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黄立参 《广西教育》2012,(25):45-46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公认最难的是作文教学,让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则是批改作文。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遵循着“学生写,教师改”的原则,弊端是老师辛辛苦苦地改,学生走马观花地看,收效甚微。为此,笔者在《指导小学生自改与互改习作新思维》的课题研究中,尝试改变教师批改习作一包到底的做法,提倡作文由学生自改和互改,体现作文教学的过程性与合作性,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与潜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英语写作是整个英语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对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有效的批改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学生自改,学生互改,师生共同批改及个别面批相结合的方式,以追求作文批改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师最头痛的工作莫过于批改作文了.许多语文教师为了使作文批改发挥真正作用,已将精批细改、独批独改、“越俎代庖”转变为学生自己动手、自批自改或互批互改。可是由于种种缘故.改革刚起步。便举步维艰,只好叹息作罢。可是.实践表明.原来那种以教师独自批改为中心的方式陈旧僵化.投入多.收效少。  相似文献   

4.
刘春芳 《学语文》2011,(3):50-51
作文评改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应该成为中学作文训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作文的自改能力?下面几个方面是关键所在。一、启“识”“识”.是指学生对自改作文这一做法的认识。对于自改作文,学生的初始认识是不够到位的。有人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的职责,学生是无法胜任的;  相似文献   

5.
领导检查作文 ,对作文中有个别字未改出而“委婉”批评 ;家长看孩子的作文因一个错别字未改出而说老师不认真 ,如此种种 ,将一个巨大的“改”字压在了语文老师的身上。“改”成了衡量一个老师工作态度的尺度了。“文章不厌百回改” ,这句话没错 ,但这是对习作者本人而言 ,如果用在老师给学生改作文上 ,那么 ,语文老师就是长个三头六臂 ,不备课 ,不上课 ,也无法完成这“百回改”。“改”在作文教学中真的那么重要吗 ?如果简单地说“是”或“否” ,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批改作文只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手段之一。要想通过批改作文来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抓好作文批改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努力在“批”上下功夫 ,提高学生自改的能力 ,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改“详批”为“略批”,留自改空间由于平时教师的“详批”、“精批”,使得一些学生的“改”成了一句空话 ,批改成了“包办婚姻”,学生自改没有空间。因此 ,笔者把学生习作的批改定位为 :指点迷津。即教师根据习作的要求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方向性的略批 ,指出文中的优缺点 ,“可以在作文本上 ,做一些符号 (写上一些方向性的话 ) ,让…  相似文献   

7.
“作文不厌百遍改”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很多瓶颈。首先,学生不知道改什么;其次,不知道怎么改。这一切的根源在我们老师的作文批改方法。传统的作文批改主体是老师,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老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批阅打出分数指出优缺点,写出“选材典型”、“叙述生动”或“内容空洞”、“中心不突出”之类的笼统评语。对于老师费心费力圈点批注,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关心得了多少分,至多再改几个错字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自改为中心的作文批改法,教师怎样获得自改的反馈信息呢?具体做法是: 一、建立层层评议、推荐制。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作文自改小组。每个组员对组内所有同学的文章都悉心批改(包括作者自改),批改后,将作文统一交给小组长。小组长用书面形式,对组内同学的文章的长短处作一归纳,评议,并挑选作文数的一半(尽量有好、中、差等)推荐给自改组。自改组长又根据各小组推荐作文的自改、评议,总结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教学系统中,评改是一个重要环节。叶圣陶曾说过,作文批改实为作文教学之“要着”。怎样才能科学准确地使用好这一“要着”,使作文评改在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过程中发挥其功效哟?这里谈谈我采用“三层面循环评改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一点做法。所谓三层面循环评改法,概括地说就是由老师总领指导,老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自己三个层次交换进行、循环评改的一种作文评改方法。具体做法如下:(一)一层面老师对学生的评改  相似文献   

10.
赵卫国 《考试周刊》2009,(19):53-53
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精批细改,随着时间的推移,作文精批细改的弊端也日趋显露。在《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的驱动下,作文批改方式已向着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发展。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新课程的热切呼唤,为学生参与作文批改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对传统作文批改方法进行改革便萌生。从改变教师及学生的陈旧观念开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逐步使学生掌握一套评改作文的方法。这过程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有效提高了学生作文评改的实效。实施作文批改方式的改革,打破老师全盘包揽改文,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文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 ,而事实上大部分却由教师在越俎代庖。学生写作文往往是“一气呵成” ,很少回头去看 ,即使是看也是走马观花 ,把改的任务交给了老师。这样 ,老师则成了批改作文的主体 ,而学生反倒成了“旁观者”。笔者认为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能只重视写 ,而更重要地是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应把学生由“旁观者”推向作文的主体地位 ,逐步实现从以教师的批改为主到以学生的自改和相互改为主的过渡。一、以名人范例引导学生重视作文修改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 ,无论古今中外都在修改上下过功夫。我国北…  相似文献   

12.
为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我们对作文的批改方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批发模式。 一、示范性批改。即教师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做细致全面的修改评点,具有示范性。主要运用于学生自改作文的起始阶段,让学生在老师的精批细改中了解作文修改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而逐步通过自改练习,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根据这一要求,现将自己运用“五步指导法”,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尝试,赘述于后,就教于大方。 一、针对“学生写教师改”的弊端,提出问题 传统的作文批改(即同步教学作文批改)是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起来,背着学生在办公室批改。教师精批细改,费尽心血,但学生并不明白教师是怎样批改  相似文献   

14.
在与语文组的老师们进行交流时,大家都为作文批改的方法与效果产生了一些困惑:有些老师认为,任你精批细改、费时劳神,可是学生似乎并不领情——没有几个人能比较老师批改前后习作的异同,他们大多只扫一眼最后的得分,极少数同学会读一读老师给的总评;也有老师认为,为学生面批作文,苦于时间有限,只能找少数学生面谈,对其他学生有失公平;还有老师觉得,既然老师批改的作文,学生也不愿去认真领会,还不如让学生自己改,可这又与上级检查“精批细改”的要求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一九六三年三月提出了作文批改“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一九七八年三月又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叶老这一语文教育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许多有志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老师在实践中摸索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规律,总结出了重点改、轮流改、  相似文献   

16.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批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达到“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地,把作文的修改权还给作者,这才是合乎规律的教学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谈面改作文     
辛辛苦苦批改作文而“徒劳无功”或“劳而少功”,这是语文老师长期以来共感苦恼的问题,不少关心语文教学的同志曾多次提出“面改是个好方法”,给语文老师批改作文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语文老师给学生面改作文犹如钢琴教师之给学生调教指法、体育教练之给运动员纠正动作一样,是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8.
陈明杰、陈永睿老师的《学生互批作文之不足说》(《语文教学通讯》2000.7)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指出了学生互批作文的不足。陈文审视的角度仍然没有超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作文批改观念,学生互批作文的不足,完全是在教师“失控”的情况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批改的不足。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互批作文的过程实际上由传统的单向批改变成了三向循环批改,其相互关系如图示:1.陈文中阐述互批作文不符合信息反馈原则,不利于作文教学。其实,只要在教师主导下,这种互批互改学生①学生②老师评讲教师老师批改信息反馈不仅仅局…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老师独阅作文,学生只看评语或评分的作法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效果越发欠佳。通过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后,我采取了一种颇受学生欢迎的作文批改法,即老师批改、学生自改、互改,集体评改。这种师生共同参与评改作文的作法,使学生从中得到很大的锻炼,他们不但学“游泳”(写作文),还须学当“教练”(评改作文),这样边学“游泳”边当“教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我的具体做法是:一、凡老师批改的作文,除在课堂上集体评讲外,还留给学生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单个倾听学生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师  相似文献   

20.
杨金 《云南教育》2001,(4):12-14
云南语言学会副会长程家枢教授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很对。修改文章,是作者提高认识,校正思路,修正错误,加工润色的好方法。老师改作文,要尊重作者的意愿,不要大删大改,不要包办代替,不要伤筋动骨,而要善于引导,多就少改。目前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主要有: (1)全批全改; (2)全收略改; (3)全收轮改; (4)当面批改; (5)学生互改; (6)学生自改。   学生互改,是学生间的互相学习。因为学生的文化素质,认识水平,生活经历,活动圈子等条件基本相似,最利于互相比较,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生自改,最利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