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四)让我们以"环链"——图书馆学系(T_3)→图书馆学(T_2)→图书馆(T_1)为例以折:在上述"链环"中,T_3、T_2、T_1各自的深度、广度呈现递次性的包容系联.于是,我们可作如下理解.即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不宜纯为图书馆这一文化机构的现有活动所限.抹去旧有的观念划痕,图书馆学也不再单纯是"与通过图书馆及图书馆的管理去收集、存贮和分发书写记录或印刷记录有关的知识分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76年版《文献与情报工作辞典》(Terminology of documentation)].自然,以文献信息交流为宏观领域,图书馆学系的教学及科  相似文献   

2.
美国雪城大学信息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颖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9):113-114
简介:美国雪城大学信息学院在信息政策、信息行为、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课程设置方面处于同类机构的领先位置,学院在提供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相关学科课程教学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学院将研究重点确定为,以用户及其信息需求作为起点,将信息和信息技术集成到组织中去.其研究和教学任务集中体现在信息和通信管理、市场信息、信息表达和存取、人和信息的交互、信息和社会5个主题上.  相似文献   

3.
浅议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信息运动中的信息无效运动作了分析,并对图书馆传统的文献流通指标中的文献利用率和读者满足率进行了探讨,提出以信息利用率和用户满足率来取代.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信息无效运动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增强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有效性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引领着世界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步伐,其在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学科馆员服务,学习、教学与研究支持服务以及机梅知识库等方面实践经验丰富.我国大学图书馆可以在结合自身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经验,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及学科馆员服务作为基本信息服务内容,并围绕大学的学习、教学与科研活动开展信息支持服务,以便扎实、稳步地推进大学机构知识库的建设,进而为大学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图书馆学和信息学间关系的比较研览,阐明了这样的观点:(1)信息学在形成中吸收了图书馆学的一些关于文献整理与传播的思想;(2)图书馆学将会不断吸收信息传播的理论与方法,向着信息管理的方向发展,最终将会融合到信息科学群体之中。  相似文献   

6.
对来稿总的要求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双百"方针。本刊刊登以讨论研究科技文献管理、科技文献开发与利用、信息科学理论、信息搜集与加工、现代信息技术、文献保护技术、文献检索课教学、图  相似文献   

7.
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的几个基本概念,以及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文献信息产业和信息产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经费不足与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需求不断增加的现实矛盾和压力,高校图书馆需要进一步聚焦文献信息资源绩效管理,提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质量,以支撑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文章基于"三角协调模型",提出文献信息资源绩效管理质量、效率和效益三大发展路径,构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绩效管理结构框架,并分析了其特点和意义.同时,从应用价值、理论与方法、关键过程与制度体系、支撑平台与数据需求以及实践与案例五方面构建了文献信息资源绩效管理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来稿总的要求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双百"方针。本刊刊登以讨论研究科技文献管理、科技文献开发与利用、信息科学理论、信息搜集与加工、现代信息技术、文献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0.
"合理使用"系指在特定条件下允许个人和特定组织在未经版权人许可的情况下,无偿使用版权作品的法律规范.高校图书馆应充分把握"合理使用"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适用规则,并通过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下载、文献信息资源传递建设及网络文献信息资源链接等方式,拓展文献信息资源来源途径,提高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率,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普遍共享.  相似文献   

11.
杨沛超:迎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好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的信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40多年来为许多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提供过高质量、令人信赖的文献信息服务。如今,正值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百年之际,与所有关心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同仁一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副主任杨沛超教授也在密切关注着未来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CNKI的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服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清华同方知网(CNKI)提供的免费增值服务功能,可以在机构数字图书馆中以机构子馆的形式构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在该平台中可以整合包括CNKI数据库中的地方文献、馆藏地方文献、网络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在内的资源与服务,对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文献传递内容的年份与学科分布、请求单位与学科分布、文献类型与学科分布、学科关键词统计等问题进行分析,深入了解信息用户的学科服务需求。通过调查"江苏文献中心"的共建单位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省农科院信息研究所、省技术监督情报所、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等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将"江苏文献中心"文献需求学科分析与共建单位学科服务现状相结合,从融入科研、助力教学、构建平台、支持决策、学科馆员配备等途径探索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信息资源"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献资源"发展为"信息资源",反映了图书馆工作方向的转变,但这种转变首先应是观念的转变.只有提高图书馆学者与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与能力,才能从理论上和政策上正确把握图书馆的发展路向,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实际出发,阐述了与文献信息开发的有关的启动经费、资源建设、专设服务机构、信息设施与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使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图情一体化”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科技情报系统从诞生之初其实就是"图情一体"的,同时承担着"图书信息(Lilarary & Information)"和"情报(Intelligence)"两大服务功能.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的机构整合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技术发展的趋势,既推进了"图信一体化",也真正实现了"图情合一".图情一体化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图情观,既要看到"图书信息"几乎已经"浑然一体"但仍"各有侧重"的事实,更要厘清"信息一情报"两者"和而不同"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美国7所著名的图书馆学情报学(LIS)教育机构为了应对新的信息环境给LIS教育带来的挑战,发起了以整合所有与"信息"有关的学科教育为目的的"信息学院运动"(information schools movement)。2004年,19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环境下.网上信息资源与馆藏文献资源共同构成图书馆的资源基础。随着国内网络化环境的形成,以解决国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的宏观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已成为我国图书馆界探讨的热点,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只有通过各图书馆的协同发展,形成一个互为补充、互为利用、互为推动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并且利用网络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文献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陈烨 《黑龙江档案》2010,(6):105-106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其内涵和外延也不尽相同。现代意义上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文献服务机构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存储、检索和传递,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一个服务  相似文献   

20.
更新观念 重构管理——对信息管理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延飞  张颖 《情报学报》2001,20(4):427-433
信息管理是基于信息的管理 (info management) ,它既不是简单的信息资源管理 ,也不是普通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科学的多样性、集成化发展和管理科学的知识管理构想均表明 ,信息管理是学科融合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CALS的成功 ,从实践意义上证明这种新型管理观念的可行性。为了全面实现信息管理 ,除了更新管理观念 ,还应以集成信息环境为目标 ,从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入手 ,形成信息生产和流通的良性机制 ,促进学科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