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研表明,某市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同程度或不同时期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较普遍.职业倦怠不仅损害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教学质量.探究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消解之策,对提高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琳 《学周刊C版》2015,(7):19-20
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向青年学生普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大责任。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之所以会产生职业倦怠,与教学观念的保守密切相关。如果高校能从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有利教学的环境,帮助思政课教师完成从灌输式教学到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将会改善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并最终达到缓解乃至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目的,最终使我国的思政课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近年来,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独立学院自身的特殊性,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管理制度的缺陷、学生方面的原因等客观因素;也有教师个人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的成就感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通过对豫西南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成就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缺乏成就感,一些教师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焦虑和职业倦怠等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成就感,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加大重视程度、改变教学观念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多渠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11月14-15日,由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2015年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评选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通过说课、教案展示、专家评议等环节打分排名,我院思政课教师钱镜伊勇夺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一等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师。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队伍面临着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没有很高的个人成就感等,这样的职业倦怠会影响到高校思政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改善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出发,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从学校以及辅导员本身提出一些思考性对策,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7.
徐依成 《文教资料》2010,(10):196-198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日益凸显。深入探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对提高校辅导员的身心健康水平,以及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正才 《大学教育》2019,(3):169-171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高校必须拥有一批健康向上、知识渊博的教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是阻挡高校教师发展的一大难题,通过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可知,目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热点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教师伦理道德缺失、职业期待淡漠、职业生涯规划凌乱、工作计划缺乏安排。针对这些热点问题,高校可以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自身因素出发,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安徽省600名高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安徽省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三分之一左右的高校英语教师认为自身不同程度上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几乎所有高校英语教师均认为职业倦怠会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安徽省高校英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多样。大部分存在职业倦怠的高校英语教师均不同程度上希望能在职业倦怠方面谋求改变,并表示所在高校未专门针对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进行教育指导。提出的建议为:英语教师积极内省,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积极完善相关制度,解决职业倦怠问题;加强相关教育指导,解决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施爱民  王美荣 《文教资料》2014,(26):150-151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特点、作用和实现途径等的认识偏差,导致人们对思政课"个体价值"的误读,出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视同仁"、"思政课专职教师与辅导员一体化"等一些意在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但实际效果截然相反的规章制度与改革措施。因此,为了加强促进思政课的建设,首先要正确认识思政课的本质与功能,采取相应措施纠正观念偏差。  相似文献   

11.
陈冠龙 《考试周刊》2010,(37):197-198
高职思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职业倦怠,对教师自身、学生的成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造成了负面影响,如何缓解职业倦怠的症状,关键在于教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发生职业倦怠的集中人群,其中高校辅导员表现尤为突出。由于职业倦怠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应该从制度和人文关怀等角度减轻高校辅导员倦怠,提高其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当前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往往扮演着教师、心理辅导师等多重角色。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状况往往决定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问题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客观存在的现实。文章探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职业倦怠的表现,并着重从社会、组织及个人三个层面探讨其成因,并尝试提出消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对“90后”、“00后”大学生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职责,其自身各方面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多而不优”、“多而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亟需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基于此,我们将从考察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问题入手,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分析的视角,探讨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结构,以期从实践上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提供可行性方案,从理论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教学易陷的误区有:(一)喜欢从自我出发;(二)讲课发"飘";(三)"课件依赖综合征";(四)职业倦怠;(五)喜欢做"工蜂",不会做"啄木鸟"。针对上述误区,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引导、帮助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逐步走出误区,不断成就工作业绩。  相似文献   

16.
"学为人师,身正为范",师德作为教师职业的道德准则,是衡量教师队伍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教师正在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生力军,在新课程实验改革过程中,"80后"也正显示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但在师德问题上,也表现出这个群体的弱点和缺陷。文章针对高校"80后"思政课教师师德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加强"80后"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的策略,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收集大量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与理性思考,提出探索缓解思政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对策,以此激发思政教师工作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区)、高校三级培训体系,思政课教师的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界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的理论、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逐步深入,但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协同的研究相对滞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协同是指国家、省(市区)、高校三级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之间及每一层级相互协调培训目标、组织领导、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评价反馈等,使培训体系整体结构和功能最优,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培训质量。协同的前提是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培训需求,协同的过程体现为国家、省(市区)、高校三级培训体系在非线性作用方式下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协同的机理表现为培训主体协同共生、培训要素协调推进、培训时间前后连贯、培训空间上下联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培养思政课教师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一些思政课教师出现的自信心不足、职业倦怠、情绪管理不够、良好心理品质不高等问题,提出:通过培养理性平和的心态、增强专业自信、加强对心理品质的重视等措施,培养思政课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这对于培养优秀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通过对近几年对体育公选课实践教学和高校体育老师的观察、调查和访谈,了解到高校体育老师存在工作懒散、自我价值缺乏、机械性重复工作、创新点少,工作满意度低等现象,与心理学上职业倦怠有较大差异,与职业懈怠较为贴切。因此,找出高校体育公选课教师出现职业懈怠的真正原因,对提高高校体育公选课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师现状有较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