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之"在古代汉语中有动词、代词的用法,另外还有什么用法,应归属哪个词类,这在目前的大学古代汉语教材中出现了分歧.通过分析古代汉语词类划分依据,并借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以及考虑与目前中学语文文言教学的衔接,笔者认为"之"动词、代词以外的用法应归属助词一类.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材语法知识词性辨析,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实词类);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拟声词(虚词类)等12种词的分类,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划出词的意义单位,辨别词的性质。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实际当中运用最广,学生对动词和形容词往往掌握不好,容易混淆。怎样能准确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呢?教学中发现动词和形容词有如下几点不同:  相似文献   

3.
截止目前为止的维吾尔语研究成果表明,维吾尔语中的词按照语义、形态、句法三条标准,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动词、量词、情态词、助词和双词等十一种词类。这十一种词类又可以按其能否表示词汇意义,在句中能否表示一定语法意义并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等,分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句中能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的词。维吾尔语中,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副词、动词、摸拟词等属于实词。不具有词汇意义,在句中不能充当句法成分,而仅仅连接词语和句子,帮助它们组合起来,起附加意义作用的词类叫虚词。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的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词类的划分,主要是以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为标准的。而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指词的组合能力和在句子中的职能)是划分词类的最重要的可靠的标准。所以,要对某个词进行归类,也就是要断判一个词的词性,主要应从词的组合能力和在句子中的职能这两个方面去分析(有的词要看它们的重叠方式),找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梳理郭店楚简代词的基础上,调查5组处于发展之中用法复杂的代词,描述其语法功能和意义。这些代词除了具有指代作用,还兼具关联、结构、语气、否定等意义;它们的分布、意义使之具有向相应词类转化的可能。郭店楚简中的部分代词已经或将要分化出连词、助词、副词、语气词等词类以及语素。  相似文献   

6.
一、重点概念解释: 1、语法:是客观存在的用词造句的规律。 2、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3、词性:个别词的词类屑性。 4、语法功能:指词的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也就是词在语句结构中表现出来的分布特点。 5、实词:是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七小类。 6、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它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四小类。 7、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相似文献   

7.
从《经传释词》的虚词分类看其系统观和语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经传释词》的词类名为依据和线索,整理出《释词》个所包含的虚词词类系统,共有叹词、助词、代词、连词、副词、介词等几大类,其中还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类。从这个词类系统可以看出,在系联语词并将之归类的过程中,《释词》已体现了一定的语言系统思想;能从语法意义和功能分布的角度来区分词类,这又是一种进步的语法观念。这两方面的结合促成了《释词》词类研究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周纯梅 《文教资料》2006,(2):186-187
本文揭示了新化方言量词的指示代词用法和结构助词用法。作者主要通过量词在不同句法位置的语法功能论述了量词的这些特殊用法,并且进一步证实了“量词→指示代词→结构助词”这种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宿迁方言属于狭义的北方话,其词类与普通话词类相比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代词、副词、介词、量词和语气词诸方面,其中尤以副词、语气词等与普通话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显示了一定的地方特色。本文试对此作一探索。因印刷不便,文中方言词一般不予注音.有本字好写的写本字;无本字好写的  相似文献   

10.
胡吉成 《当代电大》2001,(4):38-39,41
第四章 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是语言的核心。学习语法,一方面应掌握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一方面应具备分析、辨别能力。具备分析能力,就是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语言结构,能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认识语言的特点。具备辨别能力,一是能分别语言事实的异同;二是能辨别正误,正确使用语言。1 语法概说 本节要求认识理解什么是语法,初步认识语法在语言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语法规律的概括性、稳定性特点。2 词的分类(上) 1)词类划分标准 词类划分标准是词的结构功能,即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根据词的语法功能,首先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七类;虚词包括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要求能结合具体的词语进行词类划分。 2)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属于开放类词语,数量多,功能多,用法活,比较复杂。这三类词是词类划分的学习重点,掌握了这三类词的划分,实际上就掌握了大部分词语的划分问题,因此学习时应注意把有关问题弄清楚。  相似文献   

11.
词类活用 汉语一般分实词、虚词两大类。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一个词的词类是确定的,但在特定的语境中,某些词却具有别一类词的特性。这就是“词类活用”。 一、名词用作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活用成动词,后面可以跟宾语:如:1.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客孟尝 君》,简称《冯》) 客:用如动词,做客。 冯谖给孟尝君做门客。2.以何市而反?(《冯》) 市:用如动词,买。 用收回的债买什么东西回来?3.衣冠而见。(《冯》) 冠:用如动词,穿衣、戴帽。 穿好衣服…  相似文献   

12.
三、语法部分1.词类、词性的提法有何不同?有的同学遇到:"指出下列词的词性或指出下面词的类别"就不知如何下手。什么是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语法特点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词的语法特点,是指词在语法功能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什么是词性?词性是根据语法的性质,亦即是词所具有的类的区别属性。教科书中说:"词类是个集体名称,词性是指个别词的属性。"词类(见教材114页的图表)一般指大类、基本类和小类三种。大类又分实词、虚词;基本类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等;小类有方位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助动词等等。词性是就个别词的属性而言,仍然是词的基本类和小类(不包括大类)。无论是要你指出词的词性  相似文献   

13.
郑绮 《现代语文》2009,(11):101-103
衢州地处浙江西南部,衢州方言属于吴方言处衢片区。在衢州方言中,“葛”可作量词、指示代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和连词。本丈重点描述了“葛”的定冠、指别、助词、量词四个用法间的相通之处和历史发展,以及其在作量词、指示代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和连词时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4.
汉语里究竟哪些词是副词,哪些词不是,历来争论不休。近年来出版的语法教材、语法著作尽管说法不一,但都认为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名词。”可是,在对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认识一致的前提下,各家所确定的副词范围却有分歧。分歧的原因何在呢? 我以为,不能把“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名词”的原则贯彻于划分词类的始终,是副词范围分歧的第一个原因。比如,有人把“单独、暂时、刚才、相互”等看作副词。诚然,它们是经常修饰动词、形容词的,  相似文献   

15.
二、虚词     
文言虚词中,情况比较复杂。有些虚词具有实词的意义;有些虚词分属不同的词类;有些虚词虽属于某一词类,但有多种语法作用。因此,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特点、意义,对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六类。现分别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兴义城关方言和乌沙、敬南方言中的代词、时态助词、疑问语气词、介词这一部分封闭性词类,它们之间也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也存在一些不同。通过兴义城关方言和乌沙、敬南方言中的代词、时态助词、疑问语气词、介词一一的比较,掌握兴义城关方言与乌沙、敬南方言在部分封闭性词类比较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兴义城关方言和乌沙、敬南方言中的代词、时态助词、疑问语气词、介词这一部分封闭性词类,它们之间也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也存在一些不同。通过兴义城关方言和乌沙、敬南方言中的代词、时态助词、疑问语气词、介词一一的比较,掌握兴义城关方言与乌沙、敬南方言在部分封闭性词类比较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在《诗经·小雅》中的145个“其”字句的基础上(重复出现不计),探讨“其”字的用法规律。“其”字作实词主要是代词和副词,作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在句首时全部是代词,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在句中作代词时多是修饰名词的定语;作副词包括程度副词,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作虚词时是助词、连词和语气词,作语词只有一例。  相似文献   

19.
量词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词类,而俄语中没有明确地划分出量词这一词类,因此量词成为以俄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掌握汉语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汉俄语量词的初步比较,梳理了两种语言中量词使用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母语为俄语的学习者汉语量词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们把"有"后带单音节动词以及主谓、动宾、状中、中补、连谓、兼语等谓词性结构统称为"有+VP"结构。关于"有+VP"中"有"究竟应该属于什么词性,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大致有四种观点,分别是"动词""、助动词"、"副词"和"体助词"。我们认为,"有"在这种结构中还不能看作成熟的"体助词"。另外的三种提法分歧的原因在于分别处于不同的词类划分系统。"动词说"和"副词说"并无实质不同。"助动词"是"动词"的一个特殊小类,我们认为"助动词"的提法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