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济南市30所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态度进行问卷调查,表明: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较高,初高中体育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较低;男女教师之间的职业态度无明显差异,但是也较严重地存在职业心态的隐性流失的问题;职业条件、个人发展、职业前景、社会地位是影响体育教师的职业态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此提高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师对待职业态度的心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职业态度是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直接影响人的职业行为。笔者通过对全国14个省市47所高校的240名体育教师对待职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心理倾向等问题的调查发现,对职业持消极态度的体育教师有106人,占调查总数的42.4%。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影响体育教师职业态度的核心因素是社会偏见。鉴于此,笔者特提出四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简单的说就是体育教师本人对其职业的认知和态度,说的高雅点就是体育教师对其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但是就当下而言,体育教师的追求与向往还是千差万别的,来自一线体育教师的心声是令人纠结的:坦率的说有坚定职业信念的,但似乎更多的还是无奈与抱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来说是体育教师这一职业没被社会给以应有的"关注",从微观上来说是不被学校领导与同事认可,认为体育学科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瑟斯顿态度等距测量法 ,制定“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态度量表” ,对我省九个地市的 2 74名中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从总体上看我省中学体育教师是比较喜欢自己职业的 ;男女教师之间的职业态度无明显差异 ,但是 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职业态度明显比 35岁以上教师差。调查结果还表明 ,在态度结构上 ,认知水平较高 ,但情感部分存在矛盾 ,认知与行为倾向不太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瑟斯顿等距量表法设置了体育教师职业态度量表,对我省12所高校的206名男女体育教师施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这个队伍的职业态度还是比较好的,其中,老教师态度最好,中年教师次之,青年教师再次之,但职业态度的结构不稳固,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体育教师职业态度的内、外各种因素,并提出了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以及培养他们良好职业态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师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心理状态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变革,使体育教师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影响着体育教师的角色期望和职业态度。体育教师作为教师中的一员,自然也概莫能外。由于体育教学有较大的特殊性,对空间、时间、器械等要求较高,因此,体育教师要付出更多。  相似文献   

7.
所谓职业态度是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直接影响人的职业行为。本调查通过对我国14个省市,240名高校体育教师对待职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心理倾向等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皆在完善体育教师队伍的参考建议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体育教师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心理状态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变革,使高校教师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影响着高校教师的角色期望和职业态度。随着社会的变迁,高校体育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选择中南地区代表三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在职体育教师为被测,对体育教师与其教学行为相关因素做了深入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体育教师职业态度与其教学正相关,教学行为对其职业态度有显著影响,不同职业态度水平,其教学行为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坚定学习信念,加强学习策略训练,优化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态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向陕西高校体育教师就职业态度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要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师的潜能 ,应加强职业态度的教育和培养 ,提高职业地位和待遇 ;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 ,健全自我控制能力 ,处理好自尊和自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吴云亮 《精武》2012,(18):60-61
随着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师资作为学校体育现代化考核体系中重要指标,如何重构体育教师的核心能力模型已成为现阶段学校体育学研究的重点课题。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文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高校体育教师、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柱心能力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模型构建共分成3个模块,一是职业专业能力,二是职业方法能力,三是职业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角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它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和学生参与下共同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体育教师是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社会文化科学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体育教师是以对学生身心发展施加特定影响为其职责的人。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体育教师代表了社会年长的一代,是一定时代与社会意志的代理人。社会期望体育教师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楷模,体育文化科学的权威,特定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体育教师应该反映历史和现实中最美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惠振宇 《体育世界》2011,(11):24-25
体育教师职业化要求加强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教育,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加强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教育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教改背景下对体育教师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应当从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本质特点入手,选择动态的、现实的、多元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焦虑的社会地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经济待遇、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三个方面,对引起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焦虑的社会地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在于“知识”,认为要正确认识运动技术,并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修养,才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提高,进而将职业焦虑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以职业生存状态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从个人因素、工作特性、组织支持、社会支持4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工作特性、组织支持、社会支持均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显著相关,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包括:(1)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工作的期待和兴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2)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与健康紧密联系的特点,以及在工作中特有的成就感和挑战性;(3)学校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的合理评价和积极鼓励;(4)家长及家人朋友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的支持。由此提出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1)加强体育教师文化建设,提高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和群体凝聚力;(2)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体育教师工作成就感;(3)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4)借助社会体育发展的热潮,提高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识和价值认可。  相似文献   

16.
1.困境的探析当前社会、学校和职业3方面因素造成了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困境,大量研究表明中学体育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较低,社会对于自己的职业缺乏认可,并感到工作压力大,工作待遇不如意,一些体育教师因之产生了职业倦怠。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社会转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这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中学体育教师来说是挑战但也是机遇。2.发展的契机目前我国正处在一场牵动广泛领域的深刻的社会转型、社会变革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也是造成中学体育教师职业…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运用我们自己设计的调查表对报考西安体育学院的陕西地区考生,西安体院91级新生和88级应届毕业生共1269人实施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的认知态度,以及他们自己作为未来体育教师的期望值,从而了解这三种学生当体育教师的动机水平。研究的结果表明,考生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评价最高,新生次之,毕业生最低,大多数考生认为体育教师在社会中的形象较好,在中学中作用重要,体育教师政治地位适中、经济待遇较差,有少半考生认为人们对体育教师不尊重,绝大多数考生对自己当体育教师的期望值很高,认为当体育教师有前途,自己将来能成为好教师,为体育事业做出较大贡献。考生的动机水平中等偏高,新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评价明显低于考生,他们的期望值为中等偏高,动机水平低于考生,属于中等。毕业生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评价最低,虽然有一半毕业生认为体育教师作用重要,但大多数毕业生认为体育教师在社会中的形象不好,政治地位低,经济待遇差,工作辛苦但受不到人们的尊重。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我国的体育教师大多数不合格,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的体育教师,但他们却后悔上了体院,将来如果有机会改行,绝大多数毕业生准备改行。所以,毕业生当体育教师的动机水平很低。  相似文献   

18.
体育系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角色认识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体育心理调查表"对西安体院91级学生时隔3年前后实施两次调查,以了解他们对自己将从事的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态度和动机水平有哪些变化。结果表明,对"体育教师职业角色"低评价比率增加,对"是否改行"持否定态度人数增加。对"自我评价",绝大多数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9.
对体育系学生未来体育教师职业态度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体育系毕业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对体育教师职业态度显示低评价、高情感和低意向。他们多数人自我评价不低,但当体育教师的激励力量不够强。  相似文献   

20.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基础保障和必然要求。在以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前提的体育教师职业核心素养研究是当前体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运用扎根理论,采用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方式,对CCTV体育频道《我是体育教师》栏目中义务教育阶段26位卓越体育教师受访视频的转录稿进行三阶段编码,构建卓越体育教师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职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专业修养3个方面。通过分析他们的职业成长路径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卓越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形成机制为:教师原生形态是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基础,教师入职后的职业发展认知是形成其核心素养的动力源泉,而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其核心素养形成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