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政策执行以政府资源投入为基础,政府教育改革以政策工具的选择为基点.本文在对政策工具选择与资源的关系、政策工具分类理论探究的基础上,从冯德尔多兰关于政策工具的两大特性即扩展性与限制性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师资均衡政策工具,认为,立足自身资源,寻求基于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扩展性政策工具选择,是实现教育政策优化与效能持续改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政策工具是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手段与途径。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政策执行就是政策工具选择的管理过程。从政策工具分类的角度审视T市刚性中小学教师交流,对于作为政策施为对象的教师来说,强制性和诱导性教育行政指令是开展教师交流的常态政策工具。这使得T市教师交流政策颇具有激进和功利色彩。教师作为政策工具施为对象,具有区别于其他教育资源的特殊性。教师不仅仅是教育政策被动的承受者和指令服从者,教师可以是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领导者。增进公共利益需要选择正确的政策工具,这不仅包括准确理解和定位政策工具。还需要明确政策工具作用对象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以罗斯韦尔(Rothwell)和泽格威尔德(Zegveld)的政策工具作为分析框架,对1978年以来的59份具有代表性的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研究,探索来华留学教育政策工具运用与选择方面的特征、不足与基本规律.结果显示:相对弱势的供给型政策工具、优势明显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匮乏的需求型政策工具是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文本的表征.我国需要加强政策顶层设计,优化各政策工具组合结构并激发社会参与力度,促进各发展要素协调运作,发挥政策实施的独特价值,以实现来华留学教育政策工具多样化、均衡化运用.  相似文献   

4.
政策工具是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促进社会公共问题的有效解决或者达成既定的公共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机制,理应成为转型期我国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研究一个崭新的视角。在剖析政策工具的内涵、分类及其选择模型的基础上,探讨政策工具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政策工具自身的特性、政策目标、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和环境等五个影响因素揭示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工具"原因,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矫正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制定整体历经了探索借鉴、封闭单一的初建阶段;全面开放、多元发展的改革阶段;快速发展、统筹协调的完善阶段;注重实践、优化质量的深化阶段。其中供给型政策工具在初建与改革阶段使用的频率较高;环境型政策工具在完善阶段使用的频率较高;需求型政策工具在深化阶段使用的频率较高。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全面运用三种政策工具,推进教育政策法律化进程;突破政策工具的应用障碍,促进教育水平高质量发展;坚持政策工具的灵活变通,构建多元价值导向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对西部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着重大意义.以贵州省为例,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政策工具与政策价值的二维分析框架,对2013年至2020年贵州省的教育扶贫政策文件进行文本量化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型政策工具是贵州省教育扶贫政策的首要选择,供给型政策工具次之,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极度匮乏且手段单一;三大政策工具内部各种方式的选择并不均衡;政策工具在价值维度主要分布于社会进步层面,运用于个人能力发展层面的需求型政策工具最为稀缺.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优化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内部比例、调适政策价值取向关注人力资本提升,可作为西部地区教育扶贫政策工具优化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7.
政策工具研究是教育政策学的一个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加强政策工具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蕴含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政策工具在教育政策系统中的地位、政策工具研究是教育政策学的工具论基础及政策工具的能量等观点,并分析了政策工具研究与转变政府职能的关系及其对教育政策运行的影响,同时,本文指出应警惕“工具主义”所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政策工具选择作为提升政策执行绩效的知识而变得日益重要。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政策工具的有效选择。在政策网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系"和"制度"双重嵌入性分析框架来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工具选择进行解释。结果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强制性工具为主、其他多元化工具为辅的政策工具选择结果,是在国家发展战略、治理方式、政策执行机制所构成的制度背景中,由政策网络的规模、边界、连接性、凝聚性、权力关系、行动者策略等网络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对西部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着重大意义.以贵州省为例,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政策工具与政策价值的二维分析框架,对2013年至2020年贵州省的教育扶贫政策文件进行文本量化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型政策工具是贵州省教育扶贫政策的首要选择,供给型政策工具次之,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极度匮乏且手段单一;三大政策工具内部各种方式的选择并不均衡;政策工具在价值维度主要分布于社会进步层面,运用于个人能力发展层面的需求型政策工具最为稀缺.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优化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内部比例、调适政策价值取向关注人力资本提升,可作为西部地区教育扶贫政策工具优化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0.
对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工具选择偏好进行分析有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基于施耐德和英格拉姆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49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计量与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工具存在权威工具使用手段同质化、激励工具使用形式单一化、能力建设工具使用过程低效化、学习工具使用频次不足等问题。为此,应当通过以下途径不断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工具选择:优化权威工具组合形式,科学选用多种政策工具;促进激励工具使用的多样化,增强政策执行效果;凸显能力建设工具的长期利好,深化政策持续影响力;发挥学习工具的核心优势,开放基层治理局面。  相似文献   

11.
政策工具的选择对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的政策工具的选择,先后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视角、新公共管理视角和“新治理”视角。伴随着“新治理”范式兴起的政策工具选择的“新治理”视角不仅是对以往研究政策工具的“工具论”视角的超越,而且将政策工具提高到了公共治理的高度,提出了注重公共行动相关参与主体的有序合作的新要求。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在应用该理论时应注意考查其与国情的适应性,从中提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元素。  相似文献   

12.
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政策实践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我国教育政策实践的范式。教育政策实践范式的三个基本范畴是教育政策文本话语模式、教育政策价值选择和教育政策活动特征。在我国教育政策实践范式的历史变迁中,教育政策话语模式由"政治本位"、"经济本位"转向"教育本位";教育政策价值目标由"平均主义"、"效率优先"转向"有质量的公平";教育政策活动特征由"经验决策"、"理性决策"转向"科学化、民主化和系统化决策"。  相似文献   

13.
对政策网络与政策工具关联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策网络是政策科学中新的研究途径,它对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提出了具有中观层面的解释和观点。政策工具研究属于政策科学微观层次中的实践领域,着重于分析公共部门的治理技术。政策网络与政策工具密切相关,对二者关联性的探讨能更准确地把握政治与行政、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表达,也是政府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理性工具。但由于其是在现实条件基础上选择最优化的手段来实现目标,所以难以规避政策工具运用的“有限理性”。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对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收集、整理、编码和量化分析,采用教育政策工具和教育发展要素的框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在政策工具运用上存在能力限度、效率限度和可持续性限度。为了更好地超越其限度,未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应至少实现政策工具使用从“过溢”向“均衡”转变、运用自愿性政策工具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和政策制定的“即时性”向“可持续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都对开展农民工教育提出要求,当前的农民工教育政策之所以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处于政府部门及各地"自发"的状态,缺少更高理念指导下的统筹协调。维护社会平等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农民工教育政策应在社会平等的理念下进行调整,从根源上解决农民工教育政策低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不断演变,教育政策重心经历了"政治为本"到"经济为本"再到"育人为本"的嬗变。教育由工具功能向本体功能回归,体现了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深化;教育政策变迁中存在着"路径依赖"问题;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应保持适当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政策贯穿整个教育管理活动,每一种教育管理行为的发生都来源于一定的教育政策。近年来,在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环节中,"人"的主体不断增强。对"人"的关怀往往是基于对抽象化的人的分析,在话语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人类学现实——人的性别存在。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社会性别理论的兴起,丰富了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在教育政策研究中纳入性别意识,能够使教育政策研究更加贴切于"人"的存在,更富有"人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政策执行监测与评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相关重大教育政策、重大教育改革项目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建立和完善教育政策执行的监测与评估体系。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主体是由教育政策执行者、专业机构、行政部门和立法机关、公众和大众媒体以及跨部门的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委员会等组成的多元复合体。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涉及教育政策成本、教育政策需求与满意度、教育政策执行力、教育政策影响与结果的监测与评估。建立复杂、动态、立体的教育政策执行的监测与评估机制,是实现对教育政策的良性监测与评估,最终促进并保障政策目标达成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公平与学费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取决于政府效用与教育公平的匹配情况,当存在完善的贫困生资助制度时,二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兼顾,高学费、高资助政策是满足激励相容条件的最优选择.但就我国当前而言,由于资助制度不完善,高学费仍会冲击教育公平,政府必须通过高财政投入来控制学费水平.此外,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有较大不确定性,应据此制定差异化学费政策.  相似文献   

20.
政策的成效取决于政策内部各种政策工具的设计与建构,政府通过科学设计和选择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工具,能够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方式,具体分析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工具的特点,发现政策工具中存在过溢与不足,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