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1年是“西部大开发陕西大发展”的关键性一年,我省各级电视台积极稳妥地进行电视运行机制、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不断地探索节目制播的发展方向和规律,创造性地工作,摄制和播出了一批优秀的电视新闻和社教节目,为陕西大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体育赛事的评析和转播节目成为相对于其他娱乐节目的另一看点,这些电视体育节目大大提升了青少年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电视体育文化节目发展概况1958年,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和"体育爱好者"电视体育文化节目开播,开新中国体育文化节目之先河。改革开放后,体育文化类电视节目走向高潮,也越来越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直  相似文献   

3.
2014年4月,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中宣部新闻阅评《湖北电台夜间谈话节目吸引感染听众》上批示:"这样栏目、节目感染力大,感染力大就会影响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有裨益……"这份批示非常精辟、贴切地指出了《今夜不寂寞》节目的特色,以及它的社会作用和时代意义。一、现象级"坚守""现象级"这个词现在很时髦。在广电界,有现象级节目、现象级创新的说法。如果《今夜不寂寞》节目在湖北新闻界或者全国广播界能够称得上现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是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大时代。2014年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呈现出多元化"井喷"的格局,节目类型丰富、形态多样,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成为继电视剧、新闻等节目的重要类型。文章从节目样式、手段、形态和内容四个维度展开研究,分析总结出电视真人秀节目呈现出的美学特质,为今后国内真人秀节目的蓬勃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不到二年的时间内,中央电台和30多家省、市级电台以及相当大部分地、市级电台的科普节目在没有统一指令和布置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变动调整。一大批电台科普节目改变名称、调整方针,动了大手术;一些电台科普节目虽未大动,也以节目内容的大变化加入了全国性的调整,另外少数电台的科普节目放弃了这块阵地而为板块节目所吞并。调整后的科普节目一改过去那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国,谈话节目已是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因此,能否成功地主持一档谈话节目已经成为衡量一位主持人"含金量"多少的重要指标,也是对一个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7.
时下的电视屏幕上,谈话节目已然成为一股强大潮流,各大频道几乎都开设了相关栏目,并希望借此来提升自己的档次和格调。然而,要做好一档谈话节目并长期保持较好的收视率绝非易事,多数情况下其生命周期较短,创办一两年就不得不面临"下课"的窘境。在这样的生态背景下,凤凰卫视一档清谈节目《锵锵三人行》,自1998年4月开播至今,用几近于零的制作成本,保持了14年的收视旺盛,并套回1.5亿元的广告投放,这不能不说是电视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传奇现象。本文旨在挖掘这档节目的成功因素,试图从中找到对其他谈话节目的发展有所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从2013年"大数据元年"开始,数据成为了人们争相挖掘的"金矿",而在大数据思维下的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从节目形态、节目制作方式、传播形式以及节目评估方式等方面均有所突破,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考察并分析了大数据在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中的创新运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传统电视的借鉴意义,最后指出目前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中大数据应用的困境与弊端。  相似文献   

9.
在庚寅虎年的央视春晚里,虽然各种类型的节目还是一如既往地"人多势众",热热闹闹的气氛也一年犹胜一年,但是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并不多.而在节目本身不出彩的情况下那些无孔不入,甚至令人匪夷所思的"植入式广告"大行其道,这些广告让观众对那些"变了味"的节目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10.
孙炜峰 《传媒》2018,(4):37-40
从2002年《南京零距离》开播起,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经历了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再到归于平淡的过程.在发展初期,电视民生新闻"平民化""在地化"的节目内容迅速吸粉,使受众看到了不一样的电视节目形态.同时,报道百姓身边事、解决百姓身边难,也变成民生新闻吸引受众非常主要的因素.一时间,"东家长、西家短"的新闻内容在荧屏蔓延开来.曾有学者指出,在民生新闻发展的最初阶段,所播出的内容多为"三鸡新闻",即鸡毛蒜皮、鸡零狗碎、鸡飞狗跳.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者开始意识到仅仅凭借这些内容并不能使节目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于是开始向更高级阶段迈进,实现由"小"到"大"的升级.在这一阶段中,节目开始更加关注涉及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如全民就医、城市机动车限行等,一系列真正涉及大民生的问题都在这一阶段获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吴筠 《新闻传播》2012,(3):226-227
"倾听"是电视谈话节目内心的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倾听"的态度便决定了节目日后发展的一切可能性。有倾听,节目才有灵魂;而倾听没有捷径,在每一档优秀电视谈话节目的背后,一定会有无数双优秀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一起"倾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打造一档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本文将结合电视谈话节目的实际制作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在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中倾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山西电视台是一个仅300余名工作人员的省级电视台,多年来,始终高举改革的旗帜,坚持立足山西,在不断发展中勇于参与竞争,敢为人先地探寻特色,终于一步步走向了成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树立大台意识,以改革带动发展 山西电视台前进的步伐始终与改革的鼓点为伴。树立大台意识,创第一流的工作成绩,是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础。1988年,山西电视台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节目改革,后又分别在1992年、1994年和1995年,相继进行了三次程度不同的节目改革。可以说在  相似文献   

13.
访谈人:中国人民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雷蔚真 嘉宾: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制片人 许文广 吴晓娟 高先民 经济是看世界的视角和尺度 雷蔚真:2004年12月,"经济半小时"开播15周年,作为中国老牌电视经济栏目,应该说,它的发展过程典型地表现了中国电视经济节目的发展轨迹."经济半小时"自从2000年以来,发生了一些本质的变化,或者说是终于摸索出了一条新的市场环境中电视经济节目的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14.
2010年3月13日晚8时,格鲁吉亚"伊梅季"电视台在"特别报道"节目中配合画面声称:"俄罗斯军队毫无征兆地入侵格鲁吉亚.格总统萨卡什维利遭暗杀身亡".节目持续播出半个小时.事后,电视台称这是一档关于"事件发展可能性的特别报道".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新闻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闻形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新闻评论节目也在新闻行业普遍出现,这种形式的新闻节目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大到中央电台小到地方各级电台,新闻评论节目屡见不鲜。然而节目的方向性也随着时代变化的轨迹不停地调整着,试对比从前的评论节目大多都高于百姓生活,近年来新闻评论节目也朝着"平民化"的方向迈近,这些点滴的改变也是新闻评论节目方向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旅游产业将会随之快速发展。配合旅游产业的发展,做一档有地方特色、原汁原味的旅游节目也就势在必行。笔者以亲身参与制作的旅游节目《一起去旅行》栏目为例,谈谈旅游节目的制作技巧。笔者担任该节目的外景主持人及编辑策划,在制作节目时做了各种尝试和探索,积累了很多收获,来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是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不平凡之年,发生了许多件影响到广播电视节目格局、基调和未来走向的大事件。以我个人观察,这些大事件促使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实现了一次大转折,开启了一场大跨越。  相似文献   

18.
网络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主要延循了三重向度。场景革新层面,网综节目立足新型传受关系和传播手段重构了节目传播仪式;叙事策略上,节目在新审美趣味基础上打造了时尚叙事机制,具体表现为以娱乐化为基本诉求的"大叙事"和基于节目规则和叙述方式而实现的"小叙事";文化融合方面,从节目创作与传受实践出发,实现多类型文化的共融互促将是网综节目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当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已经发展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上时,笔者冷静地思考,以央视《回声嘹亮》为首的少许经典翻唱类真人秀节目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在哪里?电视真人秀节目最重要的几大要素是人本身、秀本身以及人与秀之间关系的延伸。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其发展历史中,必定经历了由简单至繁杂,由单一至多元的转变,但这种转变并不代表彻底的革新。电视真人秀节目为什么要转变和改革?每一次正确的改革都有着合理的目的性,而每一次合理的目的都  相似文献   

20.
孙鲁梅 《东南传播》2020,(10):130-131
2016年以来,荧幕上的思想政论类节目层出不穷。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这类节目中的一个细分领域——思想跨年节目,正在成为一股"清泉",在每年的元旦到来之际,成为屏幕上歌舞曲艺之外,开启新一年的"新仪式"。什么是思想跨年节目?思想跨年节目如何做?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本文以东南卫视思想跨年节目《思·享2020》为例,深入分析了其实践与创新之处,对这类节目的发展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