报》的一些报道及上海档案馆的档案探讨租界制度即将解体之际,政府及社会力量的抗争形态及诉求,从而透视出当时民众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7.
略论租界对我国报业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租界在中国存在的百余年时间内,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具体到给中国报业带来的积极影响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它是中国大陆重要民营报刊的发祥地和栖息地;第二,它客观上为进步报刊提供了庇护;第三,它传播了近代报业文明。  相似文献   

18.
租界与近代中国城市市政早期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租界作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一方面昭示了侵略对中国主权的严重践踏;另一方面又以令人嘱目的现代市政明在古老的中国激起层层波澜。在租界的强烈刺激和震动下,中国有识之士开始“仿租界之武”创办自己的现代市政,由此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市政现代化的艰难一步。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quantitative study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schools located in two Chinese cities, namely, Shanghai and Mianyang. The two citi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hile Shanghai is a directly controlled municipality in East China, Mianyang is a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in Southwest China.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context, the authors developed a questionnaire to explore and compare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LC) practices of schools in the two cities. Findings show that schools in Mianyang had more PLCs practices than those sampled schools in Shanghai, in term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facilitative leadership. Such differences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education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itie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development in both Shanghai and Mianyang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20.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城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推进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过程中理所当然也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中小企业的产业集聚基本上属于政府规划扶持的园区型产业集聚。本文分析了上海在推进中小企业产业集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