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近些年社会上非常流行的一个说法,反映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起跑线在什么地方?是中学、小学,还是幼儿园?谁也说不清楚。但总的趋势是愈来愈往前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反映出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期望。今天,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提高了。从总体上看,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我们在看到社会进步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因为人生不是百米冲刺式短跑,而是马拉松式中长跑,起跑稍慢并不能对最终成就产生决定性影响。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能在起跑线上抢先,或者最起码能与别人同时起跑,谁又愿意在起跑的时候就落于人后呢?经过长期宣传,"知识改变命运"已经扎根于社会意识中,公众普遍认同教育是人生最初起跑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城市家长打破头择校,农村家长一门心  相似文献   

3.
深度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时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堂,处于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点。人们常说,人的一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人生的道路中输了无所谓,因为你可以努力,将这一切弥补,但在起跑线上输了,就真的输了。英语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本文以深度学习为主题阐述了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4.
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观点,社会上曾有过讨论。有人认为,人生是一场长跑,教育不要太急功近利,学校和家长对教育、对孩子都要有平常心。这话,听起来有理,说起来也轻巧,但未必能纾解家长的教育焦虑,未必能阻止家长给孩子过度补习,未必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常识和现实都告诉人们,尽管人生是长跑,但起跑也很重要,人生充满竞争,有时一步跟不上,往往步步跟不上。  相似文献   

5.
正"输在了起跑线上,就输掉了孩子的未来!""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许多孩子家长义无反顾地大手笔"投资",对孩子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身体发育、兴趣爱好等等置若罔闻,不管不顾地将幼小的孩子投入到超前学习文化知识、超量学习文艺特长、超强度学习体育技能的洪流中,家长乐此不疲而孩子却不堪重负,家庭损失了经济积累,孩子也失却了童年的欢乐。多少年来,中国的孩子家长始终纠结着的这个"起跑线",真的起着那样的决定性作用吗?  相似文献   

6.
声音     
《教师博览》2012,(10):33-33
我最担心的是教育。教育是百年树人,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这就像土豆要退化一样,因为你教育出来的学生,再过十年,他就是老师,然后他再接着用这一套方法去教育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下去的话,教育就是在不断摧毁人。家长们都喜欢说一句话,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中国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中  相似文献   

7.
<正>开始笑得最灿烂的人,最终一定会成为人生的赢家吗?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殊不知,人生的长跑更看重耐力和持久性,一朝一夕的优势并不能代表所有,也决定不了到达终点的名次。倘若你输在了起跑线上,莫慌!所谓"流水不争先",只要不舍昼夜,奔流不息,每一滴水都能归入大海。爱丽丝·门罗,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家庭主妇。家中琐事让她无法像其他作家那样拥有充足的时间静心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都绞尽脑汁,在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中来回奔波。而女作家池莉却以自己教育女儿亦池的经历,揭示了国人在教育问题上的一些误区。池莉认为,人生没有起跑线和终点的区别,一切都是过程,那句流传甚广的话——"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混账至极。  相似文献   

9.
时下经常听到一些人提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愿这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经常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人,往往并不是真正关心孩子的人,而是关心孩子身后那源源不断的经济来源,为了让家长愿意掏钱,找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是关心你的孩子,关心你的孩子的未来,其实是在意钱.  相似文献   

10.
究竟怎么学语文? 很多朋友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自己其实也曾经是语文差生,到中文系时,感觉自己之前实在是在虚度人生,什么书都没读过.相比那些会背《老子》《红楼梦》,肚子里有几千首诗歌的人,我根本是读了"假语文",只有一头扎进图书馆去补习.如今我想写篇文章呼吁大家在母语的学习上不能急功近利,那是需要在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时间里抓住一切时间去积累才行,这才是不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1.
一、家长是幼儿教育的第一承载者家长是幼儿教育的第一承载者,也是幼儿阶段主要的教育者。在“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教育口号的影响下,他们从怀孕的  相似文献   

12.
于智博 《教育》2012,(34):62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阅读《"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将使你了解,什么原因导致担任学生会领袖的高考尖子生,被世界名校拒收,以及重点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在职场失利。《"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个性化教育之路》将使你思考,如何培养或成为有后劲的人才。《"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阐述颠覆性的教育理念:由父母精心  相似文献   

13.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直被家长们奉为教育信条。但是何谓"起跑线","起跑线"上有输赢吗?家长们为什么对此高度关注?本文拟一一探讨,以期引起家长反思,理性对待"教育的起跑线"。  相似文献   

14.
美伢:小新,要你补英语是希望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小新:我早就输在起跑线上了。美伢:你输了什么? 小新:遗传。  相似文献   

15.
7岁的孩子把《百家姓》背得滚瓜烂熟,是神童还是扼杀创造力的"被神童"?十几年的学习,唯一的目的就是在一场考试中拿个好分数,教育的目的是否已经被扭曲?一个本科生的培养成本,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人,"读书改变命运"更像一场输不起的赌博。"起跑线竞争"让读书改变命运成为赌博"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在中国广为流传、最令家长感到焦虑的话。在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的第一集《起跑线上》中,教育专家说,"起跑线竞争"正在让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潮流的反面。如今跨过"起跑线"看教育,教育更像一  相似文献   

16.
听完了过来人的故事,看看谁输在了起跑线?谁又赢在了起跑线?从他们身上你是否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对什么一问三不知还是已经胸有成竹地开始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2013,(16):12
郑渊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二十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他们的父母将人生的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定位大多数是:提高学习效率,缩短教学时间,增加训练时间,提高学生成绩。美其名曰: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一定让他们进入最好的平台,绝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实则错矣,人生漫漫几十年,求学阶段只是他们人生的一小段路,更何况教育只是"农业"而非"工业",是不可能马上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或付出多少就必然有多少的收获。有了这样偏差的价值取向,高中语文课堂的场景自然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  相似文献   

20.
伍泽民 《教育》2012,(13):5
有的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唯恐漏掉点什么,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上哪所学校?读什么书?上哪个补习班?家长无不周到入微。这种心态有人总结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