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鼠开会     
一天,鼠王召集一群老鼠在洞里开会,目的是为了对付猫。老鼠们的会议紧张地进行着,它们有的扶着凳子,有的拍着桌子,有的低头想办法,还有的在说话,它们好像已经讨论很长时间了,却还没有取得结果。突然一只小老鼠说:“有办法了。”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听那只小老鼠说它的妙计。“如果能在大花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就好了。”大家听了都急忙说:“好,好。”可问题又来了,谁去给大花猫挂铃铛呢?鼠王就派那只既聪明又勇敢的小老鼠去了。小老鼠骄傲地说:“好吧。”第二天,那只聪明的小老鼠就去给大花猫挂铃铛。小老鼠悄悄地来到大花猫的…  相似文献   

2.
定了主意钻进去。“好!上当了!”我赶紧跑到邻居家,抱来一只大花猫,蹑手蹑脚地走近钢管转了一圈,然后慢慢伏下身子。大花猫看到了猎物,“嗖”的一下从我手中脱出,钻进钢管里去了。猫“喵喵”叫,老鼠“吱吱”嚷,钢管在地上滚动,显然里面正在进行一场激战。我想,猫很快就会把老鼠咬死,饱餐一顿了。可是,老鼠的“吱吱”声越来越尖厉,而猫的“喵喵”声却越来越低,渐渐地,猫的叫声消失了。一会儿工夫,几只老鼠竟从钢管内跑了出来,逃走了。我拽着猫尾巴,把猫拉了出来,不禁吃了一惊,猫遍体鳞伤,已经断气了。这时我才忽然醒悟…  相似文献   

3.
想想议议     
大花猫是捕老鼠的能手,每天要抓到不少老鼠。但它吃老鼠以前,要叫老鼠列队报数。大花描先吃掉报单数的;剩下的老鼠顺序不变并重新报数,它再吃掉报单数的;这样继续下去,最后剩下的一只老鼠可以被保留,与第二天抓来的老鼠一起重新排队报数。大花猫发现,一连好几天,最后留下的总是一只机灵的小白鼠。当大花猫问它想了什么办法每天都能留下来时,小白鼠答道:“每天排队前我都先数一数你抓到多少只老鼠,然后,我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就行  相似文献   

4.
亲子快乐园     
《山东教育》2004,(15):47-47
小老鼠上灯台目的让幼儿练习从15~20厘米高处跳下,锻炼其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动作模仿能力。材料小板凳(也可用旧报纸包几本大些的书)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头饰各一个。玩法先学会儿歌《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幼儿扮小老鼠,大人扮大花猫,小板凳做灯台,在灯台周围划一直径3~4米的大圆圈(室内圈的大小可根据家庭条件而定)。“小老鼠”站在灯台旁,“大花猫”蹲在圈边,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老鼠,小老鼠两脚弯曲,两食指、中指放在嘴前做成小老鼠的嘴,上身随节拍前倾两次;猫蹲下不动。上灯台,小老鼠…  相似文献   

5.
<正>主人自以为很聪明,却不知道他在做蠢事!大花猫用粮食把老鼠养肥了再交给他,看上去是捉住了大老鼠,可粮食却损失了不少!只看见眼前利益,到头来失去的更多。有个人买来一只大花猫,叫它好好看管粮食,捉到老鼠给赏。第一天,大花猫捉来了一只小老鼠。这人丢了把鱼骨头给它,说:"大老鼠糟蹋的粮食多,小老鼠糟蹋的粮食少,捉十只小老鼠也比不上捉半只大老鼠的  相似文献   

6.
大花猫今天抓到了一只小老鼠,别提他有多开心了!可正当大花猫要吃小老鼠的时候,小老鼠竟然开口说话了:"猫大王,现在您要是吃了我,我可不服。我出道题,如果您能解答出来,您再吃  相似文献   

7.
我是老爸、老妈的亲骨肉,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这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来形容我和我老爸所处的位置关系,那就是老鼠怕猫。“猫”是形容老爸,我就是那只怕“猫”的“老鼠”。周四,家长会,我考的分数真让我无地自容。我想逃,逃到“猫”不到的地方……开完年级大会,我在操场上溜达到了5点,当  相似文献   

8.
画胡子     
大树下,有一条大石凳。三个老爷爷,坐在大石凳上,摸着胡子又说又笑。老爷爷一个个走了。有只小老鼠爬上了大石凳,朝伙伴们大声喊道:“快来呀,快来坐大石凳!”呼啦一下,跑来了好多小老鼠,一只只往大石凳上爬。小老鼠们坐在大石凳上,学着老爷爷的样儿,摸摸胡子唱了起来:“吱吱吱,我们有胡子!”忽然,来了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吓坏了,一只只骨碌碌滚下了大石凳,飞快地在大石凳下面躲了起来。大花猫跳上了大石凳,招招手,大声喊:“妙妙妙!有胡子的,快快来坐!”小花狗、小白兔,还有小山羊都跑来了,坐上了大石凳。大伙儿学着老爷爷的样儿,摸着胡子唱:“…  相似文献   

9.
杨奇斌 《少年月刊》2012,(10):23-24
大花猫是捕(bu)鼠能手,每天都能捉到老鼠。小花猫很羡慕(xian mu),对大花猫说:"大花猫,你能教我捉老鼠吗?""好啊!"大花猫一口答应道,"今天晚上我带你去捉老鼠吧!"到了晚上,小花猫就跟着大花猫来到田里。大花猫指着一个洞口说:"你守(shou)在洞旁,发现老鼠钻出来就悄悄过来告诉我。""嗯!"小花猫用力地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0.
小老鼠在粮仓偷粮吃,被大花猫发现了,吓得一头钻进墙洞里。大花猫在墙洞外急得"喵喵"叫,可小老鼠就是不出来,大花猫没办法,只好离开了。经历了这么一次惊吓,小老鼠害怕了好长时间,总担心再被猫追。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由一个同学做“老鼠”,其他同学做“油瓶”。只要“老鼠”碰一下,“油瓶”马上就变成了“猫”,“猫”马上去抓“老鼠”,当“老鼠”感到有危险的时候,就可以叫一声“油瓶”,“老鼠”马上就变成了“油瓶”,而“猫”呢,也随之变成了“老鼠”。  相似文献   

12.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下面这段文字: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操场,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经过报名,5名同学当“老鼠”,我和其他4名女同学当“猫”。游戏开始了,我躲在“洞”外,等着“老鼠”出来。不一会儿,终于有一只“鼠”伸出头来,一下子被我捉住了;其他几只“鼠”也先后被我们捉住了,游戏就结束了……这段文字,具体记叙了“猫捉老鼠”的游戏,经过是比较清楚的。可是读过以后,你一定会说,这“老鼠”太呆了,这“猫”也太好当了,这算什么游戏呢,一点儿也不好玩,不起劲儿。写游戏重点要放在“戏”上,有了“戏”就有了曲折。而这里几…  相似文献   

13.
大花猫是捕鼠能手,每天都能抓到不少老鼠,但每次在它吃老鼠以前,都先叫老鼠列队报数,它吃掉第一次所有报单的老鼠,让剩下的老鼠重新报数,再吃掉第二次所有报单数的老鼠……最后剩下的一只老鼠被留下,与第二天抓来的老鼠一起重新排队报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师:题目告诉了我们课文重点介绍的是猫。课文写了几只猫呢?生:两只猫,一只大花猫,一只小猫。生:不是,课文就写了一只猫,课文第4段第一句“它小时候可逗人爱哩。”这明确地告诉了我们,1、2、3段写的是大花猫,第4段是写它小的时候。师:你读书真仔细,还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呢?请大家快速默读全文,找找重点句,划划重点词。生:这是一只性格有些古怪的大花猫。生:这是只老实的、贪玩的,但又尽职的猫。生:它小时候非常淘气。生:这只大花猫性格古怪。师:这篇课文重点介绍的就是猫的性格特点。大花猫性…  相似文献   

15.
猫和老鼠     
猫总是捉弄老鼠,老鼠恨透了猫。有一天,老鼠们开了一个会议,讨论怎样对付猫。会上,老鼠们一个个咬牙切齿地痛斥猫的“罪行”,并发誓一定要好好地教训教训猫。一只聪明的老鼠想出了一个好的办法,得到了老鼠们的一致认可。说干就干,它们挑选了两位年轻力壮的老鼠来完成这项重大的任务。老鼠们找来了一块很重的石头,用绳子把大石头拴住,悄悄地吊在了猫家门口的上方,绳子由一只老鼠拉着,另一只老鼠手里拿着带刺的棍棒躲在门口。它们想:等猫出来时,先用石头砸它个半死,再用木棒把它敲死,反正老猫今天是没命了。两只老鼠在猫的家门…  相似文献   

16.
故事两则一个猎人带着充足的弹药、擦得锃亮的猎枪去寻找猎物。虽然老猎手们都劝他在出门之前把弹药装在枪筒里,他还是带着空枪走了。“废话!”他嚷道,“我到达那里需要一个钟头,哪怕我要装100回子弹,也有的是时间。”他还没有走过开垦地,就发现一大群野鸭密密地浮在水面上。以往在这种情景下,猎人们一枪就能打中六七只,可如今他匆匆忙忙地装着子弹,此时野鸭发出一声鸣叫,一齐飞了起来,很快就无影无踪。最后,虽然他在树林里奔跑着搜索了很久,但他连一只麻雀也没有见到。猎人只好拖着疲乏的脚步回家了,当然,袋子里空空如也。在一个漆黑的晚上,鼠王带领着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内,厨柜里有许多剩余的饭菜。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厨柜中大吃大喝时,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肝胆俱裂的声音,那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老鼠们震惊之余,便各自四处逃命,但大花猫却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躲避不及,被大花猫捉到。大花猫正要将它们吞噬之际,突然听到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于是撒腿便跑……大花猫走后,鼠王慢慢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原来是鼠王学的狗叫声吓走了大花猫。看着早已吓得瑟瑟发抖的小老鼠,鼠王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用处,你们总是嫌太苦太累,现在你们明白了吧,多些准备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是你们自己。”猎人和老鼠的故事诠释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哲理。高三,离大学就一步之遥了,但这一步应如何去跨,在跨出这一步之前,我们可曾做好跨越的一切准备?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心理、身体、人际关系等,这些,我们都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座小楼房,楼房里面住着一只大花猫,外面住着小老鼠和他的妈妈。妈妈经常警告小老鼠:"千万不要走进小楼房,  相似文献   

18.
“三只猫”     
如果3只猫在3分钟内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多少只猫将在100分钟内捉住100只老鼠?  相似文献   

19.
懒猫减肥记     
我家的大花猫,说到“懒”,那可真是谁都比不上。都来我们家两年了,老鼠是一只也没见抓着,自己却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肥猫”,足足有6.5公斤重,我已经快抱不动它了。还记得它两年前来到我们家,小小的,刚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只老鼠和两只猫相遇了,老鼠立即“抱头鼠窜”,逃遁至洞口时,看到两只猫并没有捕捉自己之意,于是悄然走至猫前,并作挑逗之状,猫畏葸而逃,老鼠胆量倍增,窜至猫背咬伤猫耳,两只猫狼狈奔命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