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英语写作中中国大学生的汉语思维模式和中式英语往往会对其英语写作水平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列举大学生英语写作时容易出现的汉语思维模式和中式英语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及避免此类错误的方法,以此提高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式思维对中式英语句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汉语和英语不同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然而学生往往忽视了这种差异,因而在说写英语的时候出现了“杂交”英语,即中式英语。学生作文和翻译里出现的中式英语句子,体现中式思维对构建英语句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式英语”的大量存在主要是由思维方式差异、文化差异、母语的“负迁移”作用等原因造成的.“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望文生义、词汇冗余、文化词汇误用等.“中式英语”具有鲜明句式结构特点和篇章特点,可以通过加强词汇学习、加强语法学习、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增加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重视英语课堂教学,避免或减少“中式英语”的出现,让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进行地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英语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导致出现了两种具有争议的语言现象: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中式英语是不合英语规范和文化的畸形英语,而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社会文化特色的英语。在中介语与语言石化的理论基础上,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和中英思维模式差异出发来理解分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现象与特征,以及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我们对之应兼容并蓄:区分影响交际的中式英语和得体的中式英语,分析前者产生的原因,从而有效地避免;探讨后者存在的价值,应给予鼓励。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应更多地使用英语中的"共核"语言和词汇;对异域文化和语言采取开放、进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中式中介英语"是笔者根据"中介语"和中式英语"临时命名的,它虽然符合英语语法,但并不能为讲英语的国家所理解。要想把英语学好,就得转换脑海中的中式思维模式,培植英语语言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式英语"的大量存在主要是由思维方式差异、文化差异、母语的"负迁移"作用等原因造成的。"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望文生义、词汇冗余、文化词汇误用等。"中式英语"具有鲜明句式结构特点和篇章特点,可以通过加强词汇学习、加强语法学习、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增加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重视英语课堂教学,避免或减少"中式英语"的出现,让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进行地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8.
中式英语是英语学习中一只拦路虎。其形成原因可从四个方面分析:学习环境及目的的影响;母语文化及思维的影响;母语语言现象的影响;学习者心理因素的影响。针对中式英语的成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条件帮助学生克服中式英语,是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英译时事政治术语,最易产生中式英语。从汉语负迁移视角看,产生中式英语的原因主要有文化负迁移、思维负迁移和语言负迁移。应根据时政术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更要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进行英汉对比研究,加强两种语言尤其是英语的修养,尽量做到避免中式英语,让译文更接近"信、达、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通用语言。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发生英语和汉语的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调和、融合,最后以汉语的独特思维方式进行转换输出。写作作为语言的基本输出形式,反映了英汉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相互作用。写作中出现中式英语表达主要是由于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干扰而产生负迁移。旨在通过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中式英语的影响及其几个表现,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尽可能减少使用中式英语,提高英语写作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在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应用于英语的语言规则之中,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影响,说出或写出不合乎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中式英语会损害交际的有效性甚至导致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2.
选取某学院非英语专业已过四级的两个大二分级班进行实验和调查发现:中式英语仍存在于学生写作语言的各个层次,针对文化与思维模式差异的教学比针对语法的教学能更有效地纠正中式英语.中式英语的成因主要在于:学生偏重语法学习而忽视语言文化背景学习,偏重知识点学习而忽视中英文思维逻辑差异,偏重依赖汉语进行英语学习而忽视英语自身的特点.为有效帮助四级后大学生减少中式英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文化内核的输入,更加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有声思维和仿写技能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译英时,我们或多或少会受到自己母语的影响,用中文的语法结构、思维方式等对应着去翻译,从而出现了中式英语。因此,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可以通过对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例句的剖析,探讨汉译英时如何尽量避免出现中式英语,提高翻译质量,使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语言流畅、准确、地道,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各类英语考试对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英语翻译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国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然而,很多学生的译文无法切题,思路混乱,语言支离破碎,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走出中式思维模式造成的误区,经常出现类似“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这样的中式英语,或者叫Chinglish.中式英语被称之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是一种汉语及英语混合而成的合体语言.  相似文献   

15.
“中式英语”影响了广大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标准英语”的学习。教师要在研究“中式英语”定义和“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从中英文化习俗、中英思维模式和中英表达习惯三个方面分析“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以避免“中式英语”对英语学习的困扰。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英语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也如约而至。对于中式英语这种语言现象的存在和产生可谓众说纷纭。本文简单从中式英语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来对它进行概述,其次从语言的差异和文化的差异两个角度对中式英语现象进行了审视。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写作中不可避免地写出一些中式英语词句,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分析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词汇的成因及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帮助学生避免或减少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曹彦青 《广西教育》2013,(41):63-63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在交流时常错误地用中式语言思维去表达英语,导致出现“中式英语”的错误句子。这是学生习惯了中文表达思维,没有形成英语语言思维的缘故。因为英语的语言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通过长期的句型学习才能掌握,所以句型是小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媒介。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应采取“句型建构”的教学理念,总结各种句型的模式和构造,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句型,表达出正确的英语句式。  相似文献   

19.
中式英语是一种拼写无误,外国读者感到奇怪、困惑甚至不懂的英文。中式英语大量存在于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当中,严重影响了跨文化交际。本文从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母语迁移方面入手.探究了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和表现,提出了避免出现中式英语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式英语可以理解为受母语干扰所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英语,它的句子模式和语词用法都深深地受到汉语的影响。在中式英语现象经常出现,所以如何在口译中避免中式英语现象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分析口译中中式英语的原因,并提出避免中式英语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