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高校知识产权现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分析,肯定了知识产权在高校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目前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剖析,提出了对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从煤炭行业出发,论述了高校开展技术创新的含义、必要性、方法和途径,就高校面向煤炭行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出子若干意见,倡导高校面向煤炭行业开展好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高校财务管理技术创新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改善高校财务管理活动,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唯有加大投入,创造条件,造就一支复合型的财务人才队伍,并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才能保证高校财务管理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职能的拓展,科技创新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技术创新的开展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市场化进程需要健全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保障。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高校技术创新的需要,因此,加快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已成为促进高校技术创新工作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高校要为科技创新多作贡献南京大学张林印寿荣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我国科技资源的分布与技术创新的需求不一致性,决定了技术创新必须实行产—学—研三个系统的密切合作。这样,高校与企业的科技人员才能在技术创新中发挥潜力和优势。高校的科研...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实践,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生、发展现状、合作模式以及在合作中的问题,提出了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目的和原则:发挥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当中的作用,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建立技术创新资源的共享平台,加强高校主导型的战略联盟组建模式,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的责任与义务等对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才能更加持续有效地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浙江技术创新与理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探讨技术创新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浙江理工高校培养人才必须提高他们适应国际竞争需要、适应现代企业需要和适应技术创新需要等素质,并提出了理工本科教育培养基础研究型、技术创新型、技术创新国际型、技术创新管理型、未来企业家型和准技术创新型等六种比较可行的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科技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就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本文阐述了技术创新的时代意义,着重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和不足,并在借鉴国外技术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要建立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就要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合理调整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自主创新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高校企业不仅要加强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而且要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因而高校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其技术创新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随着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生态教育的日益强化,高校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尤显重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的生存和发展效益的“四效合一”,是高校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和发展战略的必然追求。高校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主要途径包括:选择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生态位;实现对生态化创新环境的适应与协同;构建基于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实现内部及高校企业间的耦合;进行内部组织结构与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技产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首要因素是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是高校科技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泉,产学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有效形式,技术创新是高校科技产业的效益增长模式,人才是高校科技产业的创新关键。  相似文献   

11.
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基本前提,也是高层次人才实现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了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宁波市7所高职院校的186位高层次人才为研究对象,探究创新能力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高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贡献总体水平较高;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成果贡献与知识技能背景、创新品质动机、创新能力积累、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平台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创新平台环境对创新成果贡献的影响最大。为提升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建议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和平台;多渠道增进创新能力积累,提升创新成果产出力;完善配套制度,激发自主创新驱动意识。  相似文献   

12.
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践平台上实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和高度统一。对创新人才而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创新的条件,能力是创新的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点燃创新激情的文化,需要训练创新思维的舞台,需要滋生创新思想的土壤,需要培养创新兴趣的氛围。笔者论述了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特征,并从知识结构、素质培养、能力训练、实践教学和创新文化方面阐述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有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国有中小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高、具有高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和创新需求的优势及不足 ,规定着其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可选择方式包括 :内部创新、企业兼并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等。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具有创新功能,是一种创新体系,而政府是产业集群的结构性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群的创新主体。没有政府的参与,群内能够实现的创新是有限的。政府在产业集群创新活动中的责任,就是满足集群创新的公共需求,克服市场缺陷所带来的创新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持经济发展活力和可持续性,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创新,把教育创新作为提高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位置;以政府为主导,将教育创新政策体系作为教育创新的根本保障,强力推进教育创新;保持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建立推动教育创新的经费保障机制;以教育创新,尤其是大学的改革和创新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力地支撑了其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这些政策和经验对于我国科学地制定并推行教育创新政策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是企业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主要标志,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准。但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商业化过程和组织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企业或政府都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要提升重庆中小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建立由“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服务支撑体系、技术创新平台、技术创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技术创新评价体系、技术创新方式、技术创新的法制建设”等构成的“重庆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架构体系”。  相似文献   

17.
建设创新型企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建设创新型企业就是要使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这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必然选择。建设创新型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企业从观念、管理、技术等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复杂的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路径,是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大学联盟作为加强高校之间合作与协作的重要平台,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重庆市大学联盟成立后,积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共享协同创新资源,搭建协同创新机构,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创新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政府可以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创新与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对于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群创新而言,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问题是“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因此,加强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群创新应用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众创空间是我国创新创业活动的产物。伴随我国创新创业活动的不断推进,众创空间也需要加强建设。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获取基础资料,运用扎根理论,逐步进行编码,生成了包括创业主体、管理服务、政府政策、外部环境和多元协同在内的五维度三层次众创空间创新发展机制模型。研究发现,提升众创空间入驻率、提高众创空间管理服务、完善政府公共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构建多元支持体系,对于实现我国众创空间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