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尝试着采用做游戏、对话、看图画、唱歌等形式教幼儿学习儿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游戏式:幼儿的学习应当是游戏式的。让幼儿在玩中体会和理解儿歌的内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和小朋友一起玩汽车,我拿出大大小小的玩具汽车让小朋友你开过来,我开过去,一边开一边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教学是幼儿园算数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根据应用题教学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利用废旧薄膜唱片,制作成了各种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几何形体。并为全班幼儿每人准备了一套提供编应用题的教具,让幼儿用这套拼图来配合学习、自编解答应用题。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3.
一、拼图 准备:把硬纸板或吹塑纸剪成若干个圆和正方形,再把每个图形任意分割成两部分,和在一起。 玩法:1.比谁拼得多。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比出各小组第一名,然后再比出全班第一名。2.接力拼图。把全班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各组幼儿依次用贴绒教具接力拼图,在规定时间里拼得多的一组为优  相似文献   

4.
幼儿具有与其年龄相吻合的创造力。如何使其进一步发展,应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讨的问题。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其创造力的发展扫除心理障碍。我曾拿一张柿子的贴绒教具,问小朋友是什么,有的回答说是柿子,有的说是桔子。我又进一步故意问:“这是桔子,对不对?”结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 1.初步理解一个再多一个是两个,学习点数2以内的实物. 2.通过听觉感知2以内的数,并能找到2数量的物体. 教学准备: 贴绒教具小猫、小鸡各两只;碰铃一副;给每个幼儿备二只盘子,内放两朵塑料小花,一朵红色,一朵黄色。教学过程: 一、运用贴绒教具,学习2的数数. 教师:今天,有几位小客人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小朋友听听它们是谁?(学猫叫)妙呜……幼儿:小花猫来了. 教师:(出示一只小花猫贴在绒布上。)来了几只小花猫? 幼儿:一只小花猫.  相似文献   

6.
一、直观教学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而数概念却是抽象的,幼儿不易理解。我常用贴绒、挂图、实物、玩具等教具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为了有效地发挥教具在幼儿学习中的桥梁和中介作用,我着重注意了两个方面: 1.注意启发性利用直现教具时,不能象摆摊子  相似文献   

7.
发展幼儿语言,不仅要在上课时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师和孩子之间的谈话以及孩子们的相互谈话,对孩子语言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我注意倾听孩子们的谈话,随时启发他们观察周围环境和说出有内容的语言以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春天到了,我指着教室里挂着的一幅春天的图画,让孩子们看。他们看着,看着,说开了:“这画真好看,有花,有鸟,有树。”“还有一条小河。小朋友在草地上玩。”孩子们说的是图画中的枝节,没有注意到这幅画的特征,不能连贯地说出中心内容。我就启发孩子们:“大家看看图画中的树和我们园中的树一样吗?”一个孩子说:“一样,我们操场上的树上也有绿叶子。”一个说:“不一样,操场上树上的叶子很稀,到夏天就长得多了。”我对孩子们这一发现加以鼓励,又进一步启发他们:“对了,到了夏天树叶就长得多了,那么现在是什么季  相似文献   

8.
定势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它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定势这一普遍心理现象同样也反映、运用在幼儿计算活动中。一般计算新授课整个都是为了幼儿思维定势的建立。如大班学习5的加法:(一)新授知识。出示贴绒教具,池塘里有三条鱼,又游来两条,一共几条鱼?这是为了让幼儿形成3添上2是5,3 2=5的思维定势。(二)巩固知识。幼儿根据3 2=5算式,联系自已的生活实际自编各种口头应用题,这是为了强化思维定势。(三)练习运用知识。教师编各种口头应用题,让幼儿用数卡、  相似文献   

9.
下棋是幼儿的一种智力游戏,它有助于幼儿注意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利于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可以培养幼儿勇于拼搏的精神。我在完成保育工作的同时,也很有兴趣地辅导幼儿学下棋。 一、让幼儿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平时我利用一些活动时的过渡环节,给幼儿讲聂卫平、谢军下棋为国争光的故事,激发幼儿对中国象棋的兴趣。 二、制作教具 我用磁铁黑板画面画上棋盘,用瓶盖做棋子(背面贴上磁铁),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做出一个长1米、宽0.8米的棋盘。 三、教幼儿认识中国象棋的汉  相似文献   

10.
滕恒 《幼儿教育》2000,(2):27-27
游戏后,我让幼儿休息一会儿。当我冼手回来时,活动室里热闹极了。原来是曾田小朋友挺着“大肚子”,在慢吞吞地走,周围的幼儿又是拍手又是大笑。我急忙走过去,幼儿见了我都跑回坐位去,只有曾田不知所措。我指着他的“大肚子”问:“你的肚子怎么啦?”这时一个小朋友大声地说:“曾田用毛巾被贴在肚子上学你。”这下我明白了,孩子们是在笑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名古屋、京都、奈良等地的一些幼稚园里,规定每月25日至27日之间安排一次全园生日庆祝活动,为该月出生的幼儿及教师开生日庆祝会,即使在假期里也不例外。这已成为日本幼稚园社会科目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京都教育大学附属幼稚园参观时,正巧碰上该园的生日庆祝活动。5月25日上午10时20分,全园教师和幼儿集中在大游戏室内。园长问全体幼儿:“现在是几月份?”在得到孩子们的正确回答之后,她宣布今天要为5月份出生的小朋友和老师过生日。接着园长请4月份出生的孩子手拿礼品——自制纸圈花环、绒纸戒子及图画等走到台前,再逐一点名邀请5月份出生的孩子接受一个礼品,然后站在台上。园长接着请5月份出生的教师走到台前接受礼品后上台与孩子们站在一起。当过生日的幼儿和教师都被请上台之后,园长要求他们依次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年龄,并说一句在这一场合最合适的话,例如,“谢谢大家。”介绍完毕,全体师生为他们唱生日歌。过生日的孩子在歌声与掌声中回到自己的座位。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始终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做大事来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浅述如下几点: 一、加强直观教学,萌发学习兴趣 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事物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教"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让学生在贴绒板上用实物图片表示数的组成.教学应用题时,我在贴绒板上进行演示,让学生根据演示过程口头叙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并口头说出一些应用题.如我在贴绒板上贴出2只小白兔,再贴出3只小黑兔,然后用绒线把兔子圈在一个圈里,学生会立即编出求总数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13.
这天自由活动,有孩子想听故事。我随手拿了一本《猴子和鲤鱼》的图画书,先让孩子们看着图画自己动脑筋编故事,说说猴子和鳄鱼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梦双和静媛说鳄鱼把猴子吃掉了,李雨茜却说,小猴子跳到鳄鱼的背上,鳄鱼带着小猴子去旅行,在路上看到了好多好玩的东西。于是我就在雨茜小朋友的故事框架上补充修饰了一下,完成了一个新的故事。我把这个故事讲了一遍,又把图画书上的故事讲了一遍,请孩子们比一比,说一说哪个故事更好听,为什么?大部分孩子都说,我们自己编的故事好听,因为是自己编的所以好听。孜腾小朋友的理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1·先让幼儿尝试,再指导或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让幼儿得到正确的知识、经验,避免让幼儿出现错误。其实,先让幼儿尝试,不管成功与否,教师再指导或参与,会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积极愿望。在“六·一”前夕,我让孩子们画一幅“全世界小朋友庆六·一”的命题合作画。结果孩子们第一次失败了。因为,当我把一张大纸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画笔画开了。当我把他们画好的画展示出来时,问题出现了:画纸的中间一片空白,小朋友的画全在画纸的四周,要看清楚每个小朋友的作品,则需把画纸转过来,转过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们经过…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的: 1.学习诗歌《动物的伞》,理解诗歌内容,并能有表情地朗诵。2.引导幼儿学习以排比的方式仿编、续编诗歌。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实物伞一把,下雨的背景图一幅。2.贴绒教具:小鸟、青蛙、蚂蚁、蝴蝶、小鸡、小兔以及乌云、大树、蘑菇、荷叶等。活动过程:1.出示实物伞,导入课题。①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②下雨的时候,我们常常用伞来避雨。那么小动物们会用什么当伞呢?2.边出示贴绒教具,边用生动的语言把幼儿带人诗的意境中,引导幼儿想象。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要求: 1.要求幼儿正确说出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并能根据各种几何形体的明显特征进行分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概括能力。二、教学准备: 1.各种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梯形、椭圆形)以及娃娃头、熊猫头、机器人、轮船的贴绒教具。 2.人手一套几何图形的教具放在碗里。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东  相似文献   

17.
我在实习期间,曾经上过一堂计算课——5的组成。为了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我精心设计了一套新颖别致的贴绒教具:一座绿颜色的大房子,一座红颜色的小房子。上课时,孩子们注意力很集中,显然,漂亮的房子等吸引了他们。当我问到:“小白兔玩累了,它们要回到屋里去休息。想一想,5只小白兔住2座房子,可以怎样分?”小朋友立即说出了绿房子里住3只小白兔,红房子里住2只小白兔和绿房子里住4只小白兔,红房子里住1只小白兔两种分法。我又问:“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分?”课堂里一下子静了下来,看得出孩子们在苦思冥想。一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朋友怯生生地站起来说:“我想红房子里可以住3只小白兔,绿房子里住2只小白兔。”话音刚落,好多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我们组织大班孩子观察、调查河流的污染情况。一路上,孩子们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我认为既然外出参观,就应让幼儿多看、多听,不要局限在看河流上。对此,有的教师有不同意见。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怎样处理这种矛盾?  相似文献   

19.
小朋友升中班了。王老师发现孩子们经常为一些小事争抢不体。从早上一入园开始,两人同时拿着一个水杯,“我先拿的”,“我先拿的”,谁也不肯松手。这边还没平息,那边又有两人为一把小椅子争抢起来,接着又为抹布、玩具……王老师找来贴绒教具,给小朋友们讲起了《小羊过桥》的故事:两只小羊同时从独木桥的两边过桥,走到桥的中间它俩碰上了,谁也不肯相让,结果都掉到河里了。讲完故事,王老师引导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两只  相似文献   

20.
我教小班幼儿画画,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教学形式注意游戏性。如教幼儿画斜线,我选择下雨天,让孩子观察下雨的情景后,和幼儿共同作画。我画撑伞穿雨披的小朋友上幼儿园,让孩子添画斜线,孩子画斜线时我念儿歌:大雨下,哗啦啦,嘀嘀嗒……当儿歌念完时,图画也画好了。孩子表现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