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原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活动。俗语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离开了生活这个大舞台,仅靠教师的语言分析与讲解是学不好语文的。《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一、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语文走进学生是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语文学习不是从进入学校那天开始的,也不是离开学校就结束,而是随时随地都有语文的学…  相似文献   

2.
特殊教育学校,是国家专门成立的对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学校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都应根据残疾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而展开。《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教学如何根据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一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是特校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学段听障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活为舞台,以活动为平台,尽量让语文学科教学走进生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语文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必然,传统的教育方法必须改进.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也是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培养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鉴于此,笔者建议:(1)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阅读时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3)走进家庭生活学语文;(4)走进学校生活学语文;(5)走进社会生活学语文.  相似文献   

4.
本课选自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七色光一》。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语文七色光一》,来复习和巩固这个单元学过的知识。你瞧,我们熟悉的学习伙伴龙龙和文文也来到了课堂。你们欢迎他们的到来吗?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学校组织“走进课文古诗词”活动,我有幸代表三年级语文教师上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李商隐的《嫦娥》一课。  相似文献   

6.
宋文俭 《教师》2010,(23):26-26
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势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业已悄然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语文课堂。本文拟以《山谷中的谜底》教学为例,谈谈白板技术在语文第一课时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7.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应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一、走进自然 案例:《走进春天学古诗》 活动准备 1.学生自愿结合,成立活动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目睹一位初一语文教师为了应付学校课改检查而上的一节公开课: (我们走进教室,看到学生桌面上只有一本语文课本,全班50多位学生只有两本参考资料,少数学生桌上有一本《小学生字典》或《新华字典》)  相似文献   

9.
现代信息社会中,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已经走进了不少学校。多媒体课件给教学增加了趣味性,但制作课件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从设计到制作定稿,快也需要一两天,因为每天还有一大堆的事物需要处理,做这项工作已经是见缝插针了。《课程标准》有明文指出;作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抓实课堂、拓展课堂、走进生活,对达成课标要求,对发展学生素质作了积极的尝试。一、文本引领,走进生活文本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知识,获取内心体验,产生共鸣。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思想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走进生活,与生活沟通。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中,最后在探究乌鸦被骗后…  相似文献   

11.
邵辉 《湖北教育》2007,(1):53-54
正当大多数教师热火朝天学习与实践新课程的时候,学校个别教师却认为,只要应试教育不变,其教法就不应该变。一位语文教师说,素质教育喊了多年,测试语文水平不仍然是基础知识、阅读、作文三大板块吗?只要内容讲到了、时间用到了、作业练到了,不愁考不好!这无疑像给新课程的实施泼了一瓢冷水。摇头者有之,观望者有之,有评课稿、有研讨记录、每周有一名校领导讲公开课。学校要求校委会成员每人蹲点一个学科组,引导每一位教师走进新课程。要求每个教师的案头必备《走进新课程》及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案例剖析》《新课程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陈兵 《快乐阅读》2013,(34):118
近几年我因多次参与校际之间的教研交流机会,了解了兄弟学校开展语文教研工作的新成果,丰富了我的语文教学经验,特别是部分学校开展的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很有特色,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为此我们语文组经过认真研讨,通过制定教学计划,以提高全体学生语文教学质量为宗旨,结合本校学情,尝试语文教学模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李璜 《课外阅读》2010,(8):140-142
一、教学思路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近些年来几经修改,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的节选课均做了保留。这无疑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又可以引导中职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遨游,从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中汲取营养。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多年来,每当课程到了这些节选课时,  相似文献   

14.
学校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赛课.带着一种期盼的心态,我走进了课堂.我期待这些已经站在讲台上5至10的青年教师能够树立起课堂的标杆,让自己对语文教学能得到充分的思考.一堂堂课,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的一次次对话.三位年轻的语文教师,三节课——《生命桥》《灰椋鸟》及《广玉兰》,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展现了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曹明海,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与语文教育博士点带头人。先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文学解读学导论》《语文教育文化学》《语文阅读活动论》《语文教学解释学》《语文教学本体论》《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等学术著作20多部,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同时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九五立项基金课题《文学解读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课题《语文教育文化学研究》、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研究》等近10项,曾获全国第一届教育理论图书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0多项。兼任中国语文学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语文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多种学术团体职务。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说:"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为了深入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假期语文教师培训班上,学校52位语文教师现场命题作文《我是这样学语文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老师们或凝神遥想,或奋笔疾书,或微笑行笔……回忆、追思、梳理,语文老师心中的学语文方法跃然纸上。52篇真实的学习故事,52位老师学语文的心路历程,52个精彩纷呈的学习样式,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发呢?  相似文献   

17.
夏学杰 《师道》2014,(11):58-59
孩子自从上了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正式学古文了--我说的不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而是学校自己另开设的--以前在幼儿园、学前班也学一些,但是要求不严。不像现在有学校自己印刷的校本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对学过的古诗、《三字经》都能背下来。儿子每天早晨想起要被老师过筛子,就急得直哭,因为很多时候他都背不下来。我问过别的省市一些家长,他们孩子学校也都有类似的校本课程,要求学生背的东西大同小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等。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要力求教学内容简约,教学方法简便,教学环节简化,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鞋匠的儿子》一文的教学,可从解读演讲,感悟形象;设身处地,走进内心;恰当取舍,丰满人物几方面入手,使教学简约、简便、简化。  相似文献   

19.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每个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心愿。实际上,语文教师花了不少时间精心备课,可传统的封闭、缺乏活力的教学模式却不尽如人意。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秋 ,我区部分学校以苏教版国标本初中语文课本为教材启动了语文课程改革实验。2 0 0 2年秋我区初一年级已全部采用了这套教材。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 ,认真总结试用情况 ,我们决定选择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含《专题》)课程作为课改研究的重点、难点。先后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开展了《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狼》《莲》《赛诗会》等一系列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广大语文教师从具体的教学实例中亲身感悟到如何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确立新的教学理念 ,做到较为准确地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一《课程标准》倡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