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顺口溜:“新时代的教师标准: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开得好班会,访得了家长。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解得了忧伤,破得了迷惘。Hold得住多动,控得住轻狂。忍得了奇葩,护得住智障。查得了案件,打得过嚣张。骂得过泼妇,斗得过流氓。镇得过泼皮,演得了三藏。”  相似文献   

2.
何瑛 《教书育人》2012,(34):14-15
如何在孩子、学校、家长三者之间搭建好平台,让孩子爱学,学得有效;让教师愿教,教得轻松;让家长会管,管得有用。一本家校联系本,它每天穿梭于学生、教师、家长之间,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家长的一些意见与要求,孩子可以及时了解老师、家长交流的话题,勉励自我,增强自省。用好它,一定是能起"一箭数雕"之功用。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当然也离不开家长们的重视和关心。要在孩子、学校、家长三者之间搭建好平台,让孩子爱学,  相似文献   

3.
谷立芹 《下一代》2013,(8):23-23
前段时间,杭州建兰中学教师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上教伟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红网络。这段视频用幽默的手法,客观地说出了应试教育的危害。这样的声讨,不仅道出了广大一线教师一肚子的苦水,也让我们家长深有同感。是的,今天的孩子实在是太累了,这也是我们家长的心声。正如视频中"陈独秀"的演讲内容所说"‘轻负高质’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  相似文献   

4.
某校一教师教生物不成,改教政治;教政治又不成,他老婆很生气,朝他吼道:"教不好生物、政治,教语文去!"此言不胫而走,一时间传为笑谈.语文教师见面就会调侃一番:"教不好××,教语文去!"  相似文献   

5.
<正>国庆假期,老同学相聚,谈及"站"好课堂,大家怨声一片,大多戏称所教思想品德学科如同"鸡肋"——学校不想开,学生不想学,家长不想提。在这种"生气课堂"上,思想品德教师很难上好课。然而,昔日班主任和颜悦色地向大家抛出高金英大师的"养心八珍汤":慈爱心,一片;好肚肠,二寸;正气,三分;宽容,四钱;孝顺,常想;老实,适量;奉献,不拘;回报,不求。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这美妙的‘八珍汤'是所有名师上好课的法宝,思想品德教师要想站好课堂,尤其需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名教龄近十年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我觉得在农村教好英语真不是一件容易事。首先是农村小学对英语教学不够重视,其次是很多家长不会英语,孩子回去以后没有家长的辅导,只能自己消化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这就对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必须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改变学生觉得"英语难"的现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在教  相似文献   

7.
当妈新标准     
<正>"下得了厨房,上得了课堂;做得了蛋糕,讲得了故事;教得了奥数,讲得了语法;改得了作文,做得了小报;懂得了琴棋,会得了书画;搜得了攻略,找得了景点;提得了行李,拍得了照片;想得了创意,搞得了活动;挣得了学费,付得了消费。"日前,这则被称为"当妈新标准"的顺口溜在网上走红,引发不少妈妈的吐槽,有人戏称其为"十八得了超级妈妈"。一些年轻妈妈对照这一标准,大呼压力山大,要求"减负"。对此,专家表示这些"负担"并无必要,年轻妈妈不要舍本逐末追求一些表面化的技能,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温暖和力量,这才是好妈妈的核心"技能"。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次,听到一位比较风趣的语文教师调侃:"你看那些数学老师、物理老师多好啊,找他们补课的学生多了去了。同是文科的英语也比我们有‘钱’途。"确实,太多的家长和学生对理科的重视度大大超过了语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埋怨家长的薄识,其实,造成这样的一种社会现状,有些时候也可能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感觉到幸福,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的学科,我们可以借助语文课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深远的影响,是其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0-3岁早教服务中的"送教上门"发挥实效性,就应通过早教师资的培训,为送教上门奠定自信的基石;通过优化组合,组建早教天使服务小组.在送教上门活动中,教师们要通过宣传、讲解让婴幼儿家庭中的成员全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细节上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家长,给家长及孩子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要让孩子健康成长,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关键。 有位家长,颇得意地向我讲述了他与教师的一次沟通经历。 他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在一次听写测试中,由于写错了6个字得了97分,在班级排57名。孩子进家门后一边拿着卷子一边哭着说:"我不乐意学习了,97分才排57名,真没劲!"家长听后对教师考试排名次  相似文献   

11.
一、开放日活动的设计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向家长展示办学理念、课程特色、教学过程的良好渠道。许多家长试图通过"开放日"了解教师平时教些什么以及怎样教,也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究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次学校年会中,某教研组展示了一个自编自演的原创小品—"疯狂吐槽"。节目以年级中的两个学习自觉性差、经常不完成作业、家长极力不配合的学生为原型,通过丰富诙谐的网络调侃语言,述说着教师工作的辛苦,独生子女教育中的诸多无奈,吐槽着家长对孩子溺爱造成的教师教育困境。这个表演得到在场大多数教师的认同,会场时而安静,时而哄堂  相似文献   

13.
赵克明 《师道》2009,(11):33-33
某校一教师教生物不成,改教政治;教政治又不成,他老婆很生气,朝他吼道:"教不好生物、政治,教语文去!"此言不胫而走,一时间传为笑谈。语文教师见面就会调侃一番:"教不好××,教语文去!"乍一听这雷人之语,真的感到惊诧莫名,而且有一种怒发冲冠的冲动。  相似文献   

14.
正说到教育,通常人们只想到学校教育。即便是学校,也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北京就流传着教育办得好的原因是"东城靠学生,西城靠教师,海淀靠家长"。而现实生活中,人的成长或许越来越多地依赖教育,但是仅仅依赖教育而不能主导自己如何选取教育的人是不能成长得很好的。客观上教育既可能成就一个人,也可能摧毁一个人,或许这就是莫言调侃自己能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是"上学少"。因此,要避免被教育所绑架,就必须自己对教  相似文献   

15.
<正>家访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和家长可架起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教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态是教师讲课时情绪的外在表现,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或好或坏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态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对中国当下的中小学教育,世人多有诟病,其中诟病最多的还是它的"应试取向":考试第一——教师教考,学生学考;凡考的必教,凡不考的可以少教,甚至不教。分数第一——对学生而言,谁考得好谁就是"王",就是"成者";对教师而言,谁教的学生考得好谁就是"王",谁就是"成者"。升学第一——学生、家长、教师都不约而同一起把目光投向所谓"重点""名牌",小学的奋斗目标是考上名牌初中,初中的奋斗目标是考上重点高中。高中的奋斗目标则是考上重点或名牌大学。这样的教育,无人不苦,无人不  相似文献   

18.
本人是一位有多年农村英语教学经验的教师,多年来最让我们头痛的是那些学困生。据笔者调查发现,农村初中有25%-40%的学生在学习上跟不上教学要求,学习成绩低得难以让人相信。每次考试成绩出来,老师无奈,家长苦笑,学生灰心。往往这个时候,学生、家长、老师相互抱怨,家长认为老师没有教好,致使自己的孩子英语成绩太差;学生抱怨自己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致使自己成绩不尽人意;老师认为学生笨,反复教过的知识,就是记不住,是差生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成绩。  相似文献   

19.
谢文彦 《江西教育》2012,(11):31-31
<正>笔者在教学中开展"先学后教"教学实验历时五年,教学成绩显著。我认为"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有以下亮点1.学生学得快乐。他们经过课前预习、课堂的合作交流后,阅读自信心增强,喜爱主动学习。2.家长满意。因为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3.教师享受教学的幸福。课堂上学生像演员一样潇洒说课,教师是导演,幕  相似文献   

20.
<正>一、"幸福文化"教育的提出当今,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好,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但是,他们感受不到幸福。长期以来,社会依然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和教师,以致学生和教师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造成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后果。学生和教师对学习和教学倍感枯燥、痛苦。另外,家长过分地看重考试成绩,对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不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