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是中国重要的水果之一,经丝绸之路西传至古波斯。作为丝路重镇的吐鲁番地区,晋唐时期的桃树栽培是否存在却始终未能确定。《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曾出现"桃"字,学界对其释读说法不一,主要分为"无桃说"和"有桃说"两种观点。本文从历史记载和实物证据两方面入手,结合《吐鲁番出土文书》及吐鲁番木尔吐克萨依戍堡出土的桃核遗存,通过文献梳理、年代测定和植物学鉴定等研究,认为至迟在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地区已经存在桃树栽培。  相似文献   

2.
古代写实性画迹是历史时期体映历史空间状况的唯一图象资料,对历史地理面貌有一定再现功能,应作为历史地理研究中文字材料和地图标识的辅助史料。比较其整体直观表象及剖析技法差异成因的地理因素,是从古代画迹中获取历史地理信息的两种方法。如果在历史地理研究中选取古代画迹方式正确,并且运用方法得当,将会取得图文相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江陵张家山出土的《算数书》内容和体例方面都与《九章算术》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是两本著作也存在着一些差异。《算数书》的出土,相当有利地佐证了中国古代数学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出土考古资料的刻划符号应分象形类和抽象类两种,从文字的性质看,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类的刻划符号和图案,而非抽象类的刻划符号。中国文字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作为记录历史事件的文字功能来看,中国早期文字经历了从文字性符号、文字画到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的正式文字产生过程。从出土的陶器刻划符号和图案特别是出土的器物与殷墟甲骨文形体比较情况来看,中国早期文字性符号的起源是距今8 000—7 000年的裴李岗、大溪文化时期,距今5 000年之前的仰韶文化晚期是文字性符号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汉字体系的正式产生是距今4 500—4 000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时期,也就是传说时代的尧舜至夏初时期。  相似文献   

5.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主编雍际春教授的新著《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一书 ,最近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天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丛书》编委会主任陈保平作总序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主任朱士光教授作序 ,被列入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丛书》的第一种于 2 0 0 2年 6月出版。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自 1986年出土后 ,曾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 ,不少学者对木板地图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争论激烈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木板地图学术价值和科学地位的定位。本书作者博采众家之长 ,充分利用在地…  相似文献   

6.
汉碑作为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活化石,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明代出土的《曹全碑》书写严谨、法度森严、灵秀飘逸、筋骨内存,被公认为是汉碑的代表,受到了历代书家的一致青睐。  相似文献   

7.
史念海教授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60年来,编绘过500幅以上的历史地图,涉及历史地理学几乎所有学科,内容丰富,绘制精详,影响很大。主要成就有三:运用地图法和实地考察法大幅度提高了历史地图特别是自然地图、军事地图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在对中国运河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绘出一系列运河图,集运河图之大成;各类经济地图内容充实,风格独特,自成一家,某些图具有经典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宏岐、王元林教授等著的《司马迁与中国地理》一书,2006年9月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5章,22万多字,内容涉及司马迁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史记》与中国自然地理、《史记》与中国人文地理、《史记》与中国区域地理和地图学、司马迁的地理学思想渊源五方面,比较系统深入地揭示了《史记》在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意义和司马迁的地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文字作为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具有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古代文字是人类祖先智慧的结晶。本文从古代文字产生的历史考证、古代文字产生的途径、古代文字产生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简单梳理,试图追溯久远的中国古代文字产生时期面临的相关问题,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同时也希望能对丰富古代文字的相应研究提出可供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的出版对研究南京历史、文化、艺术、民俗、宗教以及语言文字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墓志文献对大型辞书编纂亦具重要的参考价值,《汉语大词典》由于对墓志语料利用不足,诸多已经出现于中国出土墓志中的词语,《汉语大词典》却未能合理利用,而造成了一些疏漏和不足。文章以《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中的语词为研究对象,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系,对部分条目进行了有益的补证,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和大型辞书的编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以诗讽谕怨刺的传统,这一传统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它形成于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反映着古人的文学观念。《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政治怨刺诗是这一传统最早期的作品,《诗经》政治怨刺诗是《诗经》中最具有批判性的作品。它不仅数量上在《诗经》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开创了我国怨刺讽谕的诗歌传统,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选取了最能反映政治怨刺诗特色的呼告抒情、借古讽今、敷陈直叙三种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却谷食气篇》是我国古代医学和体育上的一篇珍贵的历史文献(发表在《文物》杂志1975年第6期上).对于这篇文献,除了在发表时,唐兰先生写了一篇简短的考证文章外,至今尚未见到有其它专门研究的文章.因此,本文试图对这篇文献的大意及其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以供读者参考.一《却谷食气篇》原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帛书中的一篇.它是与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和帛画《导引图》合写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对我国古代哲学中的河图——洛书、《周易》和老子《道德经》的剖析,引证了中华传统武术和气功不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而且还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导引。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武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国体育大家庭中一颗籼烂的明珠。  相似文献   

14.
悖论是逻辑学中的一个常用词,从某种意义上讲悖论也反映了逻辑的本质。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墨经》最能表明这一点。其中,记载了各种关于悖论的分析和论述。它们都是严格悖论的最早雏形,与此相通的是,在古希腊也同样产生了类似的悖论理论。这反应了人类早期的思想认识中的某种共有的东西。本文通过对墨家理论中的“悖”思想和其与古希腊悖论思想的对比分析,认为在早期人类思想中关于悖论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在后世的逻辑发展演进中,中国和西方可以说是走的不同的道路。即由于现实的需要和汉语文字方面的因素使得中国逻辑发展成为更倾向于事实的类比推理的逻辑,是一种不同于西方形式的逻辑。  相似文献   

15.
明人马中锡《中山狼传》一文,曾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教材,近年来因听了某些专家的意见而撤掉了。但这篇名文仍被许多古代文学作品选本收入而广为流传,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即收有此篇。朱先生的选本绝大部分注释准确而精当,这是有口皆碑的,但有些地方却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今试举几例如下。 (一)关于中山国的位置 多数选本均注为“中山,古国名(或古地名),今河北省定县一带”。 查《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第一集第37—38图,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曾  相似文献   

16.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募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是轪民利苍幼子在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夭亡入葬时的随葬品,入土距今有2156年的历史了.《导引图》是与两种古逸文连写在一起的帛书,据考证它当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一卷类似后世“导引图说”的古逸书,其中《导引图》则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导引图谱了.本文作者自《导引图》在1973年出土以来,长期从事研究考释.现针对《养生长寿术》一书所收的《马王堆<导引图>渊源》一文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如指出:研究《导引图》宜从全卷的两文、一图作整体性的考察;研究时必须以残图为主、复原图为辅,反之极易失误;《导引图》并非一式多图的,而是每式一图;它是一整套循经归类的导引套路图谱,还看不出其中有什么“扎缠腰带,力吐劲纳”的主张;这种应用经脉原理分别与十一脉和四季相结合的导引套路,如今已属罕见,也乏人去深研精究了.  相似文献   

17.
一代明君的君主论--唐太宗和《帝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君主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与历史地位,历来受到学人的关注,并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在唐太宗《帝范》以前,这种研究有不少真知灼见、精彩篇章,甚至也有系统著作问世,但大多是就某一君主而论,或是就某一君主同另一君主相比较而论,而非把君主作为一种政治现象作综合的理论阐述。唐太宗所撰《帝范》改变了以往认识上和撰述上的这种局面,鲜明地反映了一代明君的君主论。他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君主现象作综合的分析,提出了在那个时代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成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和政治思想上的一篇宏文。  相似文献   

18.
从《易经》的环境学观点来研究避暑山庄,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很深远.我国自上古以来就很重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认为这对于人类的生活.习惯、健康、生产活动都是有利的.这在以《周易》为首的经典中,包含了环境科学的内容,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内容,并结合《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形成,探讨《吉尔伽美什史诗》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的关系.《吉尔伽美什史诗》并不是不反映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只是它反映的不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而是美索不达米亚历史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地理》课程在进行传统模式教学的同时,将历史地图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突现具体形象展示法等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历史地理有用于世的作用,利用方志、族谱、石刻等史料,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抓住实践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感知史地的能力,辅导学生写出内容充实的实习报告,教学和实践并重,学史与读图共举,有助于《中国历史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