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独具魅力的女性作家,创作了许多经典小说,《金锁记》是其中最为成功也最为经典的一部中篇小说。夏志清先生曾说:"《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1],《金锁记》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及其极具特色人物形象一直受到许多研究者们的关注,除了张爱玲参差对照的写法、母亲形象的抒写等研究角度外,主人公曹七巧的人物心理更是有不少研究。此前学界在分析曹七巧人物心理时。  相似文献   

2.
曹七巧是张爱玲的成名作《金锁记》中的主人公,她是现代文学史上被欲望以及金钱给毁灭的典型形象。身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里,在金钱枷锁的压迫下,她的人性逐渐变得扭曲,心理逐渐变得病态。本文试着从婚姻、情欲和金钱三方面来探讨张爱玲在《金锁记》中蕴含着的女性意识,以及对男权文化的深思,悲悯和苍凉感下更渗透着作者对人性的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3.
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在张爱玲最负盛名的小说代表作之一——《金锁记》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张爱玲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察、对人物心理独具匠心的刻画,印证了她作为“当代中国第一位心理小说家”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是著名的女性小说写家,在她一生的著作中,女性形象是主要的,也是塑造得最成功最亮眼的。众多的作品与人物形象中,张爱玲对《金锁记》与《连环套》是最偏爱的,文学界也特别关注这两部作品。夏志清在文学史上给张爱玲定位时,曾将《金锁记》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张爱玲在二十三年的沉淀之后,又重新提笔将《金锁记》改写为长篇小说《怨女》,可见她对《金锁记》恋恋不舍的珍惜。  相似文献   

5.
《金锁记》被誉为张爱玲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中曹七巧这个人物被张爱玲认为是"最彻底的人物"。本文试从少女时代、嫁入姜家后、守寡后的七巧三个阶段来剖析金钱对她人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6.
《金锁记》和《怨女》是张爱玲用同一素材创作的两部小说,但从《金锁记》到《怨女》不仅仅是篇幅的加长,更是张爱玲生活积淀的展现和艺术技巧的成熟。《金锁记》多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怨女》多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金锁记》和《怨女》做了比较性阅读:主人公七巧与银娣的比较;悲剧的比较,即从主要的人物悲剧到多重悲剧;主要意象的比较,月亮意象和镜子意象。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创作的小说反映出她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尤其是《金锁记》中的婚姻观,反映出在当时社会中人们比较普遍的守旧婚姻观。对《金锁记》中各主要人物的命运进行简要分析,揭示当时整个社会的婚姻观实质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大部分小说是以女性的情爱生活作为源题材的,情爱心理是她刻画女性形象的基本视角。本文从张爱玲《传奇》里代表性小说《倾城之恋》和《金锁记》介入,就其中女性形象的情爱心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篇小说《金锁记》的成就获得高度评价.后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将《金锁记》扩写成了长篇小说《怨女》.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两篇小说的比较分析来探讨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而其中的主人公曹七巧也被作者认为是最彻底的人物。张爱玲以她的深邃、透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因情爱及金钱而心灵扭曲的女人,她亲手扼杀了自己及一双儿女的幸福。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一种苍凉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是著名的女性小说写家,在她一生的著作中,女性形象是主要的,也是塑造得最成功最亮眼的。众多的作品与人物形象中,张爱玲对《金锁记》与《连环套》是最偏爱的,文学界  相似文献   

12.
《滁州学院学报》2015,(6):22-24
张爱玲的人生和创作是一种耐人寻味的传奇。从她的代表作《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中,我们深切体味到张爱玲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度远超过一般现代作家,是一位洞悉与解剖人性的高手。  相似文献   

13.
小说写作传统技法"烘云托月法",在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成功运用主要体现在:对主人公曹七巧变态心理根源的挖掘,对七巧出身来历的交代,为下文作伏应,对小说主题的深度揭露,对作者人生态度的剖析,对作者抒情传统渊源的追溯。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创作的小说,从形式上看,最像戏剧的除了《心经》、《封锁》,还有《等》和《相见欢》.此外,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金锁记》、《茉莉香片》和《琉璃瓦》等小说中也都穿插了一些类戏剧场景.张爱玲小说中的戏剧手法是张爱玲对戏剧艺术的敏慧借鉴,这既源于她自己的编剧经历,也因为其喜读萧伯纳、赫胥黎等作家的戏剧作品.  相似文献   

15.
曹七巧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著名作家张爱玲中篇小说《金锁记》的主要人物。本文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和作者塑造这一人物所用的多种艺术手段作了一些剖析,总结了张爱玲的写作特色,并对其成因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熊艳芬 《考试周刊》2015,(42):13-14
<正>张爱玲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称她为"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金锁记》是她的经典之作,傅雷曾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作品中曹七巧这一人物被论者誉为"新文学中最复杂、最深刻、最成功的妇女形象之一"。一、封建婚姻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7.
《金锁记》是张爱玲一部较为著名的悲剧.小说中以主人公曹七巧为代表,各色人物较具有各式的畸形性格.可以说这部小说将封建社会人性的扭曲描写到了极致.本文对这部小说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杨敏 《时代教育》2007,(7Z):136-136,138
说到张爱玲的小说就让人想到那悲剧式的苍凉:她用凌厉的笔触充分挖掘了现代都市中人性的扭曲和心理变态给人造成的悲剧,“把人生剥出一个血淋淋的面目来”。在张爱玲此类悲剧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被夏志清教授誉为“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的《金锁记》。一部叙事文学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金锁记》这出深刻的悲剧就在于它成功刻画了一个象征人性沦落历史的疯子——曹七巧。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两部小说《金锁记》和《怨女》,是运用同一素材创作出来的但又迥乎不同的两个故事。《怨女》的主人公银娣相比《金锁记》中的"疯狂"的曹七巧呈现出"常态化"特征,这种改写反映了张爱玲对创作风格的自觉追求,是张爱玲一贯的苍凉文风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按照江湖说法,夏志清对张爱玲有大恩.张爱玲在60年代的再度走红,很大程度上与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对其推崇有关.在这部英文版的汉学著作中,夏志清将这位当时尚未得到普遍认可的作家排到鲁迅之前,甚至大胆断言: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秧歌》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