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家族企业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企业中广泛存在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制度和家文化传统以及长期以来中国私营经济的少数派地位,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家族企业的产生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家族企业这种古老而常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将有助于促进中国私营企业和私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和中国传统理想在理论、历史和实践上具有内在本质的契合与相融,并以价值目标、命运共同体和实现道路的对接彰显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在中国的创新发展与现实表达,以及与中国传统理想在当下中国的历史传承和真实映照,中国梦的理论价值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充实,实践价值在于有助于两个百年目标的引领和实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男权体系为中心的社会,然而,历史时期的妇女在社会和家庭特别是家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清代为例,通过传统历史文本——地方志,对清代妇女如何维持家庭生计、选择守节的心理及其背后的权力体系进行考察.使女性作为历史的主角重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4.
官本位是历史遗留的封建传统,这种传统意识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结合中国当前社会实际,对官本位问题的产生、表现及危害、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等方面作一些分析论证,并提出治理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伊犁塔兰奇社会历史文化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犁塔兰奇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一支独特的重要民系。伊犁塔兰奇形成于清代,兴盛于民国时期。塔兰奇社会特色彰著,塔兰奇历史文化是伊犁地方多元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伊犁地方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对清代至民国(1760-1949)近二百年间伊犁塔兰奇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文化诸方面,进行初步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51):22-23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而其特色文化更是影响深远。本文从中国清代后妃称谓的英译中品析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基于此,从社会、思想、宗教等角度提出想法,以期帮助翻译者与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关系,促进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著者罗炳良长期从事清代史学研究,《清代乾嘉历史考证学研究》是他继《传统史学理论的终结与嬗变》和《十八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研究》之后的又一部专著,2007年2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本书虽名为《乾嘉历史考证学研究》,但著者并没有把目光仅仅停留在乾隆、嘉庆时期,而是以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目光,将它前延到清初,后伸至道光年间,放在明清历史发展的延长线上来考察,目的是要从中寻找乾嘉历史考证学的学术土壤、社会条件,梳理出它的形成过程,探讨其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代史学属于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总结期,同时也是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重要阶段,研究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有利于加强对传统史学的认识。清代史学的发展状况主要从明清鼎革之际私人历史的撰述,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史馆制度的完善,历史考证学的兴起与繁荣,对古代史学理论的总结,逐步迈向近代史学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史学从思想和研究方法上也都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发生变化,史学发展的每个方面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也都呈现各自的特点。因此,分析清代史学的发展原因一定要在对各个方面的状况有了了解后进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国古代史基本问题的研究,构建新的研究理论范式,中国传统社会基本问题论坛于2005年lO月15~16日在南开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与《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天津、吉林、辽宁、河南、陕西、甘肃、上海、湖北、江西、广东、福建、香港等省市地区的近四十名国内学者应邀出席了此次论坛。与会学者在为期两天的会程中,举行了四场学术报告,围绕中国传统社会基本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内容涉及历史观与中国传统社会研究理论范式的清理与建构、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分期、中国传统社会的阶段性发展与变迁、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构造、集团、分层及利益冲突整合、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潮州历史上水灾最为严重的时期,究其原因,固然有气候、地形、地势、降水等诸多自然因素,但很多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水患严重的重要原因。该文从韩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事件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清代韩江水患严重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1.
保举制是清代选拔官吏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清王朝的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晚清时保举制盛行,汉族地主势力以此为契机,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打破了满清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本文拟从成同时的保举制入手,谈谈它对当时官吏成分的转变也就是汉族地主势力的兴起所起的历史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清末民初女子教育发展的演变历程。作者认为,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热情支持、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以及先进妇女的积极努力,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比清朝末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由于传统的积弊太深,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不可避免地仍然存在着许多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盐业是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十分重视的一个特殊行业,历来属于官营专卖业。乌江水道不仅是川盐入黔的主要运道,而且也是川盐进入湘西、鄂西及渝东南有关州县食盐的重要运道。清代的食盐管理制度有票盐制、盐引制、计口授盐制、官运商销制;民国时期的食盐管理制度有自由运销、官办运销、食盐专卖、监销及零售公卖。乌江水道食盐的运输路线众多,其里程各不相同。乌江水道主要采取水陆驿运配合方式,并形成了以木船和背篼等为主要运输工具。  相似文献   

14.
活跃于晚清政坛的奕(诉),为了使清王朝摆脱困境,谋求自强,适应当时对翻译、外语和外交人才的需要,奏请创办了京师同文馆,来学习西方语言文字,此后又通过添设天文算学馆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是奕(诉)率先吹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号角,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并对中国近代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随着晚清新政的开展,中西交流的加深,出于挽救民族危机的社会责任,新式知识分子从知识观、历史观、政治观等层面,对"新"表现出广泛认同.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性日益彰显,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从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6.
在科举建制前,中国的考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求索和发展过程。本文试图在考察前科举时期考试历史的基础上,客观地阐述这一时期考试的贡献及对后世科举的影响。先秦考试在开辟考试新观念和在奠定公平理念的思想基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贡献。汉代开始采行的笔试,成为考试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汉代形成和完善的察举制更可直接视为科举之前身。随着人类社会越来越走向有序与公平,考试将具有长久存在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私立高等教育发轫于清朝末年,但其正式确立和获得发展则是在民国时期,当时的政府对私人兴办高等教育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政策功能不可没。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时期,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制定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加强宏观管理并给民办高校部分经费资助。  相似文献   

18.
清代由于其所处的特殊转型时期,故而一直是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重要部分。笔者通过对新近出版的《世界学者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1644-1911)》(法律出版社,2009年)的解读,力图从学科史、清代社会的时空关系以及边缘视角找寻本书的新价值,并揭示出清代法律史研究中的某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在中国外交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过程中,其外交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国人外交思想的整体框架由于政治文化背景的差异,表现出了不同的倾向。其次,群体是审视社会变迁的一个很好的视角,对特定群体外交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近代外交思想的变迁。再次,从西方传入的均势观念对晚清外交思想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与中国传统的"以夷制夷"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20.
经世学派试图通过提倡“经世之学”来挽救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或寻找社会发展的新的出路。他们揭露黑暗、评击时政、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关心国计民生,要求改革。相对当时清朝官方提倡的“宋学”和“汉学”,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和进步意义。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他们立足现实,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开近代学术之风气,对后来的洋务思潮和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发轫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