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锦群 《教育探索》2006,(12):10-11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诸多偏差。如: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学科化倾向,研究性学习的成人化和专家化倾向等,这些认识误区有必要加以揭示和廓清。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备受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历史教学改革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于是,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开始引起学界的热烈讨论,一些刊物为此开辟了专栏,一些出版社还推出了系列丛书。但是,冷静反思,人们对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尚存许多误区,亟需澄清,以利于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义和价值愈益为人们所认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被视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我们看到,不少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同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存在着种种误区,有些学校只是把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时髦”,以此“装点门面”,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前段时间,笔者在几所中小学观看了几节被叫做“研究性学习成果汇  相似文献   

4.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误区通过几年的实验与探索,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任何新生事物在产生之初,由于人们认识上的模糊和行为上的偏差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误区。受传统分科教育的积习与应试教育的束缚,加之课程实施本身的复杂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误区或偏差。(一)以“活动课”、“学科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生自身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为核心,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促进学生理性、感性和技能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如认为“探究性学习就是科学研究”,“探究性学习的目的重在获得知识与结论”,“学生对于探究性学习是一片空白”,“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身的事”,“探究性学习只是面向少数尖子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要抛开接受性学习”,还有对探究性学习存在功能性倾向和学科化倾向的认识。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走出误区,探究性学习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建设是当前我国基础课程改革深化的新尝试 ,也是面对 2 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 ,全面推进跨世纪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建设对深化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影响深远 ,意义重大。但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 ,研究性学习还是个新生事物 ,广大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还存在种种误解 ,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解释 ,以便使研究性学习健康发展下去。误区之一 :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科研活动”。“探究性”(或研究性 )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点 ,但这并不能说研究性学习就是“科研活动”或“科学研究”。因为…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义和价值愈益为人们所认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被视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我们看到,不少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同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存在着种种误区,有些学校只是把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时髦“,以此“装点门面“,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义和价值愈益为人们所认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被视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我们看到,不少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同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存在着种种误区,有些学校只是把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时髦“,以此“装点门面“,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  相似文献   

9.
1 对研究性学习内涵的认识“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是目前在各类教育报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但是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各异。有“课程说”、“学习方式说”、“教学模式说”、“课程与学习交互说”等等 ,更有不少文章中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语焉不祥。很多学校在课程说的影响下 ,认为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 ,就是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这样做割断了它与各门学科教学的联系 ,结果“研究性学习”仅仅成了教这门课的老师的事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学的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 ,在学科学习中仍搞应试教育 ;还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0.
培养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针对目前忽视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现象和认识误区,在小学阶段开设研究性课程是必要的、可行的,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要与学校自身教育资源实际相结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相结合,与社区教育资源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