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气污染气象指数预报此项预报主要是分析什么样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与扩散 ,使大气的污染程度减轻 ;而什么样的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与扩散 ,使大气中的污染物聚集 ,加剧污染程度。通常 ,大气污染气象指数预报分为 1至 5等级 :1级表示气象条件非常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2级表示气象条件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3级表示气象条件属于中等水平 ;4级表示气象条件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5级表示气象条件非常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理解了这些含义 ,我们可以根据大气污染气象指数的等级来对未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尝试测试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对罗丹明B的包覆量.方法:采用简单方便的Stoer法合成包覆有罗丹明B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荧光光谱、扫描电镜等表征证实我们成功合成了包覆有荧光染料的纳米粒子,随后采用热重分析仪探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对罗丹明B的包覆能力.结论:二氧化硅的纳米粒子对罗丹明B的包覆量与一个光染料的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生物学中涉及的荧光,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诱发荧光,是指物体(物质)经过荧光染料染色后,再经过紫外线照射发出的荧光,如用荧光染料标记的蛋白质、DNA分子等。另一类是自发荧光,如叶绿素、血红素等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发出红色的荧光。1诱发荧光现象1.1人鼠细胞膜的融合一以红色或绿色染料标记蛋白质产生的荧光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用发  相似文献   

4.
通常在晚会上使用的荧光棒,外套由聚乙烯塑料管制成,里面有一根装有过氧化氢的很细的密封玻璃管,在塑料管与玻璃管之间填充了苯基草酸酯及不同类型的荧光材料(又称为荧光染料).对荧光棒进行摔打、弯曲时,会造成细玻璃管的破裂,释放出来的过氧化氢与苯基草酸酯在塑料管内混合并发生放出能量的化学反应.荧光染料吸收这些能量后,会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当他从激发态到基态的转变过程中,就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可见光.荧光染料的类型不同,所发出的荧光颜色就会不同.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β-环糊精(β-CD)与半菁染料CDYH的包合作用,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CD与半菁染料CDYH在水溶液中的分子包合作用,荧光光谱分析实验证实了β-CD与半菁染料CDYH在pH=5.30的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包合作用,并根据Benesi-Hildebrand方程确定β-CD与半菁染料CDYH的包合比为1:1,同时确定其包合常数为265.33L/mol.另外,本文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β-CD与半菁染料CDYH的固体包合物,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生活指数是指气象部门根据气象预测而发布的为居民出行提供的参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力、太阳照射强度等相关数据. 空气污染扩散条件指数:不考虑污染源的情况下,从气象角度,对未来大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聚积和清除能力进行评价.主要考虑的气象因素是温度、湿度、风速和天气现象,对气象条件进行分级,空气污染扩散条件指数分为5级(优、良好、轻微污染、中度污染、重污染),级数越高气象条件越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7.
稀释水调浓水力式流浆箱通过局部调节浆料浓度控制全幅横向定量偏差,采用Realizableκ-ε湍流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稀释水在布浆支管内与浆流的混合与扩散特性,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关试验数据吻合良好;稀释水在浆流中的混合主要通过反向漩涡的逐渐扩散。在入射点近场,稀释水与浆流快速混合,当z/d7后,混合参数M变化趋向平缓,这表明混合速度逐渐降低。在稀释水入射点的下游,距离入射点越远,射流扩散程度越高,混合效果越好;提高稀释水的入射速度,有利于提高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Ce( SO4)2可以捕获光生电子从而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氧化能力的原理,建立了一种用纳米TiO2-Ce( SO4)2协同体系光催化氧化,然后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染料浓度的简便方法。以茜素红为模拟染料废水,对染料消解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pH值0.4,TiO2用量1.0g/L,Ce( SO4)2初始浓度6.0mmol/L,溶液温度80℃,紫外光照时间12min为最佳的消解条件。  相似文献   

9.
水体富营养化多发生于湖泊水库等缓流水域,其中部分河流具有较长的回水区,由于其流,速较缓,常年处于水库状态,对污染物质的扩散和自净能力低。在营养盐富集的情况下,其不利的水文条件增大了水华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自三峡水库建成蓄水以来,干流流速明显减缓,水体自净能力大幅下降,库区多条次级河流的回水区都已经出现了藻类异常繁殖的现象,因此河流回水区水质值得我们关注。通过综述不同环境因子,包括营养盐、水温、光照强度、pH值、水动力条件对河流回水区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继而提出防诒河流回水区富营养化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FWA;Fluoresect Brighteners;Optical Brighteners),又名光学漂白剂在《染料索引》中是染料的一个类别,可形象的认为是一种"白色"染料,有些国家将其归到染助剂中。荧光增白剂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由于其良好的增白效果,目前已广泛应用在造纸、纺织、塑料、合成洗涤剂和皮革等工业中。1增白原理荧光增白剂的结构基本特征是:相对大的共轭体系,平面  相似文献   

11.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通常会难以避免各类污染物以及有害有毒物质的产生,以往常常是稀释后直接排放或者弃置,不仅极大地污染了周围环境,还对师生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化学的理念便应运而生。深入分析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教学,旨在提高化学学科的生态价值以及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灰白毛莓的不同器官提取液对六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大小,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灰白毛莓的不同器官对6种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灰白毛莓根、茎、叶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鸡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根提取液对产气肠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均无抑制作用,叶提取液对普通变形杆菌无抑制作用.茎提取液的抑菌范围最广,根提取液的抑菌范围最窄.  相似文献   

13.
城市内河旅游资源评价对旅游资源的高效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运用德尔菲法问卷调查获取福州市内河旅游资源评价数据,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层次结构,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在15个评价指标中,观赏价值、文化价值、休闲娱乐价值等指标是福州市内河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商品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存在的反应速率和稀释比的问题,进行两点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8个杂交籼稻品种(组合)为材料,在防雨棚内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孕穗期干旱胁迫对水稻部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干旱胁迫使水稻株高、穗长、一次分枝数、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下降,生育期延长;其中新两优6号、新两优香4号、新两优6380、两优0293经济产量分别位于第一至第四位,产量分别为83.11、82.88、79.08、78.02g/盆,且较正常水分灌溉减产幅度仅为4.3%、5.0%、5.2%、10.3%。因此,新两优6号、新两优香4号、新两优6380、两优0293四个品种适宜在沿淮缺水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蒜和生姜提取物体外联合抑菌效果。方法:以酶解法提取大蒜提取物,用K—B法分别检测大蒜和生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用宏量稀释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以微量稀释法检测大蒜和生姜提取物联合抑菌效果。结果:大蒜提取物对实验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生姜提取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蒜提取物对标准株ATCC25923、ATCC90029和临床分离株1420的MIC均小于生姜提取物;大蒜与生姜提取物联合使用时,对标准株ATCC25923的抑菌作用是无关作用,对临床分离耐药株1420的抑菌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对ATCC90029的抑菌作用为相加作用。结论:大蒜和生姜提取物对实验中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大蒜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强于生姜提取物。大蒜与生姜提取物联合使用时,可增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420和白色念珠菌标准株ATCC90029的抑菌效果,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7.
平原地区的河网提取一直是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水系提取的难点。尝试利用主干河流修正不规则三角网(TIN),以提高DEM平原地区地形模拟的精度(基本方法为利用已存在的主干河流线,对其所经区域进行高程赋值,约束TIN的构建,然后进行DEM模拟),基于此进行平原区河网提取。实验表明,此种方法下,平原区提取的主干河流与实际河流有较大的吻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张家港某河道水色异常事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显微镜鉴定结果,判断引起河道生态污染的微生物种类,并分析引起该事件的原因.通过Illumina测序,对河道的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分别进行测序,真核生物量较多且群落组成较为单一,原核生物量相对较少且群落分布较为均匀,与显微镜检测结果一致.对获得的OTU进行物种注释,得到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时相的美国Landsat卫星遥感图像对闽江口进行影像分区 ,对其流场、悬浮泥沙流进行动态分析 ,探讨闽江入海泥沙流对闽江口附近海域淤积的影响 ,并对外沙浅滩的形成与变化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