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丁菁 《科教文汇》2009,(30):231-232
本文从对绍兴地区的酒店调查所得的餐饮员工心理素质相关数据出发,对餐饮员工心理状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餐饮行业员工的心理普遍存在着对酒店服务业的认可度不高、较强的失落感、缺乏工作成就感、缺少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等问题,提出了增强餐饮员工对企业的心理归属感和自豪感、科学管理员工情绪、使员工获得职业成就感等提高餐饮员工心理素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本文就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大学生,解决其心理发展的共性问题,但不同大学生群体都有其特殊性,心理素质呈现出差异性。因此,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能一刀切,而是要立足于不同的学生群体,了解情况,把握规律和特点,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即加大员工的教育培训管理力度,以技能培训、基础知识教育为主,将培养高素质、精技术和厚基础员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将员工素质和技术转变成为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人才动力。本文就电力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进行探析,并提出了合理、科学的教育培训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要将心理素质教育很好的融入到思想教育的理论体系中: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弱的问题,近些年来由于心理素质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有所增多,心理素质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的正常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弱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大学生,解决其心理发展的共性问题,但不同大学生群体都有其特殊性,心理素质呈现出差异性.因此,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能一刀切,而是要立足于不同的学生群体,了解情况,把握规律和特点,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容忽视;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陈善勇 《科协论坛》2007,(6):160-161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大学生心理问题呈多元化和多极化发展的今天,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层次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艰巨的重要课题.为有效地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及时发现和化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文章从建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多层次、多渠道教育模式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钟春莲 《知识窗》2012,(7X):80-80
<正>中国人民银行赣县支行注重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以"阳光心情,共建和谐央行"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活动。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为员工搭建了"锻炼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的平台,创建了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促进了中国人民银行赣县支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实行"阳光工程"1.开展主题活动倡导广大干部职工从"关爱自己、珍爱生命"逐  相似文献   

11.
朱颖 《科教文汇》2012,(23):190-190,193
对于所谓的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后期兴起于美国的一门心理学思潮,这门学科是符合现代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启发与借鉴意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中职生的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以塑造中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内容,以丰富和深化中职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为手段,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组织系统为保障,构建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庄骁宇  刘金宝  孙凯 《科教文汇》2020,(14):103-105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社会行业联合的大方向,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又一创举。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横向课题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的意识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应当准确定位,充分认识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善服务机制和体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服务,充分发挥校、企、学生三方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和高水平技术,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帮助大学生提早适应社会,为建设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提供契机,实现横向课题质和量的提升,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3.
聂晓慧 《科教文汇》2014,(3):174-175,177
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审美创造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化学既是知识和技能教育也是人文素质教育。中学化学教育要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高技能劳动者目标.挖掘化学课本中的素质教育资源,使素质教育贯穿中学化学教育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刘丹 《科教文汇》2012,(10):162-163
大学生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认知社会与社会技能的培养,处理好人际关系,增强其心理素质,丰富其校园文化生活等。在大学校园中我们可以通过重视校园心理剧的价值,坚持校园心理剧的开展原则,加强校园心理剧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来推进校园心理剧,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田永果 《科教文汇》2014,(2):209-210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工会应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在关注教职工心理健康,提高教职工心理素质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思考与理论探讨,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薛美琼 《科教文汇》2012,(25):184-185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全面覆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发展教育,在做好新生心理档案的基础上,逐渐把重心放在心理发展教育上;应把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工作纳入其中;应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内,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走专业化建设、业务垂直化管理、规范化运行的路子;建立可靠、开放的高教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7.
宋燕芳 《科教文汇》2014,(11):215-216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现代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的教育、教学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近年来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但是,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各地、各校对其重视程度还不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尤其对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更好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本文就我校多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李玉蓉 《科教文汇》2012,(22):47-47,66
女大学生成才教育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性别差异,在加强思想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创新女大学生成才教育的路径,培养科学精神,提升心理素质,树立先进的性别意识,增强"四自"精神,为女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陈伟祥 《科教文汇》2014,(12):16-17
随着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及计算机网络在初、高等教育中的普及,社交网络在中国各大高校发展得如火如荼。社交网络渐渐地融入了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活动、道德行为、心理健康及学习态度等。作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新载体的社交网络应该受到各大高校教育者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重视。社交网络产生的影响不仅促进大学生与同群体及外界的交流,也可能因其信息传播的不当而对产生负面影响。因而,高校教育者面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思想教育新形式的社交网络,必须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剔除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不利因素,从而开辟大学生思想教育新天地,积极地对其进行疏导和科学的指引。  相似文献   

20.
张伟玲 《科教文汇》2014,(33):205-206
在我国高校建设的过程中,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展现出来,通过有效的高校心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素质。心理教学重在师生之间的沟通协作,如果能找到合适有效的高校心理教育中师生协作与互动的途径,就会从根本上影响高校心理教育的教学价值和教学发展,而目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就高校心理教育中师生协作与互动的途径做出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