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冰 《文教资料》2009,(18):185-187
晚唐诗人徐夤的诗作繁富且在当时影响很大.通过对徐夤的诗歌采取穷尽式的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其韵部的分合、用韵的特点发现,徐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实际的语音面貌,同时也印证了王力先生考证的晚唐一五代音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宋初晚唐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诗歌流派,因对"晚唐"诗歌风格的共同追求而自觉不自觉形成的诗人群体。它的产生,不仅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产物,也是诗歌自身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同时与诗人自身的人生经历、生活情趣以及彼此的唱和等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赵湘是宋初晚唐体重要诗人之一。就诗歌艺术风格而言,赵湘一方面受姚贾诗风的影响,虽未明确表示诗学晚唐,但其诗歌创作实践却使其成为了宋初"晚唐体"的实际先行者,工于五律而幽峭清丽,体物入微且淡雅蠲洁。另一方面,赵湘创作注重谋篇大局、思力清整,其诗浑融一体且隽永精美。赵湘在诗歌艺术上的发展与开拓,不仅丰富了晚唐体的诗歌内涵,也为宋诗谋求新的发展道路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敦煌所出书札文献中所附诗歌的考察,发现唐宋士人之间在人际交往的书札中以诗歌相酬是个普遍的文化现象,敦煌书札对研究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5.
唐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求是晚唐一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诗人、隐士。其主要活动于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人心态,风格清晰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6.
在晚唐诗坛上,马戴的诗放射出奇光异彩,特别是他的五言律诗,不但数量多,而且艺术成就很高,为后人所欣赏。其边塞诗具有盛唐边塞诗的气魄,同时马戴诗歌又具有晚唐诗人所共有的感伤哀怨气质,即晚唐余韵,这形成了他的诗歌特有的风格基调。  相似文献   

7.
晚唐诗歌中存在明显的家园回归情怀,这种情怀与晚唐诗人浓烈的家园意识密切相关。晚唐诗人运用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这两种最为常见的方式来表达他们浓烈的家园回归情怀。这种家园回归情怀的出现和表达是和晚唐特定的政治、社会背景,以及晚唐诗人的社会生存和心灵感受密切相关的。晚唐诗歌家园回归情怀的表达,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唐代诗歌由外拓向内敛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8.
晚唐诗歌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特征。盛唐是诗人与国家、民族、皇权合在一起,个人消融在政治原则中;晚唐是个人从原则中走了出来,表现的是诗人自我,这实质上是人的尊严的提高。以晚唐诗歌人情味特征为基点,放眼广阔的文学历史,可以看到一条逐步发展而又完整的人情味链索,晚唐诗歌人情味是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晚唐诗歌出现在盛中唐诗歌全面繁荣之后,难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再显辉煌,但"开掘""通变"和独辟蹊径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学史地位.以唐朝的社会、文化等为大背景,从诗人个人追求的矛盾性,世情、时事的深层次开掘,个性化创作世界的探求,审美意向的拓展和创新等方面解读晚唐诗歌特有的价值,让人们在炫目的余晖中体味晚唐诗歌的思想艺术风采与魅力,并认识领略其独特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试论温庭筠诗歌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诗歌显现出"艳"与"清"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取向,其中"艳"代表了中晚唐以后滋生于繁华都市中的艳俗思潮,是时代审美趣味的集中体现;而"清"则反映出孕育于山林乡野中的冷淡作风,是晚唐寒士心底式微的感怀与咏叹.这两种诗风在当时各自具有其现实基础和典型意义,展现了过渡时期晚唐诗风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1.
在晚唐诗歌璀璨的星空中。李群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湘楚文化滋养下的文化个性和抒情模式体现了对以屈、宋和庄子为代表的湘楚文化及其诗性思维方式的认同,其诗歌作品是对以迁谪和隐逸为主题的湘楚文化的反复吟咏和诗性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再创造。从情感的共时向度上看,其诗歌与晚唐普遍的末世情感也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育离不开诗歌,诗歌是最纯粹的艺术,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说,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上诗歌都比其他文学样式更优越、更适合。  相似文献   

13.
敦煌文献学以4—11世纪写本为研究核心,复杂的抄写形态与刻本文献在整理与研究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既是特性,又是难点。对敦煌诗歌文本抄写的原生态进行考察,透过抄写者、使用者等讯息,析论敦煌诗歌写本原生态呈现的文本功能,希望提供敦煌诗歌写本学研究的另一面向,并有助于敦煌诗歌文本多层次现象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在晚唐诗歌璀璨的星空中,李群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湘楚文化滋养下的文化个性和抒情模式体现了对以屈、宋和庄子为代表的湘楚文化及其诗性思维方式的认同,其诗歌作品是对以迁谪和隐逸为主题的湘楚文化的反复吟咏和诗性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再创造。从情感的共时向度上看,其诗歌与晚唐普遍的末世情感也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尚颜是晚唐荆门有名的诗僧。随着晚唐佛教的世俗化,尚颜广泛游历各地,频繁与社会文人交往,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尚颜的诗歌虽流传不多,但有着浓郁的佛门色彩,具有味之清、趣之雅、境之逸、格之高的审美特质,形成了他独特的美学风格。尚颜的诗歌或明朗或畅达,或清新或含蓄,给当时暗淡的唐末诗坛涂抹了些许亮色,对五代和宋诗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晚唐诗人李商隐以写情闻名于世,一千多年来,关于李商隐诗歌的接受和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晚唐到明末;明末到1978年;1979年至今。李商隐诗歌研究存在着六个障碍。研究李商隐贵在“原”商隐诗歌之“始”。  相似文献   

17.
唐五代敦煌金鞍山异名考郑炳林金鞍山,又名金安山,亦名金山,是晚唐五代敦煌地区常见的一座名山,在保存于敦煌文书中的晚唐五代碑文抄本、辞歌等文学作品、释门杂文、碟状及《敦煌录》文书中多次记载到金鞍山,当时敦煌地区的官府、民众把金鞍山作为敦煌的神山多次设坛...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作为晚唐诗坛重要的诗人之一,以其"幽美朦胧,深情婉约,含蓄艳丽"的艺术风格著称于当时和后世。特别是他幽美朦胧的诗风,与现代主义有着相似之处。通过对李商隐诗歌的解析,从象征、意象两个方面,阐析李商隐诗歌创作与现代主义的相似之处,从而探究李商隐诗歌的现代主义色彩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揭露和批判当时黑暗的政治现实,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热情讴歌祖国壮丽的山河,是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在艺术上,李白的诗歌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独特风格,对后世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晚唐时期,由于社会颓弊、国家衰败以及自身想匡正时弊却无能为力等诸种复杂情况,使得晚唐诗人对历史、人生、事物以及客观规律产生了理性思索和省思,反映到诗歌中则产生许多哲理性话语,使晚唐诗歌呈现出一种哲理思辨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