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政策驱动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是由高等教育本身来推动还是由高等教育之外的力量主导并强加给高等教育,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政策驱动模式。前者是高等教育政策"由内到外"的决策模式,后者是"由外到内"的决策模式。文章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由内到外"的决策模式、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由"由内到外"向"由外到内"决策模式的转变和中国"由外到内"的决策模式。文章最后提出,"由内到外"和"由外到内"两种政策模式之间的平衡应该成为制定高等教育政策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评价和质疑较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科学界定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辩证分析较少.笔者用大众化中高等教育系统变化的主要特征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主要方式两个维度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建立"力量-因素"分析框架,对"混合扩张式外延发展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解析,并提出多样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由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使高等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治理理论倡导"多中心治理"模式,对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治理理论视角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应实现保障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保障效率、实现良性互动等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社会、高校都应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构建高等教育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通过完善治理措施,切实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现如今,"互联网+"已经上升至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大大提升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质的飞跃。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与"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育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出了微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微课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应用中的新概念,希望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高等教育的"入口"膨胀与"出口"供过于求,高等教育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己经滞后。本文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法上借鉴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对现有的大学生培养模式状态进行科学的划分,并提出培养模式改进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7,(7):89-95
信息化战略是大学的主要战略,已成为"十三五"规划的六大主要方向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信息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随后,从机制创新、活跃社交、构建生态等角度,介绍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北航思路";在成功贯彻"北航思路"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北航模式"。最后,文章针对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设想。"北航模式"的提出,可为从事高等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台湾高等教育中的学生管理主要是以制度约束人;而学生的培养模式与美国相似,注重通才教育.这些都与大陆高等教育中"因材施教"和"厚基础、宽专业"的指导思想有一致性,但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上有着较明显的区别.文章从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与培养模式两个角度分析,具体阐述了台湾高等教育在这两方面的特点及与大陆高等教育的区别.最终提出了台湾高等教育中学生管理和培养模式对大陆高等教育的启示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模式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世界各国主要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基础上,提出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具有"大的非公共投入,小的非公共部门"的特点,即以公立学校强烈依赖非公共投入、民办学校发展迅速但是规模有限为主要特点.针对未来的改革,提出应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当前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特别是供给方资金提供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高等教育质量"这一命题中的"质量定义"、"质量责任"、"质量标准"、"质量保障的方式"等范畴存在的争议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可取得相对稳定的定义;高等教育的责任应由高等教育主体共同分担;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可以获得一致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应转向以预防为主的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但还未与区域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模式和机制。美国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也是产业链中产学研协同发展较好的国家。收集整理并分析了"研究三角园"的现状、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模式及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人们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此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本文从高等教育作为"高深学问"的本质、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从人权的平等等几个角度,对这种高等教育"英才"模式的合理性进行哲学论证并认为目前"高等教育"概念模糊是阻碍更高层次教育普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福建农林大学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工作,形成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通过实施"四项优化"和"七项措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提出"三位一体"群体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介绍了"三位一体"群体指导模式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三位一体"群体指导模式的实施方案和质量保障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伯顿·克拉克以"知识"作为其逻辑起点,以"工作"、"信念"、"权力"为主要范畴构建其高等教育的逻辑体系.为了应对高等教育系统在整合方面遇到许多难以描述和解决的困难,提出了三种权力协调模式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和市场.本文从市场协调模式的社会选择性与高等教育系统组织松散性是相一致的,市场协调得以发生的一般条件要素的自由与大学的权力的多样性和分化性相一致两方面论证了市场协调模式是伯顿.克拉克所推崇的高等教育系统权力协调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消费者市场、劳动力市场、院校市场中的市场协调进行了深入地透析.  相似文献   

15.
"国家、市场和学术权威三角协调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伯顿·克拉克在198年提出的,此模式是比较和分析各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经典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也不再只属于本国政府和市场,而是受到全球市场、国际组织的关注,在这种转变之下,新的高等教育研究理论视角也随之诞生。本文重点分析了几种新的理论视角,旨在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提供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主要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影响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本文从一个"二元二维"的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分析模型出发,对三种比较典型的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即保证模式、评估模式、认证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好的模式应与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相适应,模式研究的意义在于要充分发挥模式中好的一面,并规避缺点,以利模式的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开放性是当前世界教育的一大主题,而提高高效学习质量更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慕课"时代的来临在给高等教育改革注入一剂"强心剂"的同时,也对原有的学习生态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提出在全面剖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生态系统困境的基础上,根据"慕课"的资源共建共享、课程精巧设计、多维评价体系等建设理念,分别从三维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和立体评价模式等环节着手来强化学习的生态系统调节力、稳定性与发展性,从而促进整个学习生态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主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的两大对立取向。这两种取向都是"中心主义",属于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固思维模式。因此本文提出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逻辑是和而不同,并进而论述了高等教育"和而不同"的内涵及我国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从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的转变,推动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后勤社会化、内部管理机制等一系列高校内部改革,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早就引发了人们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提出了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强内涵建设,而内涵建设首先是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应处理好"数量与质量"、"使用与评价"、"培训与提高"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197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国际会议上,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将15%和50%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已从精英型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北京市高等教育率先进入普及化,如何适应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从精英化教育模式向大众化和普及化转变,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