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  相似文献   

2.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我了解该学生,他比…  相似文献   

3.
老马 《家长》2003,(Z1)
我在作心理咨询的时候,一位家长朋友向我诉苦道:“我那上初二的儿子这阵子可让人头疼了,你说往东,他非要往西,越来越不听话了。这不,暑假里你越说该起床了,他越赖在床上不动;你越说电视看多了不好,他越盯住电视不动弹;你越想给他讲讲道理,他越说不用你管……您说,多气人!孩子小时候可不是这样,挺听话的。现在,他怎么这样了?我该怎么办?”在我的家教心理咨询中,常常有家长朋友向我倾诉这样的困惑。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对策之一:理解先行从心理学角度看,少年期孩子“不听话”是心理断乳的表现。孩子少年期…  相似文献   

4.
刘明的父母一直挺支持我班的工作。今天早晨孩子们正在各个区角玩着,我也正忙着为他们提供材料,刘明的爸爸领着刘明气冲冲地找到我说:“老师,刘明说不拿拼图老师就批评他,他要把家里的小电脑搬来,我不让搬,他就哭。”我一听是刘明把老师说的话错误地传达给家长了,就心平气和地向他说明:最近我们发现孩子进入大班下学期后,不爱玩角色区,就想把角色区换成益智区,在和孩子们商量投放什么材料时,孩子们提到喜欢玩智力拼图,有几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要把自己的拼图带来和大家一起玩,我表扬了这几个孩子。刘明的爸爸余气未消地说:“…  相似文献   

5.
吴军 《成才之路》2012,(15):98-I0018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就是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勇敢面对,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 有一次和家长聊天,一位家长说:“孩子不喜欢收拾东西,给他买的那套玩具他很喜欢,可是玩后又丢得到处都是。”我就问这位家长:“那你接下来是怎么处理的呢?”她说:“我只能帮孩子收拾好呀!”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在遇到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时,基本上都是先讲道理,不听就批评,再行不通就责骂,接着就自己无奈地收拾。  相似文献   

6.
亲亲的老师     
老师在孩子心中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我的儿子常说非常崇拜他的老师,经常用老师的言行来评判是非,甚至用老师的形象来指导我的形象和衣着,比如说:“妈妈,你戴眼镜吧,俺老师就戴眼镜。”“妈妈,你买个俺老师那样的裙子吧。”等等。老师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他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一天,刚上小班的儿子进门就喊:“妈妈,你看!”我一看,儿子额头上有一枚即时贴粘的亮点。我忙问:“谁给你贴的?”“俺好亲好亲的李老师!”“为什么给你贴?”儿子得意地说:“俺帮老师搬椅子,老师说我爱劳动。”儿子高兴地爬到梳妆台前左看右…  相似文献   

7.
有家长在孩子刚入园进会对老师说:“我们的孩子比较弱,我很担心他在幼儿园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在接送时间发现孩子脸上被抓破时,有的家长马上会问:“今天谁欺负你了,把你脸都抓破了?”有的家长甚至会说:“如果下次再有人欺负你,就去告诉老师,或者打回去。”  相似文献   

8.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9.
在法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中国妇女带着孩子去法国旅游,一天,她带着孩子到法国朋友家做客,热情的法国女主人作了礼节性的欢迎之后,便问中国客人喝点什么,中国客人按照本国的传统习惯回答说:“随便。”接下来,主人又问孩子喝点什么,未等孩子自己回答,孩子的妈妈就抢先说:“别管他,我喝什么,他喝什么。”法国女主人很不理解地说了一句:“让孩子自己选择。”然而,孩子的妈妈仍固执地表示没有给孩子选择的必要,最终孩子还是没有得到选择的权利。有人说,中国的家长太累,责任心太强。的确不假,许多时候,家长成了孩子…  相似文献   

10.
家长有良好的愿望,并不等于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通常家长容易进入这样几个误区:唠叨没壳有的家长为了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总是不停地唠叨:“别玩了,快抓紧时间写作业吧!”……这种车轱辘话,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它会导致孩子把家长的话当耳边风─—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还有的家长总是数落孩子的不是:“你怎么这么笨!”、“不好好学习,以后扫大街都没人要!”……家长误以为多说说孩子的短处,也是在教育孩子,刺激一下孩子,会让他急起直追。其实错了,孩子听了这些有伤自尊心的话,只会感到屈辱和愤怒,产生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1.
那天,改的是期中测试卷子,学生答得好,我改得心情舒畅。卷子改完后,就发给了学生。第二天上课,我就发现了自己的失误:有两份不该得满分的卷子被批成了满分。课后,我打电话向这两位学生的家长表示歉意。一位家长说:“没关系,我已看出来了,已经给孩子指出了错误,并让他改正了。我还教育他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让他到你那儿把他的成绩改过来。说实话,得了满分,孩子还是蛮高兴的,让他改过来,他还有点不愿意。”另一位家长说:“没关系,我也看出来了。孩子难得得一次满分,心里特别高兴,他对我说:‘妈妈,以前我还觉得数学挺难的…  相似文献   

12.
于晓琳 《山东教育》2005,(12):40-40
我们班里有许多胆小的孩子:不敢大胆地在小朋友面前唱歌、讲故事,很少和同伴游戏,做事总是“小心翼翼”。当我把这些孩子的表现同他们的家长交流时,其家长对教师的反映感到吃惊。他们在家个个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上下全听他指挥,他说的事情得马上给他办到,不然,就大吵大闹。显然,他们在家像条龙,可怎么在幼儿园是另外一种样子呢?家长们生气地骂他们没出息。  相似文献   

13.
正ruiminxing62@163.com问:我的孩子3岁多,喜欢和家长对着干。比如,看到爸爸给玩具装电池,他就把改锥拿过来,跟他说改锥危险,不适合小朋友玩儿,他却越玩越起劲。请问,孩子喜欢和家长对着干如何处理才好?答:逆反是幼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孩子的实践能力、社会经验以及活动范围都在增长,对周围事物和环境会产生更强的认识感和控制感,独立性也越来越强。所以,家长应理解孩子的逆反并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比孩子还着急──您错了王晓春家长甲:跟您说,王老师,我看见孩子这么简单的题不会做。就急得要命,老想把答案告诉他。这么说吧,我连替他考试的心都有!家长乙:您说现在要是考不了高分,上学得多难!初中升高中,差一分要三万元!我上哪给他找去?可是你怎么说,他就...  相似文献   

15.
成功能给孩子带来喜悦,能给孩子增长信心、勇气,能给孩子增加克服困难的毅力。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做相对于他太难的事,太难就不容易有所成就,孩子就容易灰心,下次不肯再做了。反之,给孩子的事不是很难,经过努力能够做到,这样他就有信心了。成功越多,自信力越强,自信力越强,就更容易取得成功。做家长的要想方设法引导孩子不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沙晓付 《贵州教育》2010,(10):21-22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的玩具给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位母亲不解其意,这位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家长,正襟危坐,神圣不可侵犯,越是这样,孩子越不买你的账. 我们班有位孩子家长是大学校长,他常常摆出一副校长的架势、一派校长的口吻,批评自己的孩子. 尽管家长的话很有水平,极富哲理,孩子还是打心眼里和他对立,父子关系非常紧张.有一次,爷俩又因为一点小事吵得天翻地覆.无奈之中,家长打电话向我诉苦:"我身为大学校长,对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感觉很失败." 我说:"忘掉你的校长身份吧.为什么事事和孩子较真呢?你的成就、经验是明摆着的,你越是在孩子面前示弱、谦虚,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会越高大,越容易赢得他的尊重." 家长有点醒悟:"是呀,有时我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问题,他明明听懂了,还要‘鸡蛋里挑骨头’,想方设法地驳倒我,一言不合就吵起来."  相似文献   

18.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19.
王国兴 《宁夏教育》2009,(12):78-78
“唠叨”型。从心理学上讲,唠叨是一种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抑制,你越说,他越听不进去。某个道理,孩子明明清楚,可家长却絮叨叨没完没了,无形之中把自己孩子看“低”了。促成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20.
说日记     
从幼儿成为小学生,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转变: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转折期”,是学校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家长,我想出了一个帮助孩子“说日记”的办法,使家长在了解孩子学习的同时.让孩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刚开始的几天,他一放学,我们就问他:老师是怎么上课的?今天学了些什么呀渐懂了吗?等等。天天的询问把孩子问烦了,不再愿意回答了。不了解孩子就无法教育他。于是,有一天晚上,当孩子写完作业想玩一会的时候,我说:“咱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