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读了童志斌先生的文章《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之后,对文中的一些观点颇有质疑。  相似文献   

2.
<正>孔老夫子见学生宰予在大白天睡觉,发出了"朽木不可雕也"的感叹,认为宰予是块"烂木头",不堪"雕琢"。但你若去根雕馆,你会发现,在那里"朽木"绝对比"良木"的价值要高,更值得雕琢。因此我的观点是"朽木"更可雕。故事还得从一粒花生米开始说起……一粒花生米引发的谜案  相似文献   

3.
笔者之所以要“涂鸦”本文,最重要的“导火索”源于拜读了《什么样的人能当教研员?》(下文简称《“教研员”》,作者:山东省齐河县教育局韦清;《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24日第3版)一文,对韦清先生一针见血、直言不讳、击中要害地指出了教研员的水平、标准等方面的观点和非凡胆识击节称赞,同时,结合自己的耳闻目睹,对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研员的职责是什么的话题做一探讨,并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近日,广东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来我校听课,那堂课讲的是《再别康桥》,课后围绕诗歌教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老师认为诗歌教学要用“燃烧的激情点燃激情的燃烧”,这一观点引起了不少老师的共鸣,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诗歌教学能点燃激情那当然是一大妙境,但是,诗歌教学中激情一定要燃烧吗?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激情燃烧”?我个人认为,诗歌有不同类型,诗歌教学也有不同的内容选择,不一定要“逢诗必烧”。  相似文献   

5.
一人一票?     
小歌  lvy 《英语沙龙》2014,(7):104-107
“一人一票”听起来简单易行,推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因为其中涉及到很多复杂的议题。例如投票人的住址证明与公民身份的确定等等。“一人一票”是否代表每票具有相同的影响力?为何我们听过美国总统得不到大部分市民支持仍能当选?请看文章。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课”能扣人心弦?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最后的讲演”能博得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激情焕发了学生(听众)的热情。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教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伯恩斯坦),而要培养学生对本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情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都德的(最后一课),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之所以能非常成功地上了“最后一课”,他在课堂上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表现出“最后一课”的重大意义,韩麦尔先生用…  相似文献   

7.
巴尔先生本人,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吗?还有,次年教我们的吉小姐,是一位闻名遐迩的历史学家吗?再有,我复读的毕业班的老师S先生,也是一位举世无双的哲学家吗?想必如此,不过老实说,我并不知道;我仅仅了解这三人身上寄寓着传授他们课程的这种激情。他们就是用这种激情武装起来,一直下到我气馁的深底寻找我,等到我在他们的课堂站稳脚跟才放手,而他们的课堂显示,这正是我一生的前厅。  相似文献   

8.
亢小峰 《教育》2011,(10):31-31
私塾教育在公共教育面前,是否能占水一方?是否能补充公共教育的不足,是否能在主张个性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走越远?并与之和谐相处?这些思考不论是私塾里的“先生”还是孩子们的家长都得面对。在鼓励多元化、均衡化、尊重个性、注重发展以及鼓励各种形式办教育的环境下,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是否能够容纳并引导现代私塾走向康庄大道呢?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说做老师难,做一名好老师更难。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呢?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努力将自己打造成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善于反思、自主发展、追求卓越、富有激情、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不讲如何"学好"语文,而想谈谈如何"学不好"语文——也就是谈谈学语文忌怕什么。因为早有专家明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谁还不会"生活"?你看那些贩夫走卒即便识不了几个字,可哪个不是语言生动传神,讲起小道消息江湖传闻来活灵活现夺人心魄?可一到学堂里,几本书一念,几个先生一教,有些人却连话都不会说了。学校能“诲人”,也能“毁人“啊!  相似文献   

11.
一天早上,科勒探长刚到他的事务所,就有一个中年绅士迎了上来。中年绅士结结巴巴地说:“先生,我叫赛塞斯。我的一颗祖父传下来的祖母绿宝石不见了。我怀疑是我的弟弟偷的,但是他死也不承认。我不愿意让这件事诉诸法庭,您能帮我拿回宝石吗?”  相似文献   

12.
一双袜子     
一个晴朗的下午,我沿第五大街而行,忽然想起需要买双袜子。为何我只想买一双,现在原因已无关紧要了。我拐进跃如入眼帘的第一家袜店,一个不到17岁的男售货员迎上来,说:“先生,您要买什么?”“我想买双短袜。”他双眸闪闪发光,声音饱含激情。“您知道您进的可是世上最好的袜店吗?”我倒并未意识到这点,我是偶然进来的。“随我来”,男孩欣喜若狂地说。我跟着他到了店的后部。  相似文献   

13.
他和她结婚三年,感觉激情失去,麻木代替了激情。 他说,你怎么越来越邋遢?而她说。你多少天没和我说过十句以上的话了,你多少天没说过我爱你这三个字了?把我骗到手就这样啊?  相似文献   

14.
魏鹏 《语文新圃》2009,(6):22-22
我做编辑不久,收到一封请转莫泊桑先生的信,信是这样写的—— 莫泊桑先生:那一串项链,被你炒得沸沸扬扬,地球人都知道了。然而我昨晚重读先生的《项链》,疑虑重重,问题多多。单是标题我就很奇怪,这样一个老实、简单而又呆板的标题,怎么也能走红呢?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怎样才能提高办学效益?带着这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有幸与民办西安外事学院的董事长黄滕先生进行了坦率的交谈。他认为,高校办学者要有经济头脑。为加深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笔者考察了这所在校生近万人的民办高校,聆听了黄滕先生的研讨会发言和专场报告,...  相似文献   

16.
[开栏的话]汉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不仅维系在血脉上,更寄托于汉字上。汉字里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块活化石,都有一部历史,都隐藏着许多故事。我们可能天天接触汉字,但我们对汉字的了解有多少呢?了解了汉字,就能更好地运用汉字。作为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对汉字有所理解。陈寅恪先生说:"通经必先识字。"鲁迅当年已是学富五车,还去听章太炎先生讲文字,留下了厚厚的一本笔记。可见他们对汉字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苏未名 《求学》2023,(11):29-30
<正>你喜欢户外运动吗?经历了紧张封闭的高三生活,来到大学这个广阔的舞台,你有没有一种想参与户外运动,感受生命的活力与张扬的冲动?你是说打球、跑步这种运动吗?那可不止这些,比如说,上天下海,上山登极。喜欢户外运动的你,可千万不要错过大学里的这些社团或课程,团队合作的齐心协力,突破极限的热血刺激,乘风破浪,翱翔天际,在这里都能体验到。快趁着大好青春时光,一起体验户外运动的魅力,感受生命的律动与激情吧!  相似文献   

18.
引经据典往往能更好得表达作者的感情和观点,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错误地引用和不恰当的改动会引起读者误读作者的感情和观点,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本文将就梁实秋先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中的引用错误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与读者分享阅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9.
围绕电教手段能最优化语文教学这一观点,充分论述了其作用:激情引趣,释疑解难,陶冶情操,丰富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砖能用来做什么?很多人的第一个答案一定是砌墙。砖的用途只有这样一个吗?大家还可以举出砖的其他许多用途。可是,人们常常会因为物体的第一个用途或者是最常见的用途,而忽略了它其余的用途。类似的事例非常普遍。南怀瑾先生在其著作《历史经验》中引用了《庄子》中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