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PC市场,竞争激烈,扑朔迷离,厂商变数不断。尤其是商用机市场,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这给厂商带来了挑战,同质化现象的出现有客观环境的必然原因。首先是上游供应商的垄断,如:微软、英特尔等,也就是所谓的“WINTEL时代”;其次是用户追求高配置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2.
精品秀     
《信息系统工程》2003,(2):31-31,34,35
虽然目前的笔记本市场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但是厂商们都在不懈的努力,寻求自我突破。新技术不断地得到应用,以满足用户越来越挑剔的眼光。我们在市场上搜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笔记本产品,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电子出版》2002,(12):14-17
一直以来,刻录机都是消费者长期保存大量数据资料的最好选择,刻录机从产生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相对成熟,不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市场上各种品牌的刻录机也层出不穷。——消费者在电脑城里随便逛逛,都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在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各个厂商都使出浑身解数设法拉近与  相似文献   

4.
报业同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涵与来源: 报业同质化是龙和南在《传媒》杂志中提出的一个具有前瞻意识的概念。龙和南指出,所谓报业同质化,是指在同一座城市里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都市类报纸在办报风格,报道内容,市场定位等各方面都日渐趋同,同区域间报业市场明显呈现同质化的激烈现象。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的同质化是指电视节目模式及其内容相近,甚至是相同。当下,电视节目的高度同质化是我国电视行业一个不争的事实。同质化现象的存在有各种弊端,但这些同质化节目依然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可见,同质化的节目在中国是有市场的。对此,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降低运营风险电视节目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相互借鉴、相互模仿的现象大量存在。而且跟随大众潮流,模仿火爆节目,已成为诸多卫视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同质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都把企业产品形象识别视为崭新而又具体的经营利器,通过工业设计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引导消费潮流,深化强化企业品牌的传播,促进产品的销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现代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变化多端的全球市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企业在产品技术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产品同质化已成为全球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单纯靠技术占领争夺市场已经越来越艰难。为了使本企业的产品能够胜于市场上众多的同类产品,生产厂商越来越重视产品形象识别这个新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7.
本刊去年第九期组织“媒体同质化现象”讨论后,引起媒体同仁和学界的关注。本文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媒体同质化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在重视报业市场层面对同质化现象进行探讨的同时,还必须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审视媒体同质化的危机,从而认识到实现媒体多样化的重要社会意义与现实紧迫性。 本刊欢迎学界和媒体同仁继续来稿,对这一问题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期刊市场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汽车期刊同样如此,同质化竞争使多家期刊社争抢一个市场,最终导致恶意竞争.汽车期刊同质化竞争不仅违背了汽车期刊的传播规律,贬损了汽车期刊的文化价值,消融了汽车期刊团队的创造力,更助长了编辑人员的懒惰心理,同时浪费大量资源.本文就汽车期刊同质化竞争进行思考,探索规避汽车期刊同质化竞争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Oracle、Sybase、Microsoft、IBM四家厂商的数据库产品的总和基本上代表了全球数据库软件市场的全部。但是,现在的数据库市场还远未达到“同质化”竞争,这就给CIO们出了个难题:到底应该去“珍惜”哪一个数据库产品呢?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报业竞争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同质化倾向严重.报纸同质化现象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感,由此产生的市场压力也传递给包括晚报在内的各类报纸.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的媒介融合容易出现同质化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媒介集团子媒体间本来就存在同质化现象,新闻内容共享只不过是使这种同质化现象更加突出。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同质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信息系统工程》2004,(5):23-27
“同质化”这个名词在IT界内一出现.就被专家、IT厂商冠以骂名。没有一个IT厂商愿意将自己的产品与“同质化”联系在一起,他们宁愿去接受一个听上去更为顺耳的字眼儿,即“标准化”。  相似文献   

13.
Oracle、Sybase、Microsoft、IBM四家厂商的数据库产品的总和基本上代表了全球数据库软件市场的全部。但是.现在的数据库市场还远未达到“同质化”竞争,这就给CIO们出了个难题:到底应该去“珍惜”哪一个数据库产品呢?  相似文献   

14.
“同质化”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背负上莫须有的罪名,而实际上“同质化”正是来自于企业用户实际的应用感受。有些IT厂商担心自己所投身的IT产业会转变成为像钢铁、 能源、运输一样的传统行业。有一些IT厂商则对“同质化”表示认同,甚至欣然告诉人们,“我们就是出售‘日用品’的商人!”第一部分 IT产业复苏迹象初露,此番拐点为哪般?第二部分 “同质化”迟早要被正名,IT回归未必那么可怕!第三部分 以同质化的名义宣布,谁将最终胜出!  相似文献   

15.
正从"教案"到"学案",教育报刊理念的这一转变,是"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蝶变。我国教辅报刊现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教辅报刊渐渐走入同质化的困境。许多报刊内容定位宽泛,报刊的综合化、多学科化趋势愈演愈烈,一号多版等违规行为层出不穷,同一类的报刊中,在版面栏目、版式设计、内容编排、发行方式、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现象,基  相似文献   

16.
现在,国内的人物访谈节目特别是同人访谈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本文通过对《鲁豫有约》和《非常静距离》同人访谈的同质化现象的研究来分析同人访谈同质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危害,并探讨了规避同人访谈内容同质化的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说起中国的PC市场,任何厂商都不可以等闲视之,即使是市场老大,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PC产业的同质化竞争日趋加剧,而其市场壁垒又不强。所以任何厂商都在探索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扩大规模。走过发展的第5个年头,经历了市场的风风雨雨,实达电脑公司也在思考着自己的发展,基于对整个产业发展趋势和公司内部资源的分析,2003年实达重新定位为销售型公司,期望通过3年的时间,全面提升销售体系的整合营销和增值能力,初步形成具有实达特色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同质化”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背负上莫须有的罪名,而实际上“同质化”正是来自于企业用户实际的应用感受。有些IT厂商担心自己所投身的IT产业会转变成为像钢铁、能源、运输一样的传统行业。有一些IT厂商则对“同质化”表示认同。甚至欣然告诉人们。“我们就是出售‘日用品’的商人!”第一部分IT产业复苏迹象初露。此番拐点为哪般?第二部分“同质化”迟早要被正名,IT回归未必那么可怕!第三部分以同质化的名义宣布,谁将最终胜出!  相似文献   

19.
牛励耘 《出版广角》2014,(17):18-20
正破解期刊同质化的路径有很多,笔者认为最切实可行的突破口在于用精准的期刊定位来细分市场,变"面向大众读者"为"专门服务于特定的目标读者",通过分众手段实现小众化、个性化,以此锁定最忠实的目标读者、最有潜在需要的广告客户。一、有个性才有竞争力如今,在期刊市场上走一遭,就会发现一个有趣又让人无奈的现象,那就是期刊的同质化十分严重。同质化使数家刊物争抢一块蛋糕,导致恶性竞争,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1]。破解期刊同质化的路径有很多,笔者认为最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概括当前的都市报同质化现象,表现为三点:市场定位重叠、经营战略趋同、新闻报道雷同.在一座城市里,人们常常是看了一份报纸就不再需要看另外几份,报纸之问的替代性很强.总的说来,呈现出高度同质化的特征.这种由竞争而引起的高度同质化格局对报业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消极影响,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此有过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